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将至,大家讨论旅游去处,便说起了山。因为祖辈生活在平原,早已习惯了平坦和辽阔。想到山区,总觉得:要么削峰峭壁,林茂洞深,张扬阴戾;要么低矮连绵,贫瘠干裂,毫无生气。直到两年前暑假的一次崂山之行,想法便截然不同了。 崂山,临海而踞,受海水之涤荡,辽阔之渲染,退去了尖峰利角,坡缓石圆,呈现出闲适安详的神态,是历代道士修身养性之地。 许是因为临海之故,远望崂山雾蒙蒙一片,只能显现出大致轮廓。 乘车蜿蜒盘旋而上,直抵山脚,却依旧因云雾弥漫看不到山顶,就连紧邻的峰峦也隐身其中,难识其面目。 我们由后山一羊肠小路爬起。正对的是一帘飞瀑,虽然比不上"银河落九天",却也是银帘高挂,细末飞溅,凉气扑面。 因为是后山,少有游人。脚下小道迂回曲折,杂草藤曼,就地搭阶,浑然天成。路两旁林木繁茂,泉水潺潺而下。邻边茶园梯田,不乏悠闲的茶农以清泉煮茶,茶香缭绕。 整条山路一路走来并无挺拔峭立之势,整体平缓渐进。崂山之石,无论大小,边缘皆平缓流畅,少有棱角。 (感动文章 ) 走走停停,雾气渐薄,漫过林木,极目远眺,沧海茫茫,水天相容;邻处,隐约现出连绵山脉。 太阳越来越红,越来越亮。忽然间,万道金光似乎一下子穿透了整个山林,照亮了天地。雾散了。 遥望海面倍感辽阔,几朵白云悠闲的飘浮于峰峦之腰,似乎又在峰峦之上。蓦然回首,一高大山脉赫然眼前:巨石堆叠,草木嵌缝,迎面矗立。顿觉威严逼压,心生惊悸,细看却又在千米之外…… 登至太清宫,人流汇集,古木参天,香烟弥漫。据说明朝道士张三丰曾在此修行,聊斋中的很多故事亦选材于此,是神隐灵现之地。 再一路上行至明霞洞,此处烟火更盛,焚香祈福不断。传为明朝道士孙紫阳静修之所。随游人依次低头探身入洞 ,洞口狭小,洞内约十几平米,略可直身。据说此洞原来高大宽敞,因遭雷击,大半陷于地下。 明霞洞前,平崖如台,霞光万丈,崖下林木葱茏,深不见底,刚才逼仄于面的巍然山脉,似乎也已悄然远退,成为天海之间的点缀。远处沧海一片,水天一色,顿觉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随游人熙熙攘攘,左观右瞻,指点谈笑。林木庇荫之下,沿石阶一路走去,竟直至正门,门前矗卧一巨石,题曰:海上名山第一 • 崂山 (文/张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