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说,诚品从开办已经赔了15年钱,今天的诚品书店还只是能活着,从经营的角度,连"平"都还没做到。书店是个没落的生意,对爱书的人来说这给书店们蒙上一层特殊的光辉;仅仅从生意的角度,我们永远理解不了它的价值。 "我开诚品书店,与其说是做一门生意,不如说是做一个道场——探索、学习和了解生命。"2014年11月3日夜晚的台北,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面对众多两岸企业家说,尽管经营诚品书店让他赔了15年的钱,但这也让他获得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心灵上的感受。 聆听吴清友分享他的文化经验的,是来自中国绿公司联盟的企业家们。此次他们中的代表集体赴台,以"从此岸到彼岸——台湾式创新与传承"为主题,开启了一周的商务参访之旅。本次活动为期5天,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理事长马蔚华担任访问团团长。 吴清友作为台湾企业家代表之一,当晚做了《台湾诚品的文化思维》的主题分享,现将其发言摘编如下: 我是学机械出身的,不太配谈文化。大家对诚品书店有很多的赞美,但我认为诚品书店其实是台湾人这25年的"集体创作"。 1975年,我第一次到美国,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台湾的旅行,它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心之所在是故乡"。 那次旅行,我的心情特别不好。 在旅行前,我的一个哥哥送给我一条他们工厂生产的牛仔裤,我就穿着这条牛仔裤到美国旅行。很巧的是,我在美国住的旅馆旁的一个店里发现,他们卖的牛仔裤和我身上这条一模一样,我看到上面的标价是44美元。 我很好奇,就打电话回去问哥哥,他告诉我,这条牛仔裤在台湾的出厂价是4.2元。我那时候就开始担心,台湾是否会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劳力输出地。 1988年,我在伦敦。那时我在当地的新房子刚刚盖好,我就想去选购一件艺术品。我来到英国一家非常知名的画廊,敲开那家画廊的门后,一个老妇人隔着门缝问我,你是日本人吗?我说不是,她又问我,你是韩国人吗?这时候,我心里感到很不舒服:难道我们中国人就等同于是没有艺术品位的人吗? 经营诚品书店,我不是为了做生意。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机遇和因缘。我不想要的,上天给了——我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我不敢想要的,上天也给了——做房地产让我挣了很多钱,但这也让我内心感到很不安。 正是这种不安让我意识到,钱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么,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最终还是回归到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 将这个哲学问题套用在商业上,就变成"钱是什么,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去?"全世界的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都要追求利,而这个利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利他",即要能产生benefit(利益,好处)。假如一个企业家的事业不能产生benefit,就想让自己企业获得profit(利润),那么这对社会就不是一个正当的存在。 当年我开诚品书店,与其说是做一门生意,不如说是做一个道场——探索、学习和了解生命。 我有一点比今天在座各位都要幸运:我赔钱赔了15年——这让我获得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心灵上的感受。 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台湾诚品的文化思维》,在我看来,文化的本质就是爱、善良和美,文化的终极关怀应该是人。 中国大陆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镇化。我相信,人才是一座城市最珍贵的资产。对于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拥有爱、善、美的人文素养。这样才会创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才会创造出大家期待的家、乡和国家以及华人社会最伟大的成就。 我一直坚信,经营诚品书店这赔钱的15年,是上天对我最大的考验。 稻盛和夫先生出过一本书《人为什么活着》,我曾经为这本书写过序。稻盛和夫之所以能一直精力充沛地工作,因为他就是将事业当作生命的道场。 其实今天大家都知道,书店是"没落的行业"。诚品书店成立的初衷是因为我坚信:阅读是生命中不可失落的一项活动。文化的终极其实是每个人必须要对自己最初的心念做一个检验。 很多大陆的朋友问我,诚品书店到底是如何在商业利益和社会影响力之间获得平衡的?我要告诉大家,今天的诚品书店还只是能活着,从经营的角度,连"平"都还没做到。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但是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 正是在台湾这么可爱的社会,才会有诚品书店。因此今天大家对诚品书店的任何赞美,其实都是给予台湾的,因为诚品书店其实就是台湾社会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