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层教科研培训应当接地气


  当下,越来越多的基层学校都认识到了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非常重视组织教师参加教科研培训活动。为此,不少基层学校经常邀请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或大学教授、中小学特级教师,为教师们做教科研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大多数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都非常精彩,深受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欢迎。然而,也有一些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在做讲座、作报告时,教师们似乎并不怎么"配合"或"给面子"。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讲座、报告与一线教师实际工作差距较大。要摆脱这一窘境,需要教科研培训活动的组织者、主讲者、参与者齐心合力、共同努力,真正让教科研活动有效、实效和高效。
  作为组织者要真正明白,基层学校教科研培训必须多讲"普通话"、讲好"普通话",让教师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所以,在组织教科研活动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哪些专家、教授或特级教师会讲、善讲"普通话"。如果一些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并不熟悉,对广大基层学校教师的需要并不了解,不能有的放矢地讲好"普通话",那么,即使他们成果再多、名气再大,也不适合为基层教师培训。
  被邀请担任主讲的专家、教授或特级教师在主讲前要精心备课,重点做好"三备"。一是要备"学生"——基层学校教师。要尽量找时间多与基层学校教师接触和沟通,掌握大家的教科研水平,了解大家对教科研的诉求;二是要备内容。所讲内容针对性要强,以能够解决教师们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要注意将高深艰涩的学术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只有这样,才能够"因材施讲""对症下药";三是要备教法。要运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师生互动、现场采访、有奖竞答等,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激发大家参与的兴趣与欲望。
  此外,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应该以虚心好学的态度、积极参与的姿态迎接和拥抱教科研活动,切勿被动应付、消极观望甚至借故不参与。在参与教科研培训活动之前,可以整理自己有疑惑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讲座。在参与教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要专心倾听、用心感悟,做好记录。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大胆提问,恳请指教。教科研培训活动之后,最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总结收获。
  总之,基层学校开展教科研培训活动应该多讲"普通话"。为此,无论是组织者还是主讲者、参与者,都需要认准目标,相向而行。只有这样,教科研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
网站目录投稿:傲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