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中职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明确教育目标。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情感缺失的的原因及表现,探求了建立和培养良好情感教育的策略,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学生管理;中职学生;情感教育
  中职学生即将面临的是就业、人际关系的心理压力,若在校学习期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对学生、学校、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这个时期是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就显得更加重要。作为教育者,必须充分地认识和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心理指导,有效转化学生的不良心态和情感的缺失,为学生将来就业、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情感教育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教师还要利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因此,教师一要注重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感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二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有自尊的体验,能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
  二、当前中职生情感缺失的表现
  1、行为规范准则的缺失。有些中职生见到老师、长辈不打招呼,进办公室不敲门;个别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就养成了说脏话、无视课堂纪律、旷课、打架斗殴的习惯,进入中职学校后不仅沿袭了这些坏习惯,而且还相互交流并模仿。
  2、自信心的严重缺失。缺乏自信心,极少找到成功的感觉,找不到生活目标。很多中职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习基础差而常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指责、抱怨以及成绩好的同学的轻视,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低人一等,内心有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缺少一种学习的动力。再加上中学阶段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他们往往厌学,没有进取心,知难而退,对自己的前途没有计划,没有求知的愿望,缺乏求知感和求美感。最后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的过大,导致普遍存在悲观消极的心理。
  3、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自主意识极强,缺乏团队精神,对学校及班级活动不热心,甚至置身事外。不愿与自己不喜欢的同学玩、自己设置交往的圈子、做事任性而缺乏创新精神。
  就此现状而言,从中职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对他们加强情感教育,采取相应的方法,使情感教育渗透在每个教育教学环节、教育活动中,进而使学生毕业后,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加强中职学生情感培养及教育的对策
  1、对逆反心理学生的教育策略。逆反心理是中职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着他们高尚道德情感的养成和健康心理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以及带来的诸多因素,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心理不平衡状态,主要表现为身体素质良好或超常,但心理素质脆弱,思想不成熟,心理问题较多,这种状况使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尊重为前提,以耐心为基础,以爱心为支撑,善用情感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互动,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培养他们认同感、接受感、爱、自爱、自我克制等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中职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
  2、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需要耐心细致做工作。从特殊家庭普遍缺乏孩子所需要的关怀、温暖、乐趣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强化情感教育是尤为重要的。这种作用主要反映在:它是弥合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创伤的良药,它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它是促使特殊家庭学生情绪、认识、意志顺转的重要因素,它是活化特殊家庭学生内在积极因素的催化剂。但运用情感因素使其产生教育效果,还需要运用正确得当的教育策略。对特殊家庭学生正确运用情感教育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用心教育,教育者的情真意切是前提;(2)理解不等于迁就,务求把情升华到理;(3)抓住机遇,产生共鸣;(4)精心设计,创造融情入理的良好环境;(5)抓反复,抓巩固。
  3、对自我调控能力差的学生教育策略。中职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首先由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的,因此打制了自己天性的发挥,感到精神压力重重,常怀疑或担心缺陷被人耻笑,因此,离群独处,不敢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实际情感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实施情感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情感教育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用感情代替原则。中职学生感情的调控能力差,调节性能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这一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创造良好的心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积极补偿的方法来帮助中职学生调适心理;捕捉每位中职学生生活中细微的变化,对点滴成绩及时鼓励和肯定,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使其自信心通过一次次微小的成功来增强和得到升华。对自卑感强烈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文艺等集体活动,学习相关的社交知识、技巧和艺术,尝试主动与同伴和陌生人交往,逐渐去掉羞怯、恐怖感,使自己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4、对挫折心理与违法心理的学生教育策略。中职学生热情、奔放、怀抱着许许多多的幻想、希望,为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作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要持续性地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了挫折。就会有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所以,教师要从完善个性的角度入手,帮助他们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前进中调整目标,善于化压力为动力,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态度。挫折心理是诱发某些中职学生违法的因素之一。当发现中职学生有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时,教师要及时教育,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不能随便对学生的错误处以体罚,行政处分,然后将其推出校门或送入监狱。应加强对中职学生人生观、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进行行为矫正和人格再塑。
  四、结语
  在我国情感教育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情感教育发展目前尚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未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教育中的地位位置还相对较低,还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因此,情感教育就更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董晓星,陈家麟.情感教育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
  [2] 庞佳波.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意义、现状、探索[J].
网站目录投稿: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