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学生校园创业模式优化研究


  【摘 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服务快速成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不断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然而,虽然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创业率快速增长,但创业成功率却增势缓慢。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量变走向质变,成为了提高高校学生创业的成功率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模式;优化配置
  一、现状分析
  1.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212万人,到2017年的820万人,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为了解决就业难题,高校学生开始将目光投向自主创业,希望以创业实现就业。
  在高等教育的普及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相对不足,配套保障制度不完善,对于具有创业意向的高校学生难以提供系统化的方法论指导与正确的市场分析,多数高校学生尚未炼就一双"慧眼"便盲目自信,投身创业大潮。因此多数学生面临"创新创业"的时代弄潮也表现出"畏缩不前"与"鲁莽冒进"的两极态势。
  2.高校学生创业前景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根据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创业率逐年提升,尤其是在"双创"背景的推动下,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同时,国家正积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创新驱动发展",竭力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
  各大高校也正在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方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上,使高校学生成为未来中国创新创业的主流先锋,为"创客"时代的到来培养"潜力股"和"生力军"。
  二、研究背景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7年两会,大学生创业成为关注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双创"要坚持持续推进,引向深入,通过新建"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
  2."互联网+"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从普及阶段迈入"互联网+"的新时代,不仅创造出结合其他行业特点的新型业务,更展现出市场发展的新前景。"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数据化,通过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使各类创业主体利用互联网这一基础资源各展其长,打造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三、创业模式的划分
  1.科技创新型模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环境逐步改善,科研团队臻于完善,科技愈来愈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大背景影响下,许多高校的科技型人才逐渐崭露头角,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市场商机,通过科技的自主研发进行创业。
  2."互联网+"模式
  在"互联网+"政策的引领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正在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打开市场的万能钥匙。創业者将自身创业领域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启了数据化,虚拟化,电子化的新局面,大大提升了创业的效率与成功率。
  3.传统型创业模式
  伴随传统的商业模式持续稳步发展,高校学生创业构想也不断完善。通过对传统实体商业模式理解的不断升华,部分高校学生坚持涉足传统创业,将其做大做活。
  4.政策驱动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自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后不断持续推进,2017年两会,大学生创业再度成为关注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双创"要坚持持续推进,引向深入,通过新建"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
  四、优势创业领域及模式的优化配置
  1.人才结构的优化
  对高校创业者的创业切入点进行优化配置分析,可以为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因材施教的依据,有助于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笼统式教学向分类式教学改革,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区分度,使创业者能够依据自身条件有选择、有方向、有重点的进行创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实施创新驱动,重点加强创意衍生模式和科技创新模式的在创业过程中的运用,有利于将其中的创新型人才从单一角色中解放出来,在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的过程中同步实现创业。
  同时,在"互联网+"背景的推动下,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出现了诸多朝阳产业,改变了"程序猿"的落魄状态,IT精英逐渐建立起市场自信和人才竞争力,从原有工作或不合理的分工角色中解脱出来加入公司创业或自主创业,许多具有IT技能的高校学生也趁此机会重新审视自身的专项技能与市场的契合程度,开启了自己的"互联网+"创业。
  2.创业动力的优化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长久发展做大做强的重要武器。当代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较强,为高校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掌握科技创新驱动力,不光是掌握了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的敲门砖,更是掌握了改造传统行业焕发新商机的核心动力。而理念创新作为引领消费观念和消费热点的先驱,同样对刺激高校学生的创业行为提供着不容忽视的源动力,靠创业理念指导创业行为,使"点子"成金,越来越成为创业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消费理念逐渐从日常消费转向特色消费,从大众平民化消费转向个性定制化消费,而针对于特定消费人群和消费理念设计的创意衍生模式恰恰满足了这一新兴的市场消费需求。
  而"互联网+"创业重点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既是便捷的应用工具,也是高效的运营手段。互联网不只具备其他创业行为运营载体所无法比拟的时空跨度,更加入了分析、检索、筛选等高级功能,成为现代企业运营的必不可少的部分。高校创业者应发现这一发展趋势,在可行范围内积极将自身的创业行为模式与"互联网+"相连接,革新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占领市场前沿。
  五、结语
  从当前来看,高校学生选择创业的还是少数,能够明确的认知到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创办出适应创业领域,应用先进模式的企业的高校学生更是少数,但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举起"大众创业"的旗帜,并不断总结这一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实践经验。高校学生创业群体必会展现其积极、旺盛的生命力,承担起实现"中国梦"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阳雯轩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问题的多角度分析 河南 郑州大学2016.(7)
  [2] 卢智増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西 2016.(4)6~11
  [3]崔彩凤 :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创业者》,载《中国文化报》,2015 年5 月1 日
网站目录投稿:寄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