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前,张强经老同学李总的引荐, 进入大华集团任企划部经理,这是一家拥有两千多名员工的大型民营企业。在此之前,张强有着15年的企划工作经历,曾在两家不足百人的小企业任企划经理和企划部长,可以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企划经理人。入职前,老同学李总就叮嘱他注意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入职后,张强更是小心翼翼,对企划部三名二十几岁的下属倍加维护,格外关心下属在单位的工作与生活,甚至中午也主动找下属一起去单位食堂就餐。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他觉得三位手下对他这个新上司不冷不热,虽然工作上既服从也配合,但始终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张强还发现,这三个年轻人经常背着他窃窃私语,他不在工作区时会聊得热火朝天,一旦他回到工作区,就瞬间沉寂下来。张强仔细分析了一下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和集团李总的同学关系,令手下望而生畏?他想了一个办法,委托人力资源部副经理,以各种工作理由到企划部帮自己"查查岗",研究研究这三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心态。可是,得到的反馈无非是这三个年轻人只是在一起聊聊私事,并没有什么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出格行为。 张强决定改改路子。一天下班前,他主动邀请三位年轻同事去聚餐,然而被他们以各种理由婉拒。他决心继续"潜伏",又过去了两个月,他也通过了试用期,却依然一切照旧。于是,他开始动用手中的職权,看看这三个小年轻怎样"接招"。他向李总提议,提拔一位策划主管,作为集团企划部经理助理,用以分化与制约三名员工。他找到了企划专员小张,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进行了沟通。但令张强没有想到的是,小李只是静听,然后说了一句感谢就草草收场。任命宣布后,小李在配合工作上没有问题,但和另外两个年轻人似乎走得更近了。 既然部门内部风平浪静,张强何以如此煞费苦心呢?原因在于这个四人小团队没有活力!三位年轻人机械地完成工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但遇到难题便会推给张强。工作中,每天和"嗯""啊""好的""收到"打交道,被怠慢的感觉在张强心中上下翻腾。还好,十个手指难于一般齐,他决定"杀一儆百",拿业务能力最弱,在集团没有特殊关系的年轻人试试身手。但他没打算辞退他,只是想给他调整一下工作岗位。因为自己手里有一张王牌——集团李总,做到这点似乎不难。和李总议定后,他没有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而是在暗中为这位锁定的年轻人"计分"并寻找调动机会。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反馈,集团下属子公司市场部缺少一位企划主管。结果,很顺利地把小张调走了。没想到,小张离开后的第二天,张强一进办公室就感觉到一股凉气,原本还能和他打个招呼的下属都沉默了。一切按计划进行,他委托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再帮助部门招聘一位企划专员。很快新人上岗了,这次张强与新人进行入职谈话时,采取了"恩威并济"的办法,严肃之余带着言语鼓励。但没想到的是,这三个人很快又打成了一片。张强很头痛,自己有资历、有专业、有能力,为什么无法拉近与下属的距离呢?领导乏力的原因在哪里呢? 领导力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可以使组织成员自动自发地追随和服从领导者。这种影响力的获得,并不完全来自职权,而是在职权基础上由个人的非职权影响——个人魅力所带来的,包括品德、能力、资格、知识、专业、技能、责任等诸多方面。 在工作中,管理者不但要通过职权来支配、统率或影响他人的思想、情感或行为,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品质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追随者的主动响应、配合与支持。如果你无法影响他人,下属就不会追随你;如果没有人追随你,你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这就是影响力法则。 本文例中的企划部经理张强在建立个人影响力上面就走了很多弯路,或者说步入了误区,这是因为他活在过去的成就里,没有对下属充分地授权,没有正确地运用专业能力与人格魅力建立个人影响力。同时,由于不能快速地征服下属,让他在工作中越来越被动。张强没有认识到,管理者建立个人影响力不仅要注重"恩"的一面,还要强化"威"的一面;不仅要注重"软"的一面,还要注重"硬"的一面;不仅仅要注重"情"的一面,还要注重"理"的一面。 总体来说,管理者在创建个人影响力过程中,应努力规避下述"五大误区"。误区一:收买笼络——靠私人关系打天下 很多管理者为了在部门内部快速建立起个人影响力,崇尚"关系至上、感情第一"的论调。刚刚到任,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请下属吃饭,希望下属"买账"并获得下属认同,进而在工作中懂得服从并获得支持,也不乏管理者对下属采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持续"酒桌"攻势,通过"讨好"下属的方式来建立个人影响力,恰似要想管住一个人,首先要满足他的胃,堵住他的嘴。更有一些管理者,通过熟人、同乡、校友等关系与下属套近乎,或者采取远期利益许诺等"画大饼"的手段笼络部署,甚至采取称兄道弟"拜把子"的方式来建立个人影响力。 以利益为纽带建立起的情感联系并不稳固,在利益纷争面前,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这种情感联系不堪一击,脆弱而容易断裂。尤其是管理者离岗之后,利益联结的情感关系更是荡然无存。哈佛商学院弗朗西斯·福雷教授曾告诫人们,"领导力表现在你的存在能使他人变得更好,而且当你不在的时候你的影响力还能一直持续"。管理者一旦建立影响力,哪怕时光轮转、斗转星移,都会持续存在于下属心中。 虽然论关系、讲感情没有什么根本性错误,但是却不能把其作为建立个人影响力的核心武器。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上司对下属应该保持一定距离,并适度保留一份神秘感,过早过多地把自己展示给下属,下属会把管理者当成"白板",反而得不到下属的尊重与服从。误区二:制度约束——用权杖来收获信服 管理者通过职权控制下属并不能有效建立个人影响力,并难于实施有效管理。笔者认为,权力可分为职责权力(工作职责赋予)、专业权力(专业业务统筹与支配权)与延伸权力(开拓性、创新性权力)。其中,职责权力是企业赋予的,对下属具有制度约束力,一旦涉及制度层面,就会伤及上下级感情。专业权力则是工作岗位围绕业务开展而获得的自主支配权,具有非制度性,也具有弹性,这是对下属产生影响力的重要层面。只有具备足够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才能令下属信服。员工无法达成既定的工作和绩效目标,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不善于运用感性、理性和合作的影响力。延伸权力也不具备制度约束力,而是管理者立足职位与岗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对部门立下的"规矩"。如果这个规矩对工作目标与绩效实现有利,且能调和下属与企业之间利益关系,那么这个规矩就有利于支持管理者形成影响力。 我们知道,领导力是一种影响下属的积极尝试,但影响则存在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过程。当一个管理者试图影响下属时,下属也必然会做出回应,而这种回应对管理者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这足以说明管理者个人影响力的形成,需要下属自发自愿的配合,而不是有意的对抗与摩擦。因此,管理者尽量不要动用职权的指挥棒来控制下属,同时更要防止独裁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必须非常开放而民主地吸引所有部属参与到管理中来。 更重要的是,管理者不要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让自己的下属感觉到不情愿、痛苦,甚至存在损失。如果是这样,即便是下属被动地服从与执行了,那也是在为管理者的个人影响力积累做"减法"。也就是说,只有能为个人影响力做"加法",企业利益及部门利益获得保障,并且员工也自发自愿,才是一种有效的影响与管理。误区三:点滴渗透——靠时间积累影响力 美國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提出了领导力建设的"过程法则",即领导力来自日积月累,而非一日之功。虽有道理,但是管理者需要注意:在很多情况下,时间及工作不允许个人影响力建设的周期太长,至少应快速形成能够应对工作局面的领导力。当管理者踏进自己所管辖部门的门槛,但却不能快速建立起个人影响力的话,部门员工就会缺乏合力而成为一盘"散沙",那么对于部门绩效及企业来说,都会造成一种间接而隐性的损失。 实际上,由于管理者个人影响力影响,会直接关系到其领导力的强弱。如果领导力弱,会使一个管理者长期难以进入角色。虽然个人影响力"速成"有一定困难,但是管理者切勿坚持点滴渗透论,想通过时间积累来一点一滴的建立个人影响力,这也是一种不现实的观念。道理很简单,企业及高层经理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作为管理者,必须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交出令企业及高层经理满意的绩效答卷。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开动脑筋,毕竟建立个人影响力还有着一定的技术性、策略性与技巧性。 总之,一个管理者必须快速地赢得部属的尊敬与服从,这两个方面是个人影响力最集中的体现。误区四:事无巨细——过度介入越俎代庖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很多管理者都信奉这个理念,希望自己能为下属做好表率,并把其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结果,很多管理者有些做过了头儿,凡事身先士卒而不分巨细,甚至下属的工作也抢着做,这样就会把自己搞得角色错位。或者下属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管理者便立即动手解决,但在解决过程中没有下属的参与或者没有对下属进行指导,下属得不到成长。正如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所言:当你成为领导者之前,自己的成长就是成功;当你成为领导者之后,帮助他人成长才是成功。员工无法达成既定的工作和绩效目标,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不善于运用感性、理性和合作的影响力。 实际上,包办下属业务的保姆式管理对管理者个人影响力的形成有很大伤害。如果管理者管得过多,参与得过多,会让下属感觉不舒服,而且这样很难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要知道,下属的积极性源自授权、激励与分工,要给下属表现的机会,要给下属出成绩的机会。这是一常情,人人想进步,求发展。当一个管理者埋没了下属的才能、机会与业绩时,他的个人影响力也将在下属那里消失殆尽。误区五:自卖自夸——拿过去的成就说事 实际上,管理者要想收获高绩效,首先要胜任。而能否胜任,并不是说高层领导任命你做管理者了,你就是胜任工作的了。要知道,一位管理者之所以得到企业的任用,是企业高层考虑到其年龄、学历、经验、资格、业务能力、既往业绩等多方面因素,以及管理者的胜任潜质,至于是否真正胜任,唯一的指标就是卓越的工作绩效。 所以,管理者需要在考核周期内交出理想的业绩答卷。管理下属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一位部门经理站在他们面前,他们心中也必然是充满疑虑:这个人人品怎样,工作能力怎样,资格老不老,爱不爱"整人"……总之,一连串的问号在等着管理者通过一言一行交出答卷。不过,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在管理者的为人、能力与业绩显山露水后,员工才会流露出信任与不信任、喜欢与不喜欢。 在很多时候,管理者高姿态、高调地进入一家企业,更容易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反之,如果姿态能低一些,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恰恰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我们不妨从下面的故事中去品味一下: 有位留美计算机博士,揣着一摞证件到电脑公司求职,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被录取。他三思后重新设计了自己的求职"路线",以一名普通打工者的面貌出现,很快被一家公司录用。他从一名电脑程序员做起,由于成绩突出被老板提升为部门经理,这时他亮出了学士证书。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他又被老板指定为系统软件开发部门负责人,开始跻身公司的决策层,于是他又适时亮出了硕士文凭。老板看中他的潜力,再次提拔他为公司副总经理并让他技术参股,使他成了公司的合伙人,这时他才亮出博士文凭。 很多管理者上任后,往往喜欢与下属逐一进行单独谈话。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推销自己,二是了解下属。而更多成分的是在推销自己,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资格、资历,以获得部属信服。甚至有一些管理者在部门内部会议上,面向所有部门员工大肆宣传与渲染自己的过去,荣誉如何多,业绩如何好。然而,管理者这样做,很容易被下属认为是一种自我吹嘘,此企业非彼企业,此岗位也非彼岗位,这样做难免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尤其是在后期工作中,工作能力与业绩不被下属充分认可的情况下,管理者的个人形象更是大打折扣,影响力围墙轰然倒塌。 很多管理者喜欢自我标榜,把自己抬得越高,下属对管理者的期望值越高。事实总是这样,别人对你的期望越高,失望往往也就越多,个人影响力也往往会随之大打折扣。 作者 资深管理咨询、营销策划专家咨询式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