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什么第二天有大事晚上就睡不好


  壹睡不好不一定是失眠,未必躺床上老想那件事,但对睡眠就是有影响,就算睡着了也可能醒得非常早,打乱了作息规律。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式去克服这种情况? —— www.
  【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心理电台】
  第二天有事的情况下前一天晚上睡不着属于短暂性失眠的表现之一,是由情绪引起的,在事情过去之后失眠症状就会消失。面对的事情可以粗分为三类:正面的,即必然发生喜闻乐见的事情,比如要去长途旅游,或者见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负面的,即必然会碰到不愿意面对的事情,比如要考试却还没开始复习(注定考不好),deadline到了工作还没有完成(注定要被批);中性的,即还不明确结果的事情,比如将与客户商谈合作,不知道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或者将参加比赛,不知道是晋级还是淘汰。
  伴随着正面事件的情绪往往是兴奋,或者说是激动(agitation),伴随着负面事件的情绪往往是焦虑(anxiety),而面对结果不确定的中性事件时,相伴的情绪也通常是焦虑。
  先说兴奋,很容易理解,小时候比较容易出现太兴奋而睡不着的情况,比如小学时候,第二天学校春游前我都会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一会儿才睡着。兴奋的时候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出汗增加,都是阻碍入睡的因素。不过这种状态的保持时间却不能长久,当心跳血压恢复正常,全身放松之后,很快就能睡着。长大以后就更难遇到因为兴奋而睡不着的情况了,所以这种情况并不会长时间地妨碍到我们的睡眠。
  再说焦虑,当我们渐渐长大,生活压力慢慢变大后,因为焦虑而失眠的时候越来越多了。当人知道必然发生不好结果的时候,焦虑情绪并不如想象中那般严重,消极一点的人可能会产生认命的想法,积极一点的人会想方设法去改变结果,这些想法和行为本身都会大大缓解焦虑情绪。而最容易引起焦虑的就是未知结果的中性事件,因为害怕出现不愿意见到的结果,如上面所说的商谈合作可能会失败,参加比赛时可能发挥失常等等。
  人的想象能力十分强大,可以通过以前的经验来预测未来的故事发展,并把它展现在脑海里。这种能力增加了我们取得好结果结果的可能性。但同时,过度或者偏颇的预测常常带来的是焦虑。
  是否会焦虑取决于对未知事件的良性或不良反应,通常由5个步骤组成。假设2名成名已久的歌星参加《我是歌手》,第二天决赛了,都有实力并且渴望拿冠军。
  良性反应的歌星A,面对有可能拿冠军有可能拿不到的结果,心理活动可能是这样的:先对现状做合理的评估(第一步):自己以前多次参加比赛拿冠军,《我是歌手》期间每次成绩都不差,人气还蛮高的,去年的冠军羽泉不就人气高吗,也没觉得他们唱的比其他人好;随后意识到大家实力都很强,不可以掉以轻心,这时会有些紧张,心跳加速(第二步),但自己的决赛选歌很合适,嗓音条件调整的不错,彩排时候表现大家也赞不绝口等等(第三步),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心理处于比较平衡状态,既不过分紧张,也不过分自满;现在再唱一遍试试,果然还不错,基本能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了(第四步);退一步说,发挥好了还拿不到冠军也没办法,尽力就好,最起码出场费增加了很多嘛,心跳渐渐平稳,可以去安然入睡了(第五步)。
  不良反应的歌星B,心理活动可能是这样的:先对现状做评……突然不由自主地开始想象唱砸了的画面,嗓子难受声音不对劲,走音了,歌词忘了,要被人笑话了,多年的名声毁于一旦……(第一步);意识到大家实力都很强,尤其几个人在年轻人中人气特别高,可能人气高就能拿冠军(第二步);这个时候已经把自己彩排表现很完美,在中年人群中的人气也不错的情况抛到了脑后(第三步);原来还想再把歌练一遍的,现在也不练了,开始胡思乱想起来(第四步);想爬上床睡觉,但心跳一直很快,手心出汗,身体难以放松,睡不着(第五步)。
  对比以上两位歌星,引发焦虑的起源就在于对未知事件错误或有偏差的预估,进而引出了一系列增加焦虑的心理活动,最终导致焦虑,难以入睡。
  既然知道焦虑的根源,如何克服这种情况呢?首先当然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考试之前是不是所有知识点都复习到了,平时的练习题是不是都能顺利地完成;比赛之前是不是已经练习到位,而且做了。做足准备才是降低焦虑的根本所在。其次就是对当前的形势作出正确的预估,不要一开始就自己吓自己。恰当的心理过程应该像歌星A那样,1)合理的分析;2)"不掉以轻心"与"分析自己优势"之间做到平衡;3)以积极的行为减轻焦虑,而不是逃避。
  当习惯了控制情绪之后,即使面对未知结果的事情也不会有非常大的情绪波动了。当然如果还是难免有些焦虑的话,也可以尝试常规的助睡眠方法,如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借助药物。
  其实想想我们曾经的经历,那些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情,往往不是像我们想象那样去发展的。古人早就帮我们总结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参考文献:
  D. W. Grupe and J. B. Nitschke, "Uncertainty and anticipation in anxiety: an integrated neuro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at. Rev. Neurosci., vol. 14, no. 7, pp. 488–501, Jul. 2013.
  小壹手记:想起翁同龢的一句话 —— 每临大事有静气。
  文/周不润,知乎(微信:壹心理,onexinli)
  →邮箱订阅:留下Email,追踪每周心理精选!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学人都在这里
  心理FM: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打卡学习: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有调查显示,睡不好约90%都是心理压力造成的。想睡个好觉,要从心理调节入手。
  那么,能不能有一种方法,每天20分钟的训练就可以改善睡眠呢?
  "这是催眠能达到的"。在催眠领域研究超过15年的,北大医学博士、美国催眠促进学院治疗师马春树博士说。
  现在,国内2千多名催眠师的老师——马春树博士的《20分钟提升睡眠质量》训练营正在开课中,1500+人已改善睡眠,推荐你参加。
网站目录投稿: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