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说变就变,早上还晴空万里,下午便阴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正如我的心情,早上还在为放假沾沾自喜,下午便被妈妈要求去图书馆看书,瞬间郁闷无比。 下午,我独自撑着伞,踩着水花来到图书馆,刚推开门,便看见一幅格格不入的画面:一位男子身穿着满是白色斑点的棕色衬衫,一条有着几个补丁的牛仔裤,脚穿一双黑布鞋。这样农民工打扮的男子让人感觉他并不属于图书馆这个世界。 然而,当我走近,细看到他时,我发现我错了:看他,拿着一支笔,不时地往那厚厚的笔记本上记载笔记,他那专注的眼神震撼到了我,那眼神不仅仅是专注,更是刚毅。 受到触动的我拿起一本余华的《活着》在这位男子身边坐下,书中的人物使我又一次被触动:那些社会底层农民,过着平平淡淡却又轰轰烈烈的生活,地位落后的他们,思想却没有落后,不管遭遇怎样的挫折,徐福贵们都坚强地活着。我被这中坚韧所感动,轻轻拭泪。抬起头,蓦然发现,我身边的这位男子不正如书中的主人公吗?即使艰苦地活着,但仍然会来图书馆,精神上的充实使他不再卑微,而更加高贵。想到这儿,我不禁惭愧至极:他无书而求读,我有书却不读,我是这样 的慵懒,不求进取。 羞愧使我低下头来,那位男子的专注使我静下心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偶尔抬头,瞥见那位男子读着书,记着笔记;我读着书,感受在心。我们都属于这个图书馆,都沉浸在书海中,都在度过这读书的好时光。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商贩枯燥的叫卖声,汽车嘈杂的喇叭声……都与读书的我,与这位专著看书的男子无关。 不知什么时候,天放晴了。太阳悄悄地从房顶滑到窗帘,斜斜地照进坐在地板上看书记录的一大堆人。过道里静悄悄的,换书、选书的人也轻手轻脚,生怕打扰了沉浸在书香中的人们。整整一个下午,我没有郁闷,没有枯燥,没有烦躁地与这位男子共度了阅读的美好时光。 临近黄昏,我合上书本,准备离开,抬头再看一眼那男子,仍旧那样专注,那样仔细。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冲我笑了笑,笑得那样憨厚,就与这书一样,毫无保留的淳朴。 一下午,四小时,我与余华笔下的主人公徐福贵同喜同悲,与那位朴实、专注、精神充实的男子在书海中度过了。一切安静、祥和、美好。我一改慵懒的习性,从书中获得了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慰藉。 共度好时光,我与书,与那位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