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在中医上又名胎癣。通常在出生两个月后发生。中医认为多因婴儿风湿热毒蕴留肌肤而发,好发于婴幼儿之头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其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发,或密集群聚,疹色红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癣样。不起泡,不流水者为干性,偏于风热盛者;若皮肤起粟,瘙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称为湿性,为偏于湿热者。那么婴儿奶癣如何用药呢?下面就一起随本站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家庭用药 0.2%苯海拉明糖浆1-2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 糜烂渗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再外搽氧化锌油,渗液减少时外涂硼锌糊,每天2-3次。 干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馏油或煤焦油软膏或涂可的松肤轻松软膏,每日2-3次。 2、中药及偏方 黄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以香油调涂患处渗液多的调稠些,渗液少的调稀些,每日搽2次。 黄连30克枯矾15克,共研细末加凡士林适量,配成软膏外涂患处。 以上就是婴儿奶癣如何用药的内容介绍,如果你对宝宝奶癣怎么处理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婴幼儿奶癣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