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根据自身实践和平时所学,从产品需求分析的角度,拆解了推荐系统的具体设计流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十年前,也许我们大部分人都还没听说过推荐产品;十年后,推荐产品已经布满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想买衣服时,我们经常能从电商首页看到我们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想听音乐时,我们往往会打开音乐app里的【每日推荐】;想看新闻时,我们也往往打开新闻app的【推荐】列表。 我们越用,越容易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就会更依赖这个产品,在上面花掉更长的时间。 推荐产品跟其他产品最大的区别就是,推荐产品是典型的"小前台,大后台",虽然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列表,但是后台却是一个大系统,有点"看不见、摸不着"。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做出一个惹人喜欢的推荐系统? 如果有一天 ,老板突然发个信息过来:小C,我们现在平台已经积累了那么多内容,能否做一款个性化推荐feed流产品? 当拿到需求的时候,刚开始我们可能会比较懵,但如果我们按照具体的方法去不断完善,那么就会一步一步清晰出来。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做一个程序员的feed流产品,要怎么着手呢? 01 需求收集 目的:收集来自各方的诉求,初步确定需求范围。 产品关联方的利益需求分析: 老板:我们要做一个推荐系统,产品推出后,能达到多少日活、留存? 内容提供者(用户):我的文章什么时候能进入feed流?推荐量一天有多少?内容提供者最希望的是大大的推荐量、阅读量、赞等带来的成就感和优越感; 内容消费者(用户):"我只关注java相关的,你就推java相关的就好啦","我只关注前端技术","我不关注小白文章,太简单啦","给我想看的文章就可以啦……" 运营:我们用户的特点都有哪些?用户希望能看到什么样的文章……给我留个手动推荐位置呀?数据效果要有哇~ 商务:品牌内容合作后,怎么在产品里的展现? …… 02 需求价值——用户分析 目标:使用场景分析,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 我们常常使用5W2H的方法,举个例子: 1. WHO? 谁会用我们的这个产品? 如果是程序员,他们的特点有哪些? 程序员在这里面即是内容消费者,也是内容提供者。 2. WHY? 程序员们为什么会用这个产品,能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 对于内容贡献者来说,分享带来的个人价值感的实现,能大大的满足内心荣誉感和成就感。 对于内容消费者来说,举个例子,如果是给程序员用的,由于技术领域更新迭代快速,他们希望能及时学习新技术和了解同行的技术分享心得,能及时解决他们学习成长的需求,打破职场瓶颈,为自己带来更好的未来职场发展和更客观的薪酬。 3. WHAT? 就是做什么? 定义产品,比如做一款程序员使用的、个性化的feed流,让他们可以愉快地分享自己的见解,也可以顺畅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4. WHERE? app、pc、小程序、h5是否都提供推荐列表?考虑的因素主要是: 用户体验流畅度; 入口好找; 用户分享方便; 工作量。 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做分析,公司如果已经有app、有用户基数、且符合app的定位,那么把推荐列表加到app里,只是比较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考虑加到app里。 5. WHEN? 那么用户会什么时候用这个产品呢? 如果是给程序员用的产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程序员们钟爱的学习时间: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 周围程序员同事; 同类社区里的活跃时间; 用户访谈; 历史行为数据分析。 6. HOW? 推荐系统首先需要足够的内容,内容不管是PGC还是UGC,都需要有对应的内容创作激励机制(不是本文重点,先不详说)。 同时,创作出来的内容要经过个性化推荐系统传达给适合的用户,那么怎么把适合的内容传递给适合的用户呢? 7. HOW MUCH? 普通用户可以免费获取内容。 03 需求价值——市场分析 目的:分析产品市场价值,用户使用频率有多高,用户规模有多大? 主要包括PEST分析(外部环境)、 SWOT分析(产品本身)和竞品分析。 1. PEST分析 是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企业掌握,主要是为了: 找出当前影响企业业务的外部因素; 确定未来可能影响企业业务且可能发生变化的外部因素; 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利用变化(机会)或防御(威胁)。 P:指政治会对企业监管、消费能力等活动产生的影响。 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政治稳定性、税收政策、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方面。 国家从2018年开始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特别重视,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可以分析预测这些政策对这个推荐产品有什么样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比如,会不会带来用户规模的增长? E:经济因素可能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可支配收入、国际汇率、通货膨胀率、税收水平、行业增长、失业率等。 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长期影响,因为它会影响潜在市场中用户的消费能力,并可能改变市场中的需求/供应模式。 下面发一张互联网公司校员招聘的待遇,大家看看有没有想转行的打算: 虽然说,2019年国家经济形势大家都不看好,但是具体统计,上半年程序员跳槽涨薪率是最高的,到14%左右。 S:社会因素是指与社会道德风尚、文化、人口变动、教育和价值观念等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程度。 社会因素可能包括:人口因素,年龄分布,健康意识,社会流动性、消费心理等。 而随着社会智能化的加快 ,大有编程会变成人人都会的技能的趋势。 不信,可以看看,现在的少儿编程是多么的火热。那么程序员人数会不会越来越多? 而且现在人们终身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强烈,那么用户的学习频率和学习周期会不会得到提升? T: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技术变迁,技术突破对企业影响。 新技术涌入越多,对于技术分享交流的平台其实越有利,不管是提供用户体验良好的推荐产品,还是用户对新技术的趋之若鹜。 同时,新技术的出现,会不会利于公司产品的快速研发? 2. SWOT分析: 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 优势: 主要考虑做这个事情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从上面老板说的"已经积累了很多内容",这个就是一个做推荐系统的明显优势。 劣势: 有哪些劣势? 推出产品的时间是不是相较竞品,更晚? 如果是做内容产品,那么没有沉淀足够的优质作者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劣势,没有做推荐系统的关键技术也会是一项非常大的劣势 机会: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崛起,会带动整个技术领域的发展,包括用户的学习和交流需求的增强,会带动垂直领域的学习型技术社区的繁荣? 威胁: feed流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很多也不乏技术领域的个性化feed流,比如头条里、知乎 里都有IT领域的,怎么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让用户沉淀在我们的产品里? 3. 竞品分析:波特五力 主要分析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情况。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头条、知乎、简书的IT垂直领域内容feed流,掘金是一个新兴的IT人学习社区,都会消耗掉用户的学习时间; 替代品:技术牛人的公众号、单个技术领域的微信交流群/QQ群等;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infoQ等。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推荐系统需要内容,所以源源不断的内容提供方,内容提供方分为PGC和UGC,这2帮人怎么来,需要花多少钱?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推荐feed流虽然对程序员是免费的,但是如果想靠广告变现的话 ,也需要考虑技术商家能提供的价格。 从用户角度和市场角度分析,我们能基本得出,这个方向值不值得做,最终输出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列表。 04 需求管理 第一步,再拆解需求并进行分类: 按照来源划分:商业变现需求、产品核心功能、产品体验类、运营活动类、数据类、产品稳定性类、产品安全性类; 按照KANO模型:包括兴奋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基础功能、无差异功能、反向功能。 第二步排期:通常运营紧急重要四象限工具,但一般情况下: 可以把老板的需求放到高优先级,毕竟老板获取的信息更丰富,会更有参考价值; 其次,优先保证用户核心功能和基础功能的需求,少做无差异功能和反向功能需求; 商务和运营的需求,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评估优先级; 05 研发和上线 执行和需求分析一样重要,毕竟"光说不练假把式","实践才能出真知"。 非暴力沟通帮我们更快申请到资源,并且让团队愉快的干活; 数据分析和对数据的敏感能够帮我们最快的优化产品。 由于时间和篇幅因素,所以本篇重点分享的是需求分析环节,如果有兴趣的,欢迎留言关注我哦,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继续输出一些心得: 怎么做数据分析和产品的迭代优化? 非暴力沟通是什么,如何做到? 项目管理,如何保证项目按照节奏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