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结构——"梁" 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或其他梁枋上.依部位有大梁、抱头梁等。 在较大型的建筑物中,梁是放在斗拱上的,斗拱下面才是柱子,而在较 小型的建筑物中,梁直接放置在柱头上。 (1)梁的位置:单步梁、双步梁、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顺梁、扒梁、、角梁 (2)梁的外观:直梁、月梁(虹梁) (3)梁头式样:挑尖梁头、批竹梁头、蚂蚱梁头 抱头梁又称叠梁式、抬梁式是在 立柱 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使用范围广,在 中国古建筑 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经常采用,也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汉族 木构架 建筑的代表。 在小式大木作建筑构架中,处在槛柱和 金柱 间的短梁叫做"抱头梁"。它一头在 檐柱 之上,一头插入金柱之中。抱头梁是古代汉族建筑 木构架 的主要形式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室内少柱甚至无柱,空间大,耗材多。 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抱头梁:长一界之柁梁,一端承桁,一端连于柱。位于廊者为廊川;位于双步者称短川,或简称川。 挑尖梁,是建筑物结构名称,是连接金柱和檐柱的不称重的次要短梁。 在大式带檐廊的建筑物中,主要的梁多由前后金柱承托,除了这些金柱承托的主要的梁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梁,如,连接金柱和檐柱的梁,它的形体较为短小,但梁头通常都做成较为复杂的形式,这种短梁叫"挑尖梁"。挑尖梁并不起承重作用,而主要起者连接作用做相当于是小式大木作中的" 抱头梁 "。 太平梁古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一般用在庑殿顶建筑中。当庑殿顶建筑采用推山做法时,由于两山向外推出,脊檩要随之加长,那么其两端便悬空于梁架之外了。这段悬空的脊檩上面负有正吻、瓦等构件,增加了脊檩的荷载。为了安全与牢固,必须要在脊檩下面附加一些承重件,一般就是一梁一柱,这里的柱称为"雷公柱",梁就是"太平梁"。除了庑殿推山建筑外,在某些较大的攒尖顶建筑中,雷公柱下也要增设一根短梁作为承重件,这根短梁也叫作"太平梁"。 太平梁是清式大木作名称。用于庑殿推山顶构架中,其位置在山面坡顶最上一层的 短梁 (扒梁)。方向与 平梁 相同,功能与平梁相似,但位置在平梁以外,仅能通过雷公柱承托脊檩的悬挑梢端。其梁两端下面刻榫,分别与前后上金搭交檩悬挑部分相交,其梁下皮与搭交檩中线取乎,故其梁高于平梁,称为太平梁。 子角梁是古建筑大木作名称,也称小角梁,仔角梁,是指平行放置在 老角梁 上的木作构件,。子角梁的后尾置于搭角下金檫(桁)上,子角梁头比老角梁头又长出一段。其出挑长度按正身 飞椽 水平投影长又加出三个椽径。 双步粱是连接金柱和檐柱的挑尖粱,一般不起承重作用但廊子太宽时,在它的正中还可以加立一根瓜柱,架一条梁和一袒桁,便有载重功能。这条处于下二并起着承重咋用的挑尖梁,团长两步架,便改称双步梁。而加于其上层的短梁,因长一步架,则叫单步粱。宋式称双步梁为乳袱。 "月梁"这一名称指的是两个概念,一是指清式卷棚顶建筑架的最上一层梁,叫"月梁",也叫"顶梁",二是指做成"新月"形式的梁,其梁的两端(扇)呈弧形、而梁的中段微微上拱,整体形象弯曲得近似新月,所以称为"月梁"。汉代称这种月梁为"虹梁",也是非常形象的称呼。 月梁的侧面常常施以雕刻纹样极为精美,加上梁本身柔曲的外形,真是非常的美观而精巧。宋代以前大型建筑中露明的梁多采用"月梁"做法,到了明清时期,官式建筑中已不再使用,但在江南民间建筑中却仍较为常见。 顺梁是清式建筑大木作构件,位于梁架之中,连接 金柱 与檐柱,上承交金墩或梁架结点。因与普通梁柁方向相反,为顺面阔方向设置,故称"顺梁"。与顺扒梁的区别,是"顺梁"的两端均刻 榫 ,与柱卯结合,而顺扒梁则一是头搭在金桁之上 。 扒梁是一种两端扣在椽上或一般梁上的一种梁,又称趴梁。 扒梁也称"趴梁"。扒梁和顺梁的方向一致,但是扒梁的两端不是直接架在下面的柱头上,而是扣在椽上或是一般的梁的上面。扒梁既是梁,同时也起着枋的作用,或者说它同时也是一根枋。 2 .梁 (1)梁的位置:单步梁、双步梁、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顺梁、扒梁、、角梁 (2)梁的外观:直梁、月梁(虹梁) (3)梁头式样:挑尖梁头、批竹梁头、蚂蚱梁头 扒(趴)梁:在两端安置于梁或桁上而不放在柱上的梁。(在攒尖木构架上的扒梁一般分为上下两层,做正交叠放,下面安置在檐檩上的为长扒梁,其上为短扒梁,两端或一端放于梁或桁上沿建筑纵向安置的顺梁称顺扒梁) 抹角梁(递角梁):有45度方向安置的梁。 三架梁亦称平梁,古建筑大木作构件名称,上承三根檩,长二步架,位于屋顶构架的上金部位,两端下压梁垫或瓜柱。 五架梁就是上承五根檩,长度为四步架之梁。如下图所示: 檩是架在梁头位置的沿建筑面阔方向的水平构件。其作用是直接固定椽子,并将屋顶荷载通过梁而向下传递。檩的名称随其梁头所在的柱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如在檐柱之上的称檐檩,在金柱之上的金檩,在中柱之上的称脊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