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服饰,与舞蹈更是存在着一种古老的、独特的联系。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些时候,节日带来了欢乐,欢乐当然少不了歌舞,歌舞又离不开华丽的服饰。因此,各民族的节庆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次本民族服饰的集中展览。同时舞蹈也促进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的构成,在翩跃多姿的民族舞蹈中,更充分地展现了华彩的服饰之美。本期《广场舞百科》就给舞友们普及一期民族舞的概念及民族舞与服装之间的关系。 一、什么叫民族舞?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民间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和可伸缩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种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如孔雀舞等,就属于民族舞)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灵魂。它需要艺术家进行高度的再创造,从民间来最后又回到民间去,练习民族舞好处有如下:1、 有较强趣味性 2、 培养舞者气质 3、 让人心情愉悦 4、有益身心。 二、民族舞服装的概念? 民族舞服装 dance costume 舞蹈演出时的衣着和服饰。它是角色外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综合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能够形象地说明角色的年龄、职业、身份、性格,表现时代、民族、地域等特征;同时能够突出不同舞蹈作品的艺术个性。增强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三、民族舞与服装之间的关系 1、彩纹美饰舞蹈服饰之饰与当地舞蹈的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饰物的作用,其一在于美化舞者,增加美感。这一点,少数民族的原始先民早就意识到了。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西汉墓葬铜鼓鼓腰上画有舞蹈纹象,舞人戴高长羽冠,上身裸露,下身披前短后长的两面裙,上有花纹,手臂曳羽饰,昂首仰身,展开双臂,双双对对, 踏着整齐的步伐翩翩起舞, 花裙羽饰随之微微摆动,使得舞蹈更为婀娜多姿。 2、饰物发出声响的大小,也可以增强舞蹈的节奏感。舞蹈艺术的特征之一是它的节奏性。任何舞蹈都是有节奏的运动。以饰物碰击的声音为舞蹈伴奏,是音律与舞美的完美结合,是少数民族高超的美学鉴赏力与表现力的体现。高山族则习惯身佩铜铃伴奏,在跳拉手舞时,"各参加舞蹈者两手及背后挂有小铜铃,一跳而铃声与歌声节奏合拍,人籁天籁织成一片欢乐实景。"许多少数民族在举行喜庆的歌舞活动时,对参加活动者的服饰,都有其特殊的要求。 3、在歌舞庆典活动中所穿的服装,并不是家常服饰的简单照搬,而是经过了精心思量的艺术加工。无论是用料的选择、色彩的明艳、饰物的精美上,都要比日常服饰更集中、更典型化,因而民族特色也更为浓烈,与具有本民族浓厚文化色彩的舞蹈语汇遥相呼应,使肢体语言和衣着装饰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4、服饰在舞蹈中的最初应用,是出于原始的祭祀目的。原始宗教产生时期,少数民族先民们在严峻的生存斗争中,因不能理解自然界各种变化莫测现象的因果关系,从而产生恐惧、惊惶和神秘感,对各种自然物、自然力或动、植物人格化,对他们顶礼膜拜,并通过祈祷、祭祀、舞蹈等活动,对神灵表示自己的敬意。在从事上述活动中,服饰与装扮,也是表达自己的敬意与诚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如广西壮族中秋节时"延巫者着花衣裙,戴鬼脸壳,击两头鼓,狂歌跳跃于神前,村男妇于坛旁戏歌,互相唱和,名曰‘跳岭头’曰不如此,则年不丰稳。"侗族在祭神时,妇女要穿不用纽扣、而用带子系的紫色亮布衣裳,头缀银花珠片,戴手镯、戒指、耳环,颈戴多层次的项圈和项链及盘龙舞凤的银冠;男青年多穿右衽无领短衣,包头巾,系长布中围腰,穿长裤,和姑娘们一起尽情歌舞。 广场舞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