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通常有人事管理软件,如果软件足够科学的化,出报表就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如果人事软件达不到所期望的报表功能功能,那么就必须对导出的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个数据处理的过程,与EXCEL版人事档案经过数据处理实现报表的过程相比,谁更麻烦谁更便捷?取决于使用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人事软件导出数据的格式。 那没有人事软件的人,该怎么做呢?通常是是通过筛选,填数,然后绘制图标。这是最基础的办法也是最笨最无效率的做法,耗时1小时-8小时不等,并且每次都要这么多时间。一劳永逸的做法应该是怎样呢? 人事档案作为数据源,基本格式是已经固定的。报表作为结果呈现,基本框架也是固定的。两者之间的桥梁,正是操作者能力的核心---数据处理,更准确地说,是模板化的数据处理。具体实例如下: 要求:做出学历结构、籍贯地域分布、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职级结构、司龄构成,总共六个表。 首先看第一个表怎样做,学历结构。人事档案中学历无非 就是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中技、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十种类别。而做成报表时候多半不需要分那么多,可能的分类是初中以下、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五个类别。 利用函数countif将人事档案中对应学历栏的数据自动写入人数行,则实现了报表与人事档案数据源的动态关联。关于countif函数的使用方法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有兴趣的可自行百度。这需需要做一个说明,细心的朋友会问到,countif只能数出十类某一类的数据,而我们已经把十类分为五类,怎么办? 答案是:一类+二类不就解决了吗?countif(小学)+countif(初中)= 初中以下。 至此,第一个表学历分布已经完成模板化,其他五个表籍贯地域分布、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职级结构、司龄构成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只不过需要用到一些其他的函数和处理技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