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如何控制存货管理风险


  【摘 要】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将存货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存货积压、存货短缺造成的现实或潜在的损失风险,通过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降低存货保管成本、毁损淘汰损失和资金长期大量被占用风险,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风险控制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者在生产过程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安全的库存量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的基础,但是缺料或者库存过高总是困扰着公司决策,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降低存货管理风险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只有深入分析存货风险成因,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将存货管理风险降到最小,才能保证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存货管理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缺乏存货管理意识、管理机制导致的存货周转缓慢、存货短缺、存货损失等现象的风险。存货管理风险主要有存货短缺、存货积压、存货损失等风险。存货短缺风险主要是过低的库存不能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储备量,极有可能造成企业生产停滞,或因缺货而造成无法及时交货影响企业信誉下降,从而失去争夺市场的机会。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因为担心供货不及时影响生产经营,往往偏向于选择尽量高的库存,希望用丰富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来获取更多的销售机会,但在这种管理思维下,产生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形成存货积压。存货积压尤其是呆滞存货不仅长期占用库存空间增加库存的管理成本,还会加大产品升级淘汰、长期积压贬值报废风险和大量的资金被占用的财务风险。存货损失是因保管不善毁损、过期变质、市价贬值、淘汰、被盗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二、控制存货管理风险的措施
  存货管理风险防控应与存货采购供应业务流程全面融合,科学合理地预测库存量,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落实事前防控,做好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各环节的工作要求。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做好库存事前防范
  (1)利用原始数据,重视风险研判。通过风险矩阵对历年来存货损失金额、原因及状况进行分析,结合现有库存结构情况,组织对存货损失辨识、分析和评价,对存货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分别按存货类别、入库时间长短定性描述存货损失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确定的存货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等级不高的通用物资可采取即需即购零库存;风险相对较小且供方市场竞争激烈的物资应尽可能采取适量库存,确保实物库存数量满足预期需求;对可能产生较大风险的则应从计划受理源头加强管控。
  (2)加强信息沟通,杜绝人为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分析按存货类别下达库存控制目标,各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形成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实时掌握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库存数量,同时建立互控措施,定期对计划提报、采购、保管各环节控制及流程管理进行测评考核,及时发现和阻断风险源,杜绝人为风险。
  (3)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加强计划审批。企业可以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货物(特别是贵重、重要和关键性货物)的最佳订货量和订货时间,既可以合理控制库存使存货总成本最小化,又能对库存情况进行及时反馈,避免存货短缺。另外,在受理需求计划时,也可参照最佳订货量和现有库存数量,在兼顾经济性和安全型的同时判断需求计划数量、时间的是否合理,作出对需求方案是否受理的决定,通过加强计划审批来做好库存控制和损失风险防范。
  2. 利用ABC控制法,实现阶梯式管理
  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如果对所有存货都采用同样的控制方法,既不利于突出重点,也不能有效进行存货管理风险控制。因此,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可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 如大型備品备件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如日常生产消耗用材料等。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如劳保用品等随时都可以采购。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3.加强过程管理,做好库存事中监控
  全面落实库存控制和存货风险防控管控措施。严格在规定时间办理入库手续,每周将库存和待收物资明细、计划料到库情况和领用明细进行整理分析,督促落实兑现需求计划。对在库物资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实行动态监控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一是采取风险规避策略。存货管理部门与计划提报部门核实情况,对于确实不需要的物资立即与供方联系协调,采取退换货措施,防止因时间延长造成损失风险的扩大;二是运用适时库存管理,实施风险转移策略。对无明显消耗规律的不常用物资,与供方协调暂按代储料办理,签订代储协议,待有正式发料计划时方可按实际领用数量办理收发料手续,不再使用的及时办理退料。三是加强库存分析和动态点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每月按时分析,结合收支存数据分析查找库存动态和资金占用情况、积压存货变化情况,可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库存情况开展同比、环比和与年初比、与考核目标比等比较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强动态分析和实物点查,杜绝积压存货增加和存货风险产生,对因设备调拨、技改或生产组织调整等因素造成支出异常减少的存货应及时确认原因,第一时间采取退换货等方式防止形成积压,实现损失风险转换。
  4.多措并举消化积压存货,加强库存事后处置工作
  (1)开展盘点清查。至少每年要对存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并对盘点结果进行研判,对库存三个月以上(特别是对库存2年以上)无动态的存货需要进行专项分析并作为重点跟踪对象,争取在企业内部优先调剂使用,力争降低存货损失风险。
  (2)开展货物置换。物资管理部门在受理及处理需求计划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积压存货采取置换。在新购货物时,充分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积极与供方协调,将库存中长期积压或技术政策发生变化不能投入使用的存货争取协商退货或置换,通过置换尽可能减少损失。
  (3)及时处置。对既不能在内部调剂使用又无法置换的积压存货,应对其进行未来价值预测,是处置变现减亏还是等待市场回暖,权衡利弊迅速作出决策。对预计企业后期不再使用、用量很小或即将过期的积压存货,为减少损失,应及时通过降价或促销等方式及时处置。
  总之,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动态分析,将存货控制在合理范围,既要减少存货积压造成的浪费,又要避免因存货短缺造成潜在销售损失,同时还需通过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降低存货保管成本、毁损淘汰损失和资金长期大量被占用风险,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网站目录投稿: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