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流通性存在隐患,普通投资者参与风险巨大。 2009年1月9日,延华智能宣布,2008年6月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的胡美珍,日前共抛售公司股份40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5%。近期频频出现的中小板高管大幅减持以及辞职卖股套现之风,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许多人也因此预计,目前呼声很高的创业板,如果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推出,很可能成为比中小板更严重的"屠戮场"。 我国创业板市场已历经多年筹备,近段时间以来,市场对2009年推出其预期越来越大。创业板的推出,必将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大有裨益。从部分国外创业板市场看,它有效缓解了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孵化出多家全球知名企业,这也是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初衷之一。但目前推出创业板的条件仍不成熟,而仓促推出可能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性使得该市场适合于风险资本,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由于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并不适合创业板市场投资。 现实的情况是,我国风险投资近几年虽有长足发展,但现代意义上的风险资本产业远未成形。为了保证创业板市场的流通性,在风险资本产业不成形的情况下,如果普通投资者广泛参与,那么创业板市场或将成为相关上市公司高管、风险投资者"屠杀"普通投资者的场所,原因有两点。 首先,作为一般投资者,无论在投资能力还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上,都具有先天的弱势,且创业板公司较小的公司市值,更易被少数机构或大户投资者控制,一般投资者跟风投资,往往成为被"屠杀"的对象。 其次,即便是作为投资能力相对较强的机构投资者,在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博弈时,也将处于明显弱势之中。从我国中小板市场情况看,部分公司的大股东往往具有极强的套现欲望,且大股东具有独一无二的控制信息的能力,使得其他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往往成为高位接盘的受伤者。 统计显示,即便在市场处于相对低位的情况下,2008年12月份,上市公司高管卖出股票套现的次数仍接近300次。在市场透明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高管套现还不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但在没有效制度约束的情况下,高管非正规套现的过程,也就是普通投资者或者公共利益受损的过程。国外市场曾经出现大型机构资金管理人协助大股东套现的丑闻,这应当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此外,流通性可以作为衡量创业板成功与否的一个因素,从香港、德国、英国和新加坡市场的教训看,较差的流通性会使创业板市场的吸引力大大减小。 以香港市场为例,1999年以来,香港创业板市场日均成交金额仅仅在2000年3月、2007年6月和7月超过10亿港币;自1999年以来的109个月中,有69个月的日均成交金额在2亿港币以内。2008年11月份,日均成交额仅仅为0.58亿港币,而同期港交所创业板总市值在400亿港币左右,其较差的流通性可见一斑。分析人士因此认为,港交所创业板市场并不成功。 我国目前创业板制度设计上,仍然没有出台保证创业板市场具备较好流通性的相应措施。虽然做市商制度可以提高创业板市场的流通性,但现实证明这个制度仍需健全,并不具备推出条件。如果创业板市场流通性难以保证,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便容易出现。 综合来看,作为扶助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的一个强有力措施,创业板具有推出的必要性,但一些基本的制度建设需要完善,否则难以有效发挥创业板孵化未来明星企业的作用,并带来一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