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静"是很重要的学问。"静"究竟是什么?"静"对于我们工作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静"?度学创立者李云飞(度知)在他2008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度学》第十一章中有过系统深刻的阐述,对今天的我们有很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原文如下: ▲度学创始人、度体书法创造者李云飞度体书法作品:静以良动 第十一章 度(duó)静 正文: 1.我在之前所著《度家·度语》里提出"静、放弃、多样化选择是圣境。"为什么说"静"是圣境?因为一切都是从"静"这个点位开始的。人间的悲欢离合、盛衰成败、病态与健康等都是在"静"后的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人真正能做到当动则动、当静则静,那就会一世平安,就能进入庄子所说的自然归真境地,成为善始善终的人。 2.动是人的本性,人生俱来。人是高级动物,动物动物嘛,是动中的物。人生下来就要吃、喝、行,除了夜晚睡觉是迫不得已的,其余时间都在动。所以,人生易动而难静。这里所说的静主要是精神心理的静,也包括行动的静。静是为了平心、正心、自醒、归正,防止盲动、躁动,是为了更好的动。《象传》说:"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周易·履》)意思是说:幽静安恬之人,守持正固,不自我淆乱心中的信念,可以获得吉祥。静是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动的虚无与临界状态。所以,静是动态的度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度学不提出静态的度,原因也在此。把握动态的度就要把握动态的静。一个人能够通过度(duó)而静,那他就如同在驾舟出海的过程中能随时保持平稳不乱的心境,预见狂风暴雨的征象就能马上回归平静安全的港湾。 3.度静是主宰命运的圣境。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十六章》),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达到虚寂的最高境界,坚守清静要稳如泰山。当万物纷纷兴起发展的时候,我却在静观它们的循环往复。我认识到那万物纷纭众多,最后都要回归到他的本原。回归本原叫做"静"。这就是恢复到事物永恒的本性。恢复到永恒的本性叫做"常",认识了"常"就叫高明。不认识"常",轻举妄动,就会遭凶。能认识"常",才能将一切包容。能包容一切,才能坦然大公。能坦然大公,才能使天下人归从。能使天下人归从,才能合于自然。合于自然,才能守"道",才能长久,终身无危而永安。老子又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二十六章》)就是说,稳重是轻率的控制者,宁静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制衡的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宰。因此"清静为天下正",只有做到清静,才可以成为天下的统治者。老子这里强调的是一个人能度静,就能度正自己的行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一个治国者能够度静,就能度正自己的行为,赢得民心,很好地治国理政。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一方面社会的变革为每一个人创造了个性解放、利益实现的自由环境,另方面,也助燃了人性对欲望无限追逐的烈火。要使自己浮躁的心保持正常的节律,自己躁动的双腿平稳行走,需有"度静"来度正自己。所以,度静这种境界,人人不可缺少。 4.度静需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自觉调适、节制自己的欲望。人生在世,必有七情六欲,必有对金钱、权力、地位、名利、美色等的自然需求,不必回避,这也是度的自然表现。一个人如若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对金钱、权力、地位、名利、美色等的自然需求,那必定不是一个真正的人。问题在于对它们要把握得住,不为它们所累,更不能被他们所奴役。佛教讲"度一切苦厄",认为人的欲望过度即过度地贪婪迷恋金钱、权力、地位、名利、美色等外物是导致人痛苦的根源,只有超度它们,摆脱它们的诱惑,才能进入极乐世界。佛教讲的"超度",许多人解读为禁止一切欲望,是不对的。释迦牟尼也有一个美丽绝佳的妻子,还有儿子。释迦牟尼修炼成佛后,他的妻子和儿子都成了他的信徒,还生活在一起。可见,"超度"不是禁欲,而是对自己的欲望要有所节制,不过度执着。"佛"是什么?"佛"不是指的某个具体的人,它代表的是一种超然的境界,一种不为这些外物所奴役的境界。成佛成佛就是到了这种自觉的境界。 中国的养生文化十分重视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自觉调适、节制自己的欲望。《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轩辕黄帝有一天问他的御医岐伯:"我听说远古时代的人们,大都能活到一百岁,仍然动作灵活并且不显得衰老。而现在的人,才五十岁左右,便动作迟缓,呈现一派衰老的迹象。古代人与现代人的这种差别是由于时代与环境造成的呢还是人们违反了养生之道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远古的人们懂得养生之道,能够顺应天地间阴阳的变化调养自己的精神,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规律,不过度操劳,因此能够使精神与形体相互协调,健康无病,活到人类应有的寿命即一百岁才去世。现今的人则不然,他们把酒当作汤水贪饮不止,生活毫无规律,纵情色欲以至精竭阴枯,用不正当的嗜好将体内的精气耗尽,贪图一时的快乐,违反养生之道和人生真正的乐趣,所以,活到五十岁左右就显得衰老了。"岐伯总结:养生之道主要是:一、"恬淡虚无",即思想上保持情境安闲,不要心存杂念。二、"以志闲而少欲",既心情安逸而不受外界的干扰。三、"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即吃饭穿衣简朴自然也很满意,每个人安于自己的本分,没有地位的高低贵贱感,叫"朴"即淳朴。四、"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不良的嗜好不能吸引人们的视听,淫念邪说不能动摇人们的意志。做到这些,就能"德全不危"既道德完美、身体安全健康。黄帝还把那些顺应天地自然规律而行的人叫"真人",把那些懂得精神与形体保持协调的人叫"至人",把那些超凡脱俗、保全精神、形体不衰的人叫"圣人",把那些行为举止不脱离现实环境,没有患得患失的思想纷扰,安静乐观、德才兼备的人叫"贤人"。这些讲的都是虚静坦然的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素问》强调"使志无怒、使志安宁、使志若伏若匿"即保持思想情绪的平静,对养生十分重要。《黄帝内经·素问》记载黄帝与岐伯的另一次对话。黄帝问远古的时候治病只要转移人们的精神,改变病人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就可以把病治好,而当今时代技术完备、又有药物,为什么有的病还是治不好?岐伯回答说,远古的人们,生活在飞禽走兽之间,天冷了就活动身体,驱逐寒气;天热了就到阴凉的地方,躲避暑气。他们既没有眷恋思慕的情志来耗费精神,也没有追逐名利的奔波劳累使身体过度疲惫。人们生活在一种安闲情静的时代,自然会精神充沛,气血坚实,所以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现今的人们就不是这样了。"忧患缘其内"既忧愁思虑和患得患失每天折磨着他们的精神,又"失四时之从"不按四时的变化调节自己的生活规律,所以邪气容易侵入体内,小病也会发展成重病,而大病就难免死亡。因此,单靠技术和药物治疗是不行的。《黄帝内经》是中国的养生宝典,它所告戒人们要注意保持平静淡然的精神情致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老子说:"恬淡为上"(《道德经·三十一章》)清净自然是最好的。又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四十四章》)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长久平安。以老子之说来调控节制不平静的欲望,才能拥有平和的心境。一个人是赤身裸体来到世上的,当离开人世的时候,那些权力、金钱、美色等外物是带不走的。权力、金钱、美色等外物的存在只是让我们在活着的过程中找到部分存在的意义,但他们决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它们本不是我们的对立面,但如果我们不能以一颗平静淡然的心去解读它们,它们就会演变成我们的对立面,甚至成为燃烧我们的熊熊烈火。那些把权力、金钱、美色等外物看得高于一切的人,必然会自我异化、急功近利、假公济私、不择手段、六亲不认、友情不要、忘恩负义、不讲诚信,迟早会自陷悲情。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如今是一个万马奔腾的时代,隐居避世固然是一种静,可以平和淡然,可以独善其身,但如此独善其身,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也不能去做,因此不具有普遍意义。人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新时代,要提倡积极的入世。所以我所讲的平和淡然的独静是积极入世的静,是把握好度的重要方面。一个人真能在积极入世的过程中平和淡然的对待万物,那他就能如《周易·随》所说:"随,大亨,贞无咎。"就是守持内心的纯正和行为的正确,趋利避害、逢凶化吉,一世安康。 5.度静就要善于独处。独处不是长期孤立存在,不是老子所说"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是暂时在一定的时间把自己与他人或外界分开,暂时中断与他人或外界的联系,独自一人存在。独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任何干扰和影响,使思绪回归清正。柳宗元的《江雪》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说,这"独钓寒江雪。"说的就是独处的环境。独处才能独静。独静才能静思。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多么幽静的环境,"低头思故乡"那种静思一定是幽妙的。释迦牟尼也是在菩提树下独静七日,才悟出超度之道。当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或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矛盾或烦恼的事情的时候,不妨给自己创造一个独处的清净环境。 6.度静就要善于停止。停止是一种运动的间歇和消失。停止包括不立即行动、暂缓行动、放弃行动。停止的目的是为了在动中及时度正自己。比如,劳动、工作很紧张,就要适当停下来,让体力恢复一下。比如形势、条件不利,原因不明的时候,就不应马上行动,否则就容易陷入被动局面。比如形势、条件看似有利,原因似乎明了,但不是很充分,实现的目标又不太"急需",就应暂缓行动。比如,犯了小错误,就像在丛林中芒刺进入肉中,必须马上剔除;犯了大的错误就像在丛林中被毒蛇缠绕,必须马上斩断。人的一生除了涉及生命安危的事情必须紧急处置外,别无急事。人生的悲情所以发生,与不善于停止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善于停止具有积极意义。 7.度静就要忘我、虚空。忘我、虚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把一切事情暂时搁置起来,把一切欲望暂时去掉,回到"无""空"的状态,本质是去"实"。欲望无边,但欲望有时。不该想的时候去想、不该追逐的时候去追逐,必然摇动宁静的心志,打破脑海的平静,导致盲动,走向反面。忘我、虚空是一种难得的修养。缺乏这种修养,就如同刹车失灵一样危险。忘我、虚空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专注于某一正确的行动过程,以至忘我、虚空,本质是得"善实"。比如集中精力为人民群众办某些事情到了把自己置之度外的境界,但群众得到了实惠。因为自己的忘我而心境洁净,不仅不感到劳累,而且得到最大的快乐。这种忘我虚空是"圣静"。处于公权位置上的人应该有这种"圣静"。清人郑板桥在一幅竹画中题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尚且有如此情怀,作为领导干部,更应当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为他们的根本利益忘我工作。有了这种公而忘私的"圣静",那他就心宽神怡,真正能够进入"好人一生平安"和庄子讲的"逍遥游"的妙境。 8.度静就要永善其身、阳光人生。毛泽东在他的卜算子《咏梅》中这样赞美梅花:"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不因严寒而不开放,这是它自己的个性。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代伟人,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表达出复杂局面的那种志趣昂然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生活的世界毕竟不是纯一的,难免鱼目混珠、善恶俱存。但作为一个人,总是应该把自己的善性展现出来。贵在一辈子坚守自己的善性,不因富贵贫贱、失意得意而改变。如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今年3月,我与好友帝生去北海公园散心。我们进入一个小庭院,其中有几棵树上的花正含苞待放。我们从它们旁边的小道经过。我看着眼前的它们是那样的静谧。我在想,它们不因我们的到来而开放,也不因我们的离去而凋零。它们独自依然,无论行人是否路过、是否欣赏它们,它们都依然释放清香。即使是一位盲人路过,它们也会自动芬芳。这就是它们那自然无求、永善其身的品格。花开无语啊!人也应该像花那样,不因自己的善行没被别人看到或被人曲解就不去做,也不因自己的善行没有得到善的回报甚至得到的是恶报而停顿下来。一个人要使自己的人生充满阳光,就首先要阳光自己。太阳不因乌云的遮挡而不放射光芒。人人都要成为自己心中的太阳、成为别人心中的太阳。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心中的太阳永放光芒。正是:花开无语香依旧,善行无求乐自来! 9.度静就要与自然同在,在大自然中享受清净至乐。人本来是自然之物,只是自身的过度进化,宁使自己大部分的时光存在于水泥构成的世界中。今年3月,我去桂林,在漓江的行船上,看到这样的场面:一群六七十岁左右的妇女望着两岸美丽的景色,手舞足蹈、高声叫喊。我即兴写了一首自由诗:"阳春三月漓江行,竹舍人家仙人访。青山玉女永不老,引得老妇也疯狂。"为什么老妇高兴得到了"疯狂"的地步?因为她们置身于自然界的俊美之中,超然喧闹的生活,享受到了回归自然的清净至乐。我们人为什么要外出旅游?就是想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真正的静存在于大自然中。只有大自然能够真正让人返朴归真。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人们描绘出了一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田园生活。这样天性的真淳、和平、宁静、幸福是人人都需要的。虽说陶渊明向往的这种理想主义的生活在当时不过是一相情愿,但至少启发我们在劳顿之时,千万不能忘却人生的本质意义在于快乐,要善于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同在。回归大自然不仅是最根本的养生之道,也是度正人生之道。那些为追逐权力、地位、金钱、名利而失去自我的人,不妨经常到大自然中,在那里能找回真正的自己。那些陷入各种矛盾与烦恼而不能自拔的人,不妨经常到大自然中,在那里能找回真正的自己。大自然度正人心,大自然化释一切! 副文: 1.我写文章能专注到坐姿长静的状态。写《度学》时,每天早晨七点开始动笔,一直到夜晚十一点息笔。中间除了吃饭、上厕所外,一直稳坐不动。灵感一旦激活,思绪就如同长江之水,拦也拦不住。朋友聚会大多婉言谢绝,因思路一旦中断再连接上就不自然了。有时想到一个问题时突然不知如何突破,就到办公楼西侧的花园转一转,那里有大片的竹子,盯着它们,静思一会,再仰望天空,问题就有解决方案了。大自然的绿色与空旷就是那么神秘,这也许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后才会感觉得到的吧。天人合一就要人与自然界万物融为一体,与无限的空间合为一体,回到自然灵动的状态。天人合一,灵动智开啊! 2.下雨时,我喜欢到竹林中去。竹子本身性静,它的静是清新的富有生命力的静。看着雨点落到青翠的竹叶上,再顺着竹叶滑落下来,晶莹剔透的,把人的心都净化了。那是一种清纯幽静的情怀,让人一下子从烦恼劳顿中解脱出来。下雪时,我喜欢去爬山。看着银装素裹,仰望漫天飞舞、潇洒至极的雪花,置身浑然一体的天地之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自己的。张开双臂,长啸一声:"啊……"静谧的大自然仿佛有异祥的灵动,人的心境立刻变得旷达起来。 ▲度学创始人、度体书法创造者李云飞度体书法作品:万物平等 3.夏日里,皓月当空。我喜欢找几个朋友,在露天喝茶聊天。微风吹拂着,仰望无垠的星空,人的心境空旷清纯。朋友们畅谈人间万事,谈古论今,伴着欢快的笑声,反倒觉得一片宁静,才知心纯无忧,动也是静。 4.平时闲暇,我喜欢到近郊的田间地头。漫步在田间小路,再蹲下身,仔细端详禾苗的成长。看见几个农民兄弟,过去与他们一起搭讪,询问生计,讨教种植之道。田野中的无限生机与农心的纯朴融为一体,不由得使人静思:无为的烦恼与无为的痛苦是多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