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宝钗与黛玉 红楼人物 (一)有人想娶宝钗吗? 刚刚看到有人说宁娶宝钗也不要黛玉,随手写此贴来玩。先来个"得胜头回",想起风靡一时的《还珠格格》,我不看,但妈妈爱看,陪她也瞧了几集,以下观点"版权"和妈妈共享: 紫薇性格温柔,可谁娶了她,才叫倒霉呢。永远的忍让、克己,永远以主动撤退表示不满委曲,一辈子掏不出一句真心话,而永远让你觉得亏待了她。小燕子取代她的地位,尔康父母起初反对他们的婚姻,老太后想将晴儿指婚尔康,潜在的真实是嫉妒不满,但她总是表示安忍顺从,表面看来不给你压力,却是给你更大的道德和感情上的压力。这就是淑女的典型姿态,内心需求与外在行为总是相悖。虚伪吗?不是,道德与教化已代替了真实的人性,她们甚至也以为这就是真实。(至于小燕子,十七八岁的女孩子,癫癫狂狂甚至"不学无术"都可以叫做天真可爱,等这点青春美消失后,就味如嚼腊了。这不在我们讨论之列,不提。) 我想,由此可以推想宝玉宁愿出家也不和淑女的完美典型宝钗生活在一起的原因。宝钗的心计,又非紫薇可比。和这样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你的心思,全在她冷眼内;她的心思,你可能一辈子都揣摩不透。你的事情,她样样替你想得周到,可是你会发现,虽然她从不强迫你做什么,但你没有一件事情可以真正自主的;你周围的人,全在她不知不觉的笼络中,哪天你要是觉得你和她的婚姻别扭,你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所有人都会诧异你过着神仙的日子还有什么好抱怨的,最后连你自己想想都不清楚自己可以抱怨什么。男性和女性的思维有很大不同,我不知道男人怎么想,但假如是我,我肯定不要这美丽温柔的活地狱。 有些男人会忍受这样的标准太太一辈子,然而不是宝玉。红楼十二曲《终身误》末言:"都说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我想这"意难平",第一,黛玉是宝玉的唯一知己,他尘世里安排灵魂的唯一处所,丧失了这处所,尘世对他已无可留恋。第二,他拒绝举案齐眉的庸常幸福。虽然现实生活都教我们学会苟且,然而,苟且的不是宝玉。 (二)为黛玉辩诬 "黛玉刻薄"——这是最大的误解。黛玉聪明形之于外,宝钗深藏不露。黛玉说话虽尖刻,却胸无宿物;宝钗从不与人争执,心里头一本帐可是清清楚楚。黛玉傲上而不凌下,这一点只要留意一下黛玉怎样待紫鹃和宝钗怎样待莺儿即可;第五十四回末尾,宝钗差个老婆子给黛玉送燕窝来,黛玉的几句话,你听红楼中哪位小姐说过?而宝钗知道老祖宗爱吃甜食爱看热闹戏文,但金钏的死和柳湘莲的出家毫无同情。呆霸王下流虽下流,比她还有点人情味——虽然论世故人情谁也比不上她……黛玉的"刻薄"和寄人篱下形成的敏感自尊有关,只要不冒犯她的自尊,黛玉决不会满身是刺。黛玉的聪明来自天分,于世事却全无阅历,她可以一眼看穿王熙凤的花胡哨,却学不会也不屑去学。她只肯做她自己。宝钗进了宫就像元春,沦落了就像袭人,老了就成了王夫人。 "黛玉多病令人不耐"——是,今天这种病态美不会受欢迎。然而黛玉自己,决非以病为美,这多病的身躯拖累了她,这于她是极大的痛苦和无奈。可她衰弱的生命火焰却愿意为她的知己而燃尽! "黛玉爱哭"——这也是一条极大的误解。记得有一条脂批:"补不完的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而因惜其石而落;乃知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其知己岂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悲夫!"(凭记忆引出,现在没这本书,有错请原谅),黛玉哭,是为了她不能实现的爱情,更是为了宝玉。前八十回中哪一次她哭得最厉害?我想大家都知道。绛珠仙子到尘世的唯一目的,就是还泪,她是将她的全部的生命都化为泪水来报答神瑛的甘露浇灌之恩啊! "黛玉小心眼,爱耍小脾气,折腾得人左不是又不是"——不错,宝黛一见面和风细雨的少,电闪雷鸣的多。但需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真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尘寰之中能有几人?而爱到彼此灵魂里,未必不是大苦。只为爱得愈深,便不免苛求愈甚:"你不是我的知己吗?我要你懂我,一定要懂我!"一旦心灵的呼唤不能——哪怕只是一时不能——得到回应,都会焦虑不已;与对方合而为一之感愈强,一身就要担双倍烦恼,好似两根藤紧紧扭绞在一起,微一撕扯,就痛彻骨髓。宝玉的偈子说"你证我证,心证意证",在这苦苦"求证"的阶段,怎么可能不这样呢?等他们终于形成了默契的时候,黛玉的小脾气还时时发作吗?还有谁像她那样深深体贴着宝玉?(可看五十四回)虽然宝玉是一家人的宠儿,除了在黛玉那,他的精神多么孤独。 以前和好友私底下笑道:问问一个男人喜欢宝玉还是黛玉,那是看到他们爱情境界的一个办法。选择宝钗首先想到的是能得到多少,选择黛玉的首先想到的是能付出多少。(我可没想一棍子打倒喜欢宝钗的男人,不过是玩话嘛,嘻)可是没有人能和黛玉生活,因为都不是宝玉。他们的爱情最终只能"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三)再论宝钗黛玉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都不是"扁平"的,这是常识,实在毋须辩论。又不是写黛玉或宝钗评传,集中一侧面就可。黛玉何尝没有缺点,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她多病的体质必然产生神经质的气质。这无可讳言。她爱情理想的破灭虽由外界,也有她自身的因素。黛玉抽到的花签诗上就写着"莫怨东风当自嗟"。但是现代女孩可以进健身房、去旅游黛玉可没法子,呵呵。 一提黛玉总是不免和宝钗相比较,并不是就此将黛玉归为"好人",而宝钗就是"坏人",假如宝钗成了曹雪芹自己说的才子佳人小说戏文中拨弄其间的跳梁小丑,哪显得出宝玉选择的可贵。宝钗的花签是艳冠群芳的牡丹,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宝钗容貌一般看来实在黛玉之上,文采风流也不逊黛玉(曹雪芹写起来总是让她们"双峰并立,二水分流")若论为人处世的艺术技巧黛玉更是望尘莫及。她是儒家理想的典范化身,记得有清代人的评语,原句忘了,大约是说宝钗含蓄而黛玉之慧凤姐之黠探春之敏等等无不在其包罗之中,若使立于朝廷之上,必为良臣贤相,岂单争胜于闺阁。以一般标准来看,她实在无处不"动人",可惜单单只有一个缺点,就是"无情"。她哪还像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孩子?我觉得宝钗最可爱的时候,一是被薛蟠揭破"金玉良缘"时气哭了,一是在潇湘馆和薛姨妈撒娇。那时她还有正常人的感情。 宝玉就因为她一点"无情"而舍弃了她全部的"动人",才是宝玉的不凡。我才说喜欢宝钗还是黛玉可以是一条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