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哥",真名周华斌,他的经历也颇为曲折,从五金店学徒到迪吧马仔,从工地农民工到富士康流水线工人,从华为5位数工资再到做电商的农民。作为一个90前的码农,他放弃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回乡种田,仅通过微博一种途径,3个月卖出了20万斤芋头,还获得了第一笔投资! 2012年,周华斌在华为的工资已经到了5位数,高于大部分同龄人,也高于他父母一年辛苦种田的收入,再继续工作下去,可能还会翻倍增长。就在这种看起来一切都很好的时候,他决定辞职,回家种田。 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几年在大城市的生活,他发现,城里人在吃上花的钱不少,但总吃不到好的。而农民付出的辛苦不少,却又赚不到钱。他的父母,辛苦劳动一整年,那么好的农产品,被一车一车的低价收走,然后就数着那么一点点收入,永世不得翻身。他想扭转这样的局面,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时微博正盛,各家产品都在微博做活动,所有的大事件也都从微博爆出。他在微博泡了几天,发现微博传播的成本低速度又快,一旦建立了自己的圈子,那前期的销量就不愁了,而且不光是这次卖芋头,未来卖什么产品,都有了固定的客户群。但是他作为一个码农,别说网感,连日常在线交流沟通可能都比较困难。只能跟专业的人学,他又找到了人称微博教父的杜子建,参加他的新媒体培训班。 因为产品确实好,芋头哥为人又朴实,培训期间大家把他当成案例研究,帮他在微博发帖。不得不说,芋头哥是个聪明的码农+农民,别人砸大笔的现金在微博发帖,刷转发,最后又石沉大海。他只出了培训费用,不仅学到了技能,交到了朋友,还免费为他做了大量的宣传。 不过像芋头这种东西,不是家庭必备菜品,好多人甚至根本不会做,东西又很重,最难解决的就是包装和快递问题,快递费甚至高于产品本身,想赚钱就必须高价。培训的那段时间,他跑遍了北京很多商超、批发市场等对比价格,也做了大量的数据调查。 他发现,愿意在网上买生鲜类食品的人,大多是生活相对有品质的人,这些人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并不高,只要吃到放心的食品,贵五毛钱,或者便宜一块钱,都不太重要。最终他决定以高于商场均价1块钱,低于淘宝均价2块钱的价格在微博销售。价格确定之后,就是存在感的问题。6月的芋头还处于成长期,没有长成就不能销售,他刚好利用这段时间养粉丝,建立微博圈子,刷存在感。 他开始每天在微博晒芋头的生长过程,农民劳作培育芋头的经过。他觉得,再科普的知识帖,都不如让别人亲自见证,自己吃的东西是怎么一天天成熟的,吃进去的跟外面东西的区别在哪里好。这三个月的努力,让他的微博粉丝从不足一百,涨到2000多。 他还发帖教网友芋头的做法,讲芋头对身体的好处,芋头的品种差别,挑选芋头的小技巧等。实实在在把产品当成了孩子,把粉丝当成了关心孩子成长的叔叔阿姨。 10月芋头开始销售,2个月的时间,从零开始的淘宝店,冲到2颗钻石,几乎全部是微博成交,淘宝付款。芋头销售期3个月,他总共卖出近20万斤。期间有人质疑他卖的贵,朴实的码农还曾经把他所有的成本都列出来,发微博公布以显示他卖的是良心产品,没有赚钱。实际上他初次试水微博卖货,也的确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建立自己的圈子才是关键。有些做过电商或者正在做的人,也给他提了很多建议,比如统一包装,做促销活动,做防压防潮措施等,他全部虚心接受,而且执行力极强立马改正。 当问到为什么没有选择从淘宝做起的时候,他说,在淘宝,你能看到的,只是店家做的图片和文字,很难判断这个图片来自哪里,是否真实。在微博,你说半句假话,网友就会把你过去所有的错误全都挖出来。淘宝店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攒的是店的信誉。而微博,是真实存在的人,目的是交流,攒的是人的信誉。 卖芋头当然只是个开始,他所在的千年古村,气候环境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不仅有芋头还有橙子、柚子、橘子等各种农产品。芋头销售过后,正值橙子销售期,借着卖芋头攒下的铁粉,橙子的销量也跟着明朗了,2个月卖了3万斤,同期的柚子1个月左右,也轻松卖到了2万斤,橘子半个月6000斤。 2013年全年他和他邻居的农产品全部卖光,还得到了江永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有当地大户无条件赞助16万元人民币,作为第二期营销的启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