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分七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新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正在构建,这些都将对技工院校职业培训产生深远影响。面对新形势,技工院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化危为机,实现职业培训新发展。 关键词:职业资格 技工培训 应对策略 技工院校近年来坚持"多元办学"策略,职业培训达到每年500多万人的规模,实现了技工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均衡发展。当前国家正在进行职业资格体系改革,2016年12月公示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不得再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本轮改革中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从1 885项减少到93项,将导致相关培训需求急剧减少,势必对技工院校职业培训产生重大影响。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 2020年全国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要大于2 800万人次。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技工院校如何应对?笔者认为,技工院校应积极寻找对策,发挥自身优势,取得职业培训事业新的发展。 一、外部挑战和机遇 1994年以来,国家建立了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的评价体系,逐渐形成了技能培训补贴与职业资格证书相挂钩的机制,成为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支撑。大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被取消后,社会培训需求将显著下降,既会导致职业培训市场缩小,又将加剧市场竞争,大大增加职业培训开展难度,进而会影响学校培训收入,危及技工院校职业培训的稳定。 在看到危机的同时,也应看到发展机遇仍然存在。一是职业培训的社会需求强劲,政策支持力度不减。未来20至30年我国劳动者总量将保持在8亿左右,而目前技能劳动者占比还不到20%,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近期各地加大了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力度,如深圳提出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要达到35%,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等级提升给予每人最高1万元补贴。二是职业培训模式将转型升级。国家保留了151项专业性强的职业资格,新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也在孕育,对开展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技工院校职业培训还有深挖的空间。《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技工院校面向农民工、企业職工和转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指明了职业培训发展方向。此外,职业资格的取消并非岗位标准以及职业标准的取消,国家正在研究完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为开展职业培训提供了保障。 二、技工院校的有利条件 总的说来,技工院校既有贴近培训市场的"地利",又有师资和管理等方面的"人和",有利于其发挥优势,占领职业培训的高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雄厚的培训基础。近年来技工院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不少技工院校还是国家级、省级公共实训基地。技工院校普遍开展了预备技师、技师人才培养,经验丰富,拥有普通机构难以比肩的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二是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技工院校培养了一支规模大、稳定性高、技艺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是良好的职业鉴定条件。技工院校一般都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熟悉鉴定工种的考核标准和考试要求,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 四是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基本办学制度,学校设有专门部门和人员与企业开展合作,在技能人才培养领域树立了良好形象,市场影响力大。 三、新形势下发展技工院校职业培训的对策 技工院校应整合培训资源,实施高端引领战略,以准入类培训为支点、水平评价类培训为主线,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实施"三个转变",打造大培训格局。 1.实施高端引领战略 技工院校应抓住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政策机遇,瞄准地方社会发展急缺的工种,结合企业技术升级、工艺提升和产品转型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通过开展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引领和带动初、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职业培训向纵深发展。 2.融入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随着职业资格证书的取消,要紧紧抓住技能人才终身学习中各环节,从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核心的考证培训模式,向以提升知识技能为核心的能力培养模式转变。针对劳动者就业、创业和专业等方面需求,积极参与技能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提供理论进修、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服务,不断开发新市场。 3.打造技能人才服务平台 要从职业培训的"市场参与者"向"公共服务者"转变,发挥自身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竞赛集训、公共实训、就业服务的综合优势,建设职业训练院。争取政策支持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师资培训基地和专技人才继续教育基地,改善办学条件,为发展职业培训提供更大平台。重点提供公共、公益和示范性培训,形成集聚效应,带动职业培训全面开展。 4.实现培训业务多元化 目前技工院校职业培训以专项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为主。为减少改革带来的冲击,技工院校今后要主动开发非证书类的职业培训项目,开展高新技术证书培训、行业企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探索"超市式"培训、工厂化实训等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朝"多元化"培训方向转变。 5.努力打造"大培训"格局 技工院校可整合资源,不断拓宽培训广度和深度,建设职业培训项目群。 一是准入类职业资格培训。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共有8个涉及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准入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其中适合技工院校开展培训的主要有焊工、消防设施操作员等。开展准入类职业资格培训的起点高、要求严,能提供这类培训代表着具有较高的整体水平,对提升机构形象和市场号召力有着积极作用,技工院校应主动申请培训资质,大力开展培训活动,以便占领职业培训市场的制高点。 二是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培训。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共有85项,其中既有"技术技能型"工种,如电工、汽车装调工、车工、装配钳工,也有"复合技能型"工种,如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电子商务师等。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社会通用性强、培训需求大,应成为技工院校职业培训的主要业务。这类工种技能要求高、专业性强,在设备设施和师资等方面的进入门槛高,技工院校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将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成效。 三是企业内训。近年来企业对紧缺技能人才培训需求越来越大,技工院校可依托校企合作资源,与行业和企业共同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组织培训教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探索非全日制技工教育、技师研修、新型学徒制等培训方式,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建立起稳定的业务来源。 四是师资培训。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师主要来源于社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而当前对他们的培训工作还未系统开展。技工院校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授课经验,正好能填补这一空缺,因此可组织开展教师进修、教学交流、教法研修等活动,为职业培训教师提升技能素质和教学水平服务。 五是政策性职业培训。技工院校要把握有利的政策趋势,主动承接政策性培训任务,进一步确立社会公益服务提供者的地位。如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培训和大学生就业培训;又如根据《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开展智能制造人才培训,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开展退役士兵培训,根据《关于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的通知》开展扶贫培训,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开展养老服务业人才培训等。 六是创业培训。為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创业培训还需要不断改善提高,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技工院校可按照人社厅发[2015]197号文要求,重点面向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探索将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与区域产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发创业培训课程,开展创业意识教育、SIYB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 四、保障职业培训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培训项目开发,拓展培训服务新领域 要发挥专业开发能力优势,针对紧缺工种的职业标准和鉴定规范,努力实现"人无我有"的差异化发展。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发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根据行业企业自主开展技能评价的趋势,积极参与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主动参与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从中获得提供职业培训服务的机会。 2.深化校企合作,畅通招生渠道 企业既是职业培训的主阵地,又是培训学员的主要源泉。技工院校职业培训要主动"走出去",与企业共建技能培训基地、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技能比武、技能攻关等活动,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发展职业培训业务,并建立起稳定的招生渠道。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培训工作基础 建立培训师资库,制定政策吸引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优胜者担任教师,完善师资登记、考核、进出机制,对师资队伍进行动态管理。 4.强化技能鉴定服务,发挥培训鉴定协同效应 技能鉴定对职业培训具有支撑、规范和导向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建设,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组织管理和技能考评服务;通过开展鉴定促进职业培训提高质量,更好地服务技能人才培养。 5.积极参与补贴政策制定,保障培训经费来源 培训补贴是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经费的主要来源,根据《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改革方案》,随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与之相挂钩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创业等补贴政策将相应调整。技工院校应积极参与本地的补贴政策调整工作,及时反映需求,争取在职业训练院建设、公共实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方面获得充足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董祝元,张锦潮.关于技工院校职业训练院建设的思考[J].职业,2016(21). [2]朱宇亮,石善政.技工院校职业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J].当代教研论丛,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