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实践


  摘要:初中美术欣赏课就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艺术赏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教学中,教师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作品欣赏分析。通过艺术赏析,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受到熏陶,艺术审美也随之提升。本文结合相关作品及课例对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风格特色;直观形象
  教学过程中,将教材内容与学生自身相互融合,对美术欣赏课进行特别的实践。对于美术作品的分析,指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观察,获得最直接的主观感受,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美术品欣赏。在知识获取中愉悦身心,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答型的引导与发现
  教师可以通过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给予指导,增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教师引导为大前提,主旨在于学生的独立探索与思考。如果这样的模式,学生不是很适应或者缺乏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换一种方式,通过设问、反问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结合作品进行发问。这样慢慢的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得到锻炼,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画布上的阳光》这一课教学中,以了解印象派为学习目标,通过对相关作品的欣赏,先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一艺术流派,再结合印象派代表人物的画作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以克劳德?莫奈的《日出?印象》为例,让学生先从学会观察开始,通过不同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發学生的思维能力。类似于画作给你的第一视觉感受是怎样的?画作的光线构成是怎样的?结合不同的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依据问题欣赏画作的每一个角落,收集不同的信息。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分析画作。许多同学通过画作背后的一些小故事,将自己的欣赏乐趣分享给同学。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欣赏能力,所以回答也就有所不同,在视觉的直观感受中不仅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同时也能够非常理性的抓住画作所表达的重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欣赏能力。
  二、讨论型的创意与领悟
  对于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独特的创造意境的能力,在意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欣赏能动性。创造意境使欣赏教学更加的赏心悦目,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实际,采用多媒体与语言的结合,使审美情境更加的生动。教师可以通过给出的资料寻求学生的想法,最后做出总结,使学生充分领悟欣赏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寓意。
  1、正确审美环境的创设。初次接触美术欣赏课,学生的意识形态还处于非常日常的状态,教师必须通过不同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欣赏。例如:在《寄情山水》的教学中,播放古典山水纯乐曲,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投入到古典乐曲的情境中,感受各种大自然的空灵,构建属于自己的审美。又如在《梅竹言志》的教学中,引入中国经典古诗词句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欣赏学习中国画的"借物寓意"的独特造型。在写意手法中对梅、竹进行完美的勾勒,在优美的触感中,感受笔墨所要传递的情感。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分析讨论,中国画的基本造型理念是怎样的,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认同的审美欣赏中,寻求变化,在理性的思维中慢慢深入,获得对美术作品更深层次的审美想象。
  2、思想的共鸣与诠释。在美术欣赏中,学生必须将自身完全代入其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欣赏,结合自身的情感,获得艺术思想上的共鸣。例如:在《静物画有声》这一课的欣赏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在树林里感受静中有声,体会画家心灵与情感的交响篇章。随即走进课堂,以现代画家常玉的作品《八尾金鱼》为例,让学生尝试分析画中的点、线、色彩的运用特点并简短的进行评述。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画作所蕴含的情感,达到最完美的诠释与思想的共鸣。
  三、自由型的指导与突破
  美术欣赏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要寻求突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欣赏绘画作品。建立在学生知识面日益扩大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角度与意愿,完成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不同见解,将会为自己独特审美的形成奠定基础。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欣赏分析,给予支持并做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作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积极探索的进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扩充,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例如:在《千姿百态的水》这一课的欣赏学习中,学生细心观察与主动体验,从导入声音开始,播放滴水的声音,让学生闭目倾听,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针对生活中遇到的不同形态的水进行想象提问,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宋朝马远《十二水图·黄河逆流》为例让学生体会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汹涌气势。直接导入相关视频,分别播放水滴、湖水、瀑布、海浪等不同水的形态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结合中外画作欣赏,感受笔触与水声及形态相结合的艺术魅力。不同环境下水波的特性与形状都不一样,让学生了解物像本质的提炼,通过自由的学习交流,产生思想碰撞,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目标,不断的探索与追求教学的多样化。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了解共性,察觉异点,激励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研究美。结合艺术品代表的背景,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欣赏,探究艺术品的历史及蕴含的故事寓意。整体欣赏为主,综合分析为辅,从而提升自身的视觉审美。多次的欣赏与分析,锻炼了审美敏感度,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特美术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版社,2012.(03)
  [2] 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13.(06)
网站目录投稿: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