摘要:人才的竞争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趋势。本文对目前涉外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强化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涉外旅游;京津冀协同发展;职业教育;校企结合 旅游产业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我们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依托京津冀旅游市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养涉外旅游人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旅游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旅游产业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2011年11月 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其战略定位是: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区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大旅游圈正式形成。 二、京津冀地区涉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世界旅游经济增长过快,城市经济的发展难以脱离人才培养而直接独立存在,人才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目前,众多院校尚未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培养涉外复合型人才。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相关制度保障体系依然欠缺完善,理论认识系统性较差,多数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实施基本都是盲目各自为政。但是,区域涉外发展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意识还不够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公众对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涉外旅游人才的急迫性意识还不够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进行不断调整并进行资源整合。人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人才培养对经济发展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紧迫性。所以,建立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意识,是企业尤其是旅游企业刻不容缓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2、京津冀地域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职业人力资源培养却相对滞后,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旅游服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涉外市场的开发和运行相对薄弱。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旅游业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应积极宣传,进行培训,让更多人参与到旅游业的开发与服务中来。 3、外语在旅游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可程度不高。地区在外语高职院校涉外人才培养中参与度十分欠缺,外语院校和专业所受公众支持作用难以明显发挥其。长久以来,不利于发展我国经济以及实施高职教育工作,培养涉外复合技术人才,极易形成严重消极影响。 三、探索高职双语教学模式,编写旅游专业双语教材 京津冀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孕育而生,它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旅游人才的培养是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职业能力中外语应用能力成为制约旅游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 多年来,外语学习出现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学生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专业课程才是职业能力的体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国际化,外语应用能力越来越成为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教材上应充分发挥自身师资优势,开发校本教材、本土教材,以实用性为原则,选编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增加多媒体试听辅助,降低语言难度,针对学生实际状况,编写适合本校旅游专业的双语教材。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彰显高职教育特色,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强化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岗位体验的模式,突出其本身的专业特色,为培养涉外旅游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加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空间,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训室设备练习英语听说读写的同时,还可以学习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并得到老师的指导。高职学院要大力加强实训设备的购置和软件的提升,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使用计算机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学生送到企业,把岗位当作课堂,充分弥补教学资源的滞后缺陷,从而不断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学生就业的零距离上岗。 五、企业和学校教学人员"岗位交叉"的互动教学模式 涉外旅游专业的教学人员要实现多样化,学校教师一定要走向企业,走向社会,走向岗位,而不能拘泥于课堂之中,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熟悉一线企业业务,并带入课堂。我们更要向企业要经验,让企业各岗位的骨干走到课堂中来,向学生讲授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以讲座、授课、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结合专业人士多年经验和心得,教学形式可灵活多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國的国际旅游业将迎来一个井喷期,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涉外旅游企业需要大批具有很强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较好的导游、旅游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涉外旅游人才。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通过完善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强化区域高职院校外语教育工作,深化培养涉外旅游人才,加强队伍沟通交流,促进市场发展多元化,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敏.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涉外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J].社科论坛.2015. [2] 吴东敏.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职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青春岁月.2015. [3] 常成,王红霞.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探索.2015(06). [4] 闫杰.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商贸人才.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