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汉武帝看作是整个汉朝最伟大的皇帝,比刘邦、刘秀等人都要厉害,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死汉武帝在对待匈奴方面的策略非常强硬,而且效果也比较好。但匈奴一族也并不是一般的杂兵,就算汉武帝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围剿,也没能将他们灭族。知道汉武帝晚年战事还在继续,如此不计后果和成本的进攻,显然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意义。汉武帝此举是否能算穷兵黩武呢?汉武帝虽然伟大,但也会犯错。 题记:"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一、大一统后的疲倦 公元前86年,汉武帝刘彻明显衰老了,与早年的精力充沛相比,这个主宰帝国浮沉半个世纪(54年)的男人,与所有老年人一样开始喜欢追忆过去。 从帝国的开始到未来不可预见的趋势,他的一生虽然作为极多,归根结底主要做了五件大事: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获得了舒缓的生存空间。二是变古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体现法家"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体制,这种传统,成为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华帝国制度的范式。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为本的意识形态。四彻底废除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五世设计制订目光宏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洲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从16岁即位开始,他的思维就超越了长城屏障以内的汉帝国的有限区域,将目光投向了辽阔的南海和西域。"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其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清吴裕垂论汉武帝》 早在元朔元年的诏书中,汉武帝便表达了他的哲学观:"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此后他又将这种理论引向帝国治理的深入"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这种发展的眼光和以变化应对变化的思想,一直让汉武帝的精神世界表现得相当活跃而富有神采。 然而自然规律是任何人不能抵抗的,当英雄头上生出白发,额上堆出皱纹后,早年的壮志雄心到了晚年让他变得有些力不从心。也正因此,他希翼长生之术和好神仙。五十多年,"是西汉王朝鼎盛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同时,也耗尽了文、景以来府库的余财,加重了农民的困苦。"《中国史纲要》成长的路上需要付出代价,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二、璀璨的天汉 晚年的汉武帝最大的困扰是亲情关系的处理,这也导致了听信江充的谗言,"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汉书》最终将太子迫害致死。老来丧子竟是他一手铸成。"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汉书》 情感上的刺激让汉武帝一夜之间便衰老下去,加之各地发生小规模起义,此前他最宠爱的李夫人之兄,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寄予厚望的李广利亲信将领竟然投降匈奴。这些一连串的事件,对这个暮年的汉武帝强烈精神打击。虽然年迈多病,其精神世界依旧强大自信,公开下发《罪己诏》表示今后不再做劳民伤财的事,"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一个悉字表明了汉武帝晚年自新的勇气。 从不再迷信神仙后,下诏书强调"力农",恢复农业生产。这个在班固看来"下哀痛之诏,岂非仁圣旨所悔哉!"的诏书是需要强大勇气的。与帝国的责任和交接来比,感情轻如鸿毛。为了让他的少子刘弗陵能够避免"母壮子幼",他决然将心爱的女人赐死,"往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他甚至天真地要将所有的难题在生命最后一刻予以解决,以换取子孙后代的"一劳永逸"。"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虽然如此构想,但他终究比秦始皇要清醒许多。汉武帝和群臣饮酒,对大家说:"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群臣进曰‘陛下安得亡国之言,过听于臣妾乎?’上曰:‘吾醉言耳!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汉武帝对一姓江山如此豁达认识,可知其真正的智慧与超脱。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完人。他好色、 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有。这才是他的真正"伟大"之处,平凡的人性加上勇毅的作为,和幡然的悔悟,让他最终超越历史,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伟男子,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一个让汉庭宫阙女人为之又恨又爱的男人。 汉武帝曾四年用"天汉"为年号,继承了"维天有汉"的思想,从闽粤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他用了数十年勾画出两千年中华大地的基本轮廓,这个帝国的耀眼光线"由咸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支那,则扩产成了汉文化影响覆盖的一大文化圈"。 伟大和天才是无法描画的,是难以置信的,以通常普通标准衡量,更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评估的,如山川覆盖积雪,如苍穹飘荡白云,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对历史和英雄们的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