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审判》中约瑟夫·K的人物形象 就如说到冤屈会说比窦娥还冤,说到个人的无力感,不妨拿卡夫卡笔下的约瑟夫·K来比照。约瑟夫·K是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在30岁生日那天莫名其妙地被逮捕了,此后,他一直接受审判,却一直无从知道犯了什么罪,最后连法官的面也没见着,就被处决了。约瑟夫·K就如路面上的一只小蚂蚁,当一片阴影向其弱小的身子罩过来时,就注定了无从逃脱,最后在不知道逼近自己的是车轮、皮鞋还是行李箱的情况下了结性命。这就是个人的无力感,使不上劲,劲无处使,使劲也没用。米兰·昆德拉评论说,《审判》"为一个极无诗意的世界创造了极有诗意的意象"。我以为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情绪场,又正因作品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让今人读来依然有强烈的共鸣。 卡夫卡写的是法律层面的审判,怀特海德说:"所有西方法律都不过是卡夫卡的注脚。"而我读到了更广泛的审判,我们每个人都接受着审判,而各种"主流"就是我们见不着面的法官,稍有不慎,就有被判为不入流的危险,以致时人虽心头痛恨之而行为上还趋之若鹜。就如K不但接受了无故被捕的事实,还按指定时间自觉接受审判,甚至急于被审判,不安排审判时他还来气儿,责问"为什么不开庭"。这种心理的根源应是渴望解脱。但他自己无法证明自己无罪,必须由法官来裁决。而法官所用的法律书是不会提供给罪犯看的,为此K甚至想将法庭差役的妻子占为己有,从而得到更多帮助。后来在差役妻子的帮助下,K偷看了"法律书",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本书竟是淫秽读物。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命运是依靠一本淫秽书籍来裁决的,结果可想而知,但你无能为力。 我要说的更广泛意义的审判,从来就没有放过任何人,除非你充耳不闻或听之任之。人出生后,名字好听不好听,是否暗藏野心,就要接受审判;入学后成绩一直是罪状,哪怕是神童,日后也极可能被人嗤笑为"方仲永"或高分低能;恋爱更不必说,对象真不是完全为自己找的,一旦不能讨家人喜欢,日后你如何努力都可能背负罪责。你想做个好员工,就很难做个好子女、好父母;你想尽家庭责任,又要疏远了同事朋友。你觉得美的,会被他人判为丑,我不止听一人讲过类似遭遇,说一条时尚的裙子被人提醒说开裂了,裙子主人解释说就是这个款呀,但嘴里这样说,下回再不敢穿出来了。你认为自己找到了幸福,你极可能又被无形的力量推向苦海,为之债台高筑得来的房子,被人满怀"善意"地指出风水不好,哪怕你不迷信,但心头的疙瘩也从此生根了。就如偿还了债务的玛蒂尔德,捐献了门槛的祥林嫂,人生中多少牺牲到头来都可能变成徒劳甚至绝望?身边到处都有这样卑劣的法官,他们都有一本淫秽书籍用来裁决一切,且从不宽恕任何人。至于充耳不闻,听之任之,像苏东坡一样唱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恐怕多数人只能以一句台词绝望地作答:"臣妾做不到啊!" 如同K急于被审判一样,人们急于找到认同感。于是像K一样去寻求帮助,寻求解脱,但那些看似能帮助K的律师、画家、女人们,无不成了缚在身上的绳索,一圈又一圈,直至更快地被处决。明知从来没人能被宣判无罪,但还是有人会坐在小板凳上,一天天一年年地等着行贿的机会,甚至无比虔诚地向守门人身上的跳蚤求助。守门人就是那些最低等却又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带给我们无力感的人。 《审判》中的主人公被枪决了,庆幸的是,卡夫卡的作品流传下来了。我想,它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一种永恒的情绪,当人们在现实中很难被认同的时候,K就成了我们的同情者,即有共同情感体验的人。这种体验教人学会了反思。有个女青年牵宠物出门,遇见一个隐瞒了对宠物厌恶感的男青年,后来两人结婚了。这种爱令人唏嘘,在反思中修正,放弃审判权,适时做一个失职的守门人,原来是多么受欢迎!也许恰是文学作品中这种无力感的情绪,在抚慰着我们无助的灵魂,也使我们更加敏感地触摸到旁人的宽厚。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