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城乡大学生就业差距的社会学解读


  2014年3月至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10个省份,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研。从地域分布看,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多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自乡镇的为27.1%,农村的为25.7%,二者合计占52.8%,而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市区的仅为13.2%。(3月19日《广州日报》)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农村学生就业难是公众的直观印象。但"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未就业的比例是城市的4倍"的信息,带给我们的冲击就是"想象之外"的了。此前就有调查显示,想要进入较好的工作单位、获取较高的收入,农村大学生会遭遇比城市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更多的困难。一个农村大学生代表着一个农村青年向上流动的可能,更代表着一个农村家庭的希望。那么,当未就业的农村大学生越来越多,就意味着希望的破灭。更为严重的是,可能给社会运行埋下风险和冲突的隐患。
  众所周知,当社会存在经济、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情况时,教育能给人提供的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帮助弱势者摆脱出身带来的个人发展方面的影响就有限。然而改变不利者的生存状态,减少不公平,本是教育被当作"善"的根本所在。"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未就业的比例是城市的4倍"则提供了相反的观察样本。
  农村学生在社会中整体上处于不利地位。就笔者观察,可以用"难、窄、少"来概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难(上好中学难,上好大学难),就业渠道少,上升空间窄等。应明确的是,农村大学生的劣势地位不可避免,但这种劣势应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应能帮助减少农村大学生的竞争劣势,扩展他们向上的空间,提升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否则,就容易造成农村大学生与社会脱节。如果把人生比成马拉松的话,每跑一段,农村大学生都可能成为掉队者,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成为游离群体。这样沉重的结果,是付出相当成本的农村家庭可以接受的吗?是社会可以承受的吗?
  "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未就业的比例是城市的4倍"是社会阶层差距的表现。即使在就业阶段,优势阶层家庭背景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影响依然是直接、深刻和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被有意无意地放大或缩小。城乡毕业生就业的差距,就是家庭背景影响和农村学生权利劣势被放大下的产物。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可能陷入阶层复制的陷阱——阶层的封闭循环和贫困的代际传递,致使社会失去活力和生机。
  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明确指出,社会阶层现象包括先赋性和自致性两种内涵:个人的社会地位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受家庭出身影响,上一代中的不平等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下一代中。教育获得作为地位获得的一种表现,也同样受到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影响。相比城市,农村大学生付出的教育成本高,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接受高等教育后个人发展机会依然有限,甚至是渺茫。因此,社会就要限制先赋性制度对个体教育和向上流动的不利影响,激发自致性力量在个体流动与阶层和谐中的作用。
  上大学的最美好愿望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因此,要防止教育不平等演化为社会就业不平等,警惕经济、教育、社会地位不平等在家庭的代际传承中循环加剧。这是城乡毕业生就业差距带给我们的警示,也是防止社会分层代际复制的逻辑要求。
网站目录投稿:夜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