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人性到面子


  何为人性?人之初,性本善.何为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何为"面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争面子,节制为要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面子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简而为"人性"也! 中国人爱面子是天下闻名的,然而"面子"究竟为何物,为什么要爱它,以及它有哪些好处等等,我们却不胜了了。哲学家说:"人们追求的每每是自己并未理解的。"换言之,如果我们理解了它,才能贤明地决定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它。
  "面子"的本义是指人的脸皮。脸是人体形象至关重要的部位,是人们观察评判相貌的中心环节,理应引起重视。因此脸是每天必定要洗的,洗过之后再照镜子,调查研究一番;有人还要化妆整容,其认真的程度不下于各地修造标志性建筑。大概由于脸皮处于脸的表层,在美学上尤为重要,所以就造出"面子"这个词语.
  爱面子通常要分两步走,一是自己"要面子",二是人家"给面子"。
  爱面子似乎是为了好看,是追求公众形象的美观。于是,有人就把面子等同于自尊心,甚至虚荣心了。然而这只是浅显的理解,往深里看,面子是可以给人带来实际利益的。《水浒传》里边的宋江,在江湖上总是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其奥妙就在于宋江的面子特别大,人们(尤其是哪些要杀他砍他的人们)一听到他的名字,立马就换了一副嘴脸,化敌为友,往往还"纳头便拜"。宋江有"及时雨"和"呼保义"两张大面子,"及时雨"就是仗义疏财救助那些陷入困境者,"呼保义"则是接纳四方好汉共同创业。这两张面子能够让人受益匪浅,给谁谁就发达了。根据中国礼尚往来的原则,江湖人士也就齐心合力地维护宋江的大面子了。
  然而实际利益还不是面子最为核心的本质,面子的核心本质是"权力"。面子大,说话就有分量;说话有分量,人们就言听计从,就有了权威。当然,面子的权威是所谓"非正规的权力",不过它并不完全游离于权力体系之外,正规的权力每每得依靠它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面子并不专属于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面子。比如体育比赛中的竞胜,有一个说法叫做为什么什么争光,这里的"光"就是面子。为国争光,就是为本国争面子。这个"光"越多越亮,面子也就越大。面子大了,分得的东西就多了,说话的分量也就重了。
  既然面子这么好,人人都要面子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是,要面子的方法与途径却是因人而异的。宋江的面子是真正自己争来的:首先,宋江是"耕读传家"的子弟,并且"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其家庭出身和个人素质都是得到当时的公众推崇的。其次,宋江为自己谋取了"押司"的公职,是郓城县的一位受人尊重的法官。再次,宋江仗义疏财而交游广阔,为自己在江湖上立身扬名,不惜投入大把的广告经费。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宋江"担着血海似的干系",冒死救下了"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从此整个梁山的威权,成为撑起宋江大面子的要素了。
  面子要与支撑它的能力、财力和权力相匹配。孙悟空的面子比猪八戒大,猪八戒的面子又比那个沙和尚大,这体现了能力的高低。酒楼的宴席上,财大气粗者总是被礼让到首席就坐,因为临了要指望他买单。至于"官大一级压死人","长官的手表最准",则是权力的面子发威了。另外,年龄、资历、家庭成分、社会关系之类,对面子也有一些辅助作用。概而言之,面子的大小总是要与实力相称。
  我在作自我评估时,宁可把面子估计得小一些。有七分实力只要三分面子,是明智的,有三分实力却要七分面子,是冒失的。不顾自身条件,自我膨胀,愣是把面子吹大了,会造成一系列的弊端:把有限的宝贵资源消耗在维护大面子上,而无暇顾及实质;虚胖的面子难以维持,就只好弄虚作假;假面破产了,必然恼羞成怒,诿过与人;然后则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破坏安定团结……这一类的教训,我们应该记取。
  损人不利己的面子固然不能要,即便是只伤害自己以争面子,也要慎重行事。比如"不蒸馒头蒸(争)口气","宁可伤身体而不肯伤感情","死要面子活受罪"等等,都是损害自己以争面子的做法,若不是万分必要,切不可轻举妄动。
网站目录投稿: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