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学习正学宗师的人生境界


  (注:文中的罗老师即罗国杰先生,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2015年3月9日在北京逝世。)
  罗老师离开我们了,但先生的形象以及思想、精神品格永远定格在了我们心中。在大家眼中,罗老师是儒雅亲切的一个人。这种印象在我博士生面试初见老师时就深切感受到了。那时作为考生的我,走进时任人大副校长的先生办公室时还有些紧张,老师亲自递杯水,微笑着说了几句话,看着那样亲切的面容,我的紧张顿时消失。
  在罗老师身边学习工作二十多年,应该说已经很亲近了,但再亲再近,你仍能感觉到罗老师身上那种高山仰止的气质风范。先生为人处世若怀万千大象,具有一种超越精神,是一位现代儒者,"得道儒者"。谈及此时曾有人问:儒者当"入世",超越当"出世",两者如何统一?在我眼中,罗老师超越的是个体"小我",入世的是"大我"情怀。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以天下为己任。
  作为伦理学界的思想泰斗,罗国杰教授把教学研究与社会主义伦理学事业与国家前途结合起来,在伦理学理论创建、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新中国的伦理学事业,社会主义伦理学体系的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理论的建立,德治与法制相结合的思想,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这些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国家发展相关的思想理论,都和罗国杰教授的名字联在一起。先生的许多建议也常被国家顶层重视。比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讨论稿)》征求意见时,罗老师写了建议,希望能够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后面,加上"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一点,中央采纳了罗老师提出的这一修改意见,在文件中增加了"社会主义道德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提法。一个学者一生能够做多少事?其思想理论能够对国家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又有多少?先生哀荣备极,学界、社会各界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他的去世表示了深切悼念,这和罗国杰教授对国家、社会、民族所做的思想理论卓越贡献分不开。也正因为此,有人称先生为"正学宗师"。
  先生的思想影响到了社会,更影响诸多弟子一生。记得第一次到老师家,就看到墙上贴着老师亲书的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种每日三省吾身的自律精神对我们影响很大。先生也常对学生说,"做学问首先要做人"。这些话、这些精神我们也要传递发扬下去。在对自己的学生讲先生做人做事的精神时,我也会告诉学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罗老师的境界高度,但是,也应"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先生走了,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同时也留下了未竟的事业。我们对罗国杰教授最好的纪念,就是以先生为榜样。先生的精神品格,使我们受用终生;先生创建的事业,我们努力弘扬。请罗老师放心,您创建的伦理学事业一定会在全社会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得更好更大。
网站目录投稿:涵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