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申阶段的数据出来了,很振奋人心的样子,貌似今年的数据比去年多了很多。这个机构几个,那个机构几个,民间统计一大堆。其实,我感觉以前可能也有这么多,只是没统计全,也许那时信息没有这么发达,所以难免有遗漏。个别学校多几个少个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申请她的学生素质每年都会有些上下波动,当然也会有运气问题。其实,根据去年美国NACAC的统计,总的国际生申请人数一直在增加,2017到2018增加了7%,今年的数据还没出来。申请人数增加,多几个滕校也正常。 撇开榜单的真实性不谈,我们默认它全部真实可靠好了。那么如果作为家长应该怎么看待这种榜单呢? 首先,我客观承认,这种榜单我也会看,毕竟出彩啊,机构一定会拿它做案例来宣传,为啥,不容易啊,一年就这么几个。家长可以去听这些学生的活动,规划,标化,文书等等,作为参考,但是,一定要记住可能你听到看到的并不是完整的信息,有可能背后有些情况是不告诉你的,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判断。毕竟顾问也是人,不会点石成金,必须有合适的素材,他才能做的漂亮。你要听的是顾问的操作手法,做的思路,看看这种是否有可能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如果能够,那么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匹配,白搭。那么听的时候注意哪些参数呢?请看下面这张表: 这张表右边的重要程度先可以忽略不看,因为这个考虑因素每个大学不一样,美高和国内体系也会有不同,看左边一排,可以看到美本录取学生关注的参数是: 1.GPA 2.大学预科课程的成绩(我觉得学业类的竞赛成绩也可以勉强归纳在这里) 3.课程难度 4.标化考试(SAT,ACT) 5.文书 6.学生兴趣点 7.康色推荐信(国内普高一般是班主任) 8.老师推荐信 9.排名 10.课外活动 11.简历 12.AP,IB 等课程成绩 13.面试 14.工作经历 15.州毕业成绩(这个国际生没) 16.SATII成绩 听牛蛙的信息,把这16项(国内是15项)都搞清楚了,然后还要分析 1.是不是校友子女?第一代大学生? 2.是否捐助? 3.是否特殊才艺或者体育生? 4.少数裔,人种? 5.特殊事件领袖人物? 自己做个表,把这些统统弄清楚了,你可以开始研究这孩子为何录取?是孩子本身的能力,还是顾问神勇,真的出了大力,还是背后有文章,你不知道罢了。其实真想扒一扒当年那个650万进斯坦福的是哪个机构宣称他做的,谁知道,丢个消息给我,哈哈哈。 如果确定是机构功劳,或者能够从上面信息判断出,机构的确给力的话,接下来要做的是,要搞清楚是哪个顾问完成的,不要简单的以为,这个机构有榜单,这个机构就牛,这只能说这个机构有牛的顾问而已。如果不问这个,兴冲冲的去找这个机构,有可能签了约,其实没有享受到你要的服务级别,冲过去,一点用没有。 最后还要提醒,你要关注这些榜单孩子的专业,因为机构报出来的都是学校,往往没有专业,其实很多是冷门专业。当然,我不否认,进了好学校,这些冷门专业是可以转到一些普通的甚至于好的专业。但是,如果要申请冷门专业,也就意味着,你孩子高中期间的一些活动方向要按照这些冷门专业来规划(吹牛,编的那种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你是否愿意?你家孩子是否愿意?毕竟申请的专业背景是需要活动来衬托的,文书的素材也是来源于活动的。对于一些专业不敏感,不拒绝这些活动的孩子,这个选择可能不错,但是对于有明确目标的孩子,为了一个好学校,克制自己的专业追求,改弦更张,同时还要在文书里面表达我有多爱这个冷门专业,他是否乐意,这个要考虑清楚,想清楚决定了,就不能后悔。否则为了一个滕校,委屈自己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最后还不一定有好结果,写文书的时候表达不出真爱,多了一份虚伪,有点得不偿失。 希望大家多看这些案例,和自己孩子比对,看看如果能和这些牛蛙靠拢,自然是好事。我早先也给过一些查找这些牛蛙信息的方法,见文想知道别家孩子的录取信息吗?想比对下自家孩子能去哪里吗?--这里看过来......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案例,掌握学校需求,给孩子最匹配的规划,找到最合适的顾问,录取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