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了两条用星巴克致富的方法,一个是为地产增值(首先,你要有一套房子),一个是帮助过气明星昙花一现(首先,你要成为过气明星)。 第一件事,我们称之为"星冰乐现象"。 我们对比了星巴克区位的数据和 Zillow(一家房地产数据公司)上的数据(星巴克的西雅图总部距离 Zillow 刚巧不远),同时他们还拜访了星巴克自己的房地产分析团队。 结果是什么呢?没有星巴克的区域,房屋均价是 10.2万 美元,而有星巴克的区域,房子则平均能以 13.7万 美元脱手。在过去的十七年里,美国的平均房价增长了 65% (是啊才这么一点),达到了 168,000 美元。但毗邻星巴克的物业增长速度远远甩开了平均值,达到了 96%,即 269,000 美元。而这个数值在金融风暴之前还要更高。 我们同时还比对了另一家类似的连锁店 Dunkin’ Donuts,虽然它也能带旺周边的楼市,但并没有星巴克这么出色的"旺府相"。 当然,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怀疑,美国的星巴克集中在海岸、中西部和城市地区,很多时候是地产楼盘或者社区本身的兴旺吸引了星巴克进驻。因此,我们又做了另一个对比,以一家星巴克为中心,分出方圆六百五十米左右的内环和一千三百米左右的外环,对比这两个区域在星巴克开张五周年内的房价表现,前者的增值速率比后者高了 4 个百分点。 Zillow 的 CEO Spencer Rascoff 和首席经济学家 Stan Humphries 在他们的新书《Zillow Talk》中给出了非常夸张的总结(当然这也是一本类似于魔鬼经济学的著作),星巴克不是跟随者,是带动者。 星巴克拥有一个约 20 名分析专家组成的团队,他们遍布全球,像航海家一样面对着展开的地理图和数据信息,评估店铺周边的交通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同时,他们也会聘用当地的团队来评估区位、设计等。不过尽管如此,店铺在哪里开张也不是直接用纸笔和分析能直接算出来的事情。星巴克的选址更多的是提供一种科学式的论证,接近理想中的稳定状态,而让拍板的当地合作伙伴在做决定的时候有充裕的资料和简单的过程。 星巴克选址小组双手一摊:这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所以这事没法谈了,存钱买房去吧。 第二件事,我们称之为"星冰乐现眼"。 如果前面的这个新闻稍微有些严肃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个就是免费附赠的段子。 Kenny G 的新专辑刚刚问世(对,他不是只有回家那一首歌),他接受采访时,"烟视媚行"地提到了他在星巴克中的卓著作用。 较为可靠的新闻是,Kenny G 的叔叔是星巴克的投资人。叔叔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把他介绍给霍华德·舒尔茨,并且鼓励他也加入星巴克的投资人队伍。在访问中,Kenny G 称他当时看到一个名为 Coffee Bean 的公司有推出类似奶昔的产品,于是他经常给舒尔茨打电话,提到这类产品。他认为正是这类的反馈催生了星巴克推出星冰乐,所以他认为"自己要对此事负责"呢!(原文"So I"d like to think that I was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at")。 不过我又随便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星冰乐最早是马萨诸塞州一家名为 The Coffee Connection 的咖啡馆发明的产品,当星巴克在 1994 年直接吞并了这家企业之后,他们取得了制造、使用、销售和运营这个产品的权利。 离退休人员再就业,小心晚节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