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告别》是一本由约翰·麦克唐纳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蓝告别》精选点评: ●后面几章惊心动魄 ●一些赃物引起的故事。 ●西部旷野,硬朗柔情 ●这是一个好莱坞式的精彩故事 ●好莱坞式故事! ●一本算不上小说,充其量就是个故事的书,在新华书店靠一会儿就看完了,情节太简单,人物塑造约等于无,不过腰封上说的这本书拍成电影倒比较适合。 ●与众不同的侦探小说 ●恶人终究有恶报,只是时间尚未到 ●新版本,再看一次 ●大爱(つд⊂)真的太好的一本书 《深蓝告别》读后感(一):底层的英雄 故事情节有些老套,但是考虑到成书的年代较早,而且作者对于文字的驾驭实在是高明,读到最后依然不忍合卷。 以前对于欧美的硬汉或者侦探小说读过一些,美剧也看过一些,多数给我的印象要么是太啰嗦了,要么是过于有个性,以至于现实中出现这样的人我心里默念着要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也许无论是啰嗦还是做作都是希望更加的吸引读者,但有时真的是事与愿违,这些书和影视作品只会让我想要赶紧结束。麦克唐纳的这本书每一句都显得朴实无华,甚至让你产生我也能写的错觉,但是所有的语句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本我们写不出的经典。主人公崔维斯·麦基的职业,如果看过《城市猎人》的话会比较好理解,属于游走在灰色地带做点法律无法影响又需要伸张正义的事情的人。不同于我所厌烦的那些把个性张扬到无边或者思维跳上天的舞台剧角色,崔维就像是一个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他有自己的原则,但有时也会顺个人情;知道何时彰显自己,也知道何时要隐匿在人群中;会害怕,也会勇敢面对;为了人心公道做事,但不在乎中间耍点小手段…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底层英雄。 书的封面很带感,当初对这本书不了解时,真的是没什么信心,全是这封面吸引了眼球。封面的人像不知是画的还是照片?这硬朗坚毅的气质倒真的是传神得很呢。 《深蓝告别》读后感(二):仗义游侠 绝对是个好故事,主角麦基让人想到马洛:"硬汉"气十足,带点忧都气质,做任何自己可以做的事,只是为了生活,游走于黑暗与危险之中,怀着一颗正义之心,还有一手讨女孩子喜欢的办法……(嗯,优点太多,此处省略N字)仅一本《深蓝告别》,已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仿若仗义游侠的形象,不免为约翰·麦克唐纳只有这一部中译作品而遗憾万分。 具备"冷硬派"一切优点的一部作品,文字极洗练,情节紧凑,冒险、悬疑一环扣一环,读来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深蓝告别》这个书名也特棒,"深蓝",无疑是忧郁、哀伤的象征,在这种心情下告别,真是暗合此作结尾啊。 从某女托麦基寻亡父被某人渣男诈走的财宝开幕,就追寻人渣男至找到这条线,麦基的悬疑冒险经历就蛮有意思的了,麦克唐纳大师渲染气氛的笔法很厉害,更添情节之紧凑性,麦基的一路撩妹之法也是令吾辈大开眼界,许多经典语句不逊钱德勒之文笔,还有些性描写更是雅致到了纯文学或许亦达不到的地步。 找到某人渣男之后的事就简单多了,接近、搏斗、不敌暂退、卷土再斗、救人夺宝、完胜而归,最后麦克唐纳把某个女性写死了,怎么说呢?挺叫人难过的,但对于那个形象而言,兴许这是最好的结局也说不定呢? 以下涉及剧透与泄底,慎入: (未完待续) 《深蓝告别》读后感(三):深蓝告别 《深蓝告别》首先被它吸引的还是名字吧,看了题目脑海中自觉浮现出爱人深情告别的画面,浪漫唯美的名字似乎总是被认为应该匹配英雄美人才合适。原来这是一部侦探小说,真是让人意外至极。尤其是看到它的英文名《The Deep Blue Good Bye》竟然被翻译成"深蓝告别",当忧郁变成深蓝的时候,感觉突然提高了整本书的文艺气息,感受的到一丝忧郁,一丝沉稳亦有一丝宽广,一份深情和眷恋不舍…… 《深蓝告别》中文版的封面设计好像是代表崔维斯所做的一场告白。封面是层层叠叠,深浅不一的蓝色条纹,深蓝色的英文字母,星罗棋布地散落表面,真像崔维斯不规则的人生轨迹。比起国外版的封面设计,我想这款是理解了约翰.麦克唐纳人物塑造的精髓。 因为是第一次阅读麦克唐纳的作品,所以简单谈谈对《深蓝告别》的个人看法。 在此之前看过的侦探类小说也就是福尔摩斯吧,以及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居多。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深蓝告别》的风格完全不同之前看过的类型,它更有一种好莱坞式的硬汉风格在其中。作为典型的硬汉侦探小说,恒久的套路并非智力的推理,而是在侦探接下任务之后,靠观察力或蛮力对线索的无限追寻与探索,通过一个线索获得下一个,直至最后找到最终的目标。故事的整体情节比较简单:主人公"麦基"自始至终没有显现出任何缺点,总是很讨喜的样子!他以帮人收债为生,主顾于正常渠道无从收回财产,他便去寻找线索,不论以何种手段,收到钱便与主顾对半分。为了目标,并不害怕将自己卷入麻烦的漩涡,甚至要靠绑架来获得信息。麦基是一个 生活洒脱随性潇洒的人,但在工作中也是聪明机警,有手段有谋略的老手。在整个破案过程中,根据缜密的逻辑推理逐步找出敌人的行踪,然后展开正面斗争。 文中在作者笔下的美女如云,不同的生活经历使得每个人都更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韵味。我想要是拍成电影的话,这种好莱坞式的情节配上帅哥美女应该更吸引人。作为游侠小说看的话,整体情节缺乏跌宕起伏的感觉,并不是十分吸引人。不过麦基这个兼具硬汉与柔情的 人物形象,还是很值的一看的。 "我不知道自已没有永远留在那里,是不是天底下最傻的决定。"这是崔维斯离开凯西时,最后的深蓝告别。 《深蓝告别》读后感(四):人性,麦基 深蓝告别是崔维斯麦基系列中第一部。如所有侦探系列小说不同的是,约翰麦克唐纳笔下的崔维斯麦基,更加的人性化,边缘人群。作为一个时常混迹与海边的侦探,麦基来说,有钱花,就慵慵懒懒的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自己的家中就很好,何必为了钱而糟蹋自己呢? 可是这一次,一个美女与财富的案件,把这个毫不关己的边缘人拉起来插手这种追钱职业,一是为了苏琪,她说凯西受次经历被骗钱骗情感的可怜人确实,应该帮助她。 二是经过面对面的了解,对凯西以及她之后所说的事情,有些荒诞。她父亲戴维·巴里中士从缅甸服役期间,搞了不少财富。结果最后阴差阳错,为来得及告诉家里人任何有关财富埋藏在哪里,就去世了。 凯西怀疑小艾伦,找到了戴维巴里中士埋藏的财富,并卷走本该属于她的钱。凯西她曾之后在艾多岛再一次的,见到了小艾伦。并且他当时很有钱买了自己的船,一身名牌…有此,凯西进一步确定,小艾伦是在自己家,一直在找父亲的钱,找啊找,最后找到了,然后跑了消失… 这件事对于麦基来说,是平常不过的活计。毕竟他是职业的追钱,讨债的,见怪不怪了…所以不觉得的什么?但是见到了,凯西在诉说这件事时,那种无助的 痛恨的表情,让人不得不审视凯西。 而这个事情,也有些复杂,戴维巴里是否有那些那么多的钱财。凯西没有见到过。小艾伦有没有找到巴里的钱,凯西也没见过。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她自己的猜测。就算这一切都是真的,自己有怎么会在这个可爱的人受此磨难的时候,还要伸手要她自己的钱呢?毕竟酬劳可是巴里钱财的一半,很棘手… 故事的情节就此展开,作者约翰麦克唐纳,是20世纪60年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品崔维斯麦基系列至今全世界,都有几十中翻译书籍。书中描写硬汉性格,脾气,在阴暗的小酒馆,喝醉了,就到处打架的激情场面,拳拳到肉,血腥暴力特别吸引人。 20世纪60年代,社会到处都是恶棍 ,暴露的舞女,喝醉酒的酒鬼。这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也是塑造崔维斯麦基这个人物的大背景,时代大背景。崔维斯麦基这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但却心中存有善念,要不也不会答应苏琪,帮助凯西。作为一个接各种事情的私人侦探,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用事,是他自身的败笔,也是人性亮点…崔维斯麦基系列的第一部,深蓝告别一下子就,看进去了,入坑ing … 《深蓝告别》读后感(五):深蓝的深渊——《深蓝告别》读后感 "深蓝"是海的色彩,蓝色的深渊表面,时常有一种幽暗的平静显示在人们的眼中。侦探小说家约翰·麦克唐纳的《深蓝告别》的主人公,生活在"缺角同花号"游艇上的崔维斯·麦基,便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岸线边。那片海岸,以及周遭的生活,似乎也有一种沉闷的平静。私家侦探麦基于此展开了自己的第一次任务。 这部小说是麦克唐纳创造的海边游侠"麦基"系列的第一部,但已经用老道的笔法确立了粗犷而怅然的风格。作为典型的硬汉侦探小说,恒久的套路并非智力的推理,而是在侦探接下任务之后,靠观察力或蛮力对线索的无限追寻与探索,通过一个线索获得下一个,直至最后找到最终的目标。 另一位著名的侦探小说家劳伦斯·布洛克的"马修·斯卡德"通常会在昏暗的酒吧里点一杯掺了咖啡的波本酒,借助酒精与咖啡因带来的迷醉与清醒,从各类角色的口中套取信息。麦基的行事策略基本相同,但他没有酗酒的颓废劲,潜入的场所也更丰富,酒吧、餐馆、游艇修理厂、高档旅店,甚至闯入相关者的家中,麦基为了目标,并不害怕将自己卷入麻烦的漩涡,甚至要靠绑架来获得信息。 麦基有着岁月带给他的深沉的忧郁,观察能力一流,粗暴,有胆量。他以帮人收债为生,主顾于正常渠道无从收回财产,他便去寻找线索,不论以何种手段,收到钱便与主顾对半分。这种活计,常要在最险恶的环境中去遇见最险恶的人——《深蓝告别》作为侦探小说的大悬念便在此处。一个酒吧舞者凯西找到麦基,让他去找一个喜欢寻花问柳的混混"小艾伦",这个混混不仅占有过凯西、虐待凯西,并且将凯西父亲曾秘密留下的财产偷走了,那财产是一批战争中非法获得的宝石。 《深蓝告别》中最吸引眼球的"悬念"元素就是这些,财富没有那么多,而盗贼是谁也不需要推理,开篇不就各位便都知道掉了,那个酷爱虐待女人、且窃取了宝石的混混小艾伦,成为麦基从开头确立,到结尾亦未变更的侦查对象。这小说的精彩处全不在悬念,而在于作者对心理、对环境、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极尽细致的描绘。 譬如一种虽然并未明说,但又处处呈现的对"受虐癖"的描写。小艾伦勾引麦基的主顾凯西之后,获得了财宝,随后又去勾引了一个生活较为富足的女子露易丝,这女子为小艾伦强奸,随后却为之倾倒,甘愿忍受精神与肉体的虐待,最后被抛弃。麦基发现露易丝时,她精神已近崩溃,歇斯底里,昏昏沉沉。麦基请来诊察的医生说:"现在她只剩一点点勇气和一丁点自尊"。麦基甚至不太相信:"一个男人能将女人弄成这样?" 在随后的聊天中,麦基渐渐了解了小艾伦对露易丝做下的所有不耻的事情。我们能在作者那沉郁的文字描述中感受到深渊一般的绝望。虽然不细读完整本书便难以体会,但我还是愿意将露易丝对小艾伦的感受抄写一下,当小艾伦对她的精神虐待达至极点时:"那时候我觉得过去已经不存在,我唯一的过去就是他,而他又占据了现在,没有未来。……他是一股力量,我不得不接受。不知道为什么,取悦他变得非常重要——我给他做吃的,给他调酒,帮他洗衣服,不停地和他做爱,以此取悦他。喝醉会好过些……他把我变成一团焦虑,时时刻刻在意他,确保我做的和他心意,只是出于一种生理反应,没有任何快感。一种可怕的解脱感,崩溃感……" 作者约翰·麦克唐纳书写的绝妙处就是这种对人处绝境的状态的精准雕刻。这种"受虐癖"的自动与不自觉,不愿与自愿,统统抛到读者面前。而小艾伦的这种可恶的,将道德置于死地的行径,最终成为麦基找到小艾伦的动力。麦基这个角色也便被作者赋予了正义的成色,他不再为了那些财产去追踪目标,他为了撕裂这种自虐的面纱,为了反抗绝望。 因为结合了整本书中所有人物屈服于生活的状态,这种在书中被描写为性欲虐待的情节,实际上成为一种生活虐待众人的隐喻。书中开篇不久便诉说,麦基时刻保持警惕,并随即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我还对很多东西保持警惕,比方说信用卡、工资扣税、保险、退休金、存款账户、集点印花、打卡机、报纸、房贷、布道、神奇布料、除臭剂、清单、分期付款、党派、图书馆、电视、女演员、商会、选美、时代进步、还有天命西进论。" 这即刻叫我想起了一些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譬如《猜火车》中那一段著名的列举:"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三件套西装……" 《搏击俱乐部》则对这种物质堆砌的文明做了个总结:"整整一代人都在当加油工、招待员或者白领奴隶,广告诱惑我们追逐汽车和时尚,于是我们拼命工作,买那些没用的狗屎,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也没有经济大萧条,我们的战争就是心灵的战争,我们的生活就是经济大萧条。" 这两部电影与《深蓝告别》中描述的世界一样,肮脏、可鄙,完全看不到他们列举出来的这些文明产品所提供的舒适生活,反而是所有人都在挣扎。作者的结论在书中是如此说:"我们把这个乏味、沉寂、乱七八糟的世界打造成了一个闪闪发光、头重脚轻的体系。我们能做的,只是看着它的光芒,蛮横地维持它的运转,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我对此保持警惕。" 麦基对这宗案件的侦查与斗争,最终击碎了这个不堪的世界。譬如他曾去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做调查,那家男主人唯唯诺诺地维持生意、维持一个大房子中舒适生活的运转,然而他的女儿却非常叛逆,而他的老婆在外面偷汉子。那些光鲜的表面下面,没有一个幸福的人。麦基实际上成为腐烂生活的侦探者,而他的愤怒与暴行,成为一剂未知疗效的药。 硬汉侦探小说最引人感官耸动的,是掺入勇气与血的动作场面,这是硬汉之"硬"不可少的元素。书中,最后茫茫大海上,麦基与小艾伦趁暴风雨来临时在游艇内的激烈打斗,描写得精彩极了。麦基并非小艾伦的敌手,他被打晕,小艾伦"痛快淋漓地猛击我的肋骨,抠我的眼睛,用膝盖撞我,把能打到的地方都打个稀烂",麦基几乎要死掉,然而勇气又令他奋起,最终在怒吼的深蓝色的啸海中赢得战斗。 与推理小说不同,我们的大侦探从未可能脱离事件做理智的推理,他们和他们所遭遇的那些人一样,寄生在这个烂世界,倘若想得到结果,就必须踏入结果,或与事件一同,制造出结果。 硬汉侦探们行走在恶的世界里,好像在炼狱里看见各种显见或潜在的受刑。他们的努力,就像善的火花,也许能照亮些什么,也许就随着这个世界一起覆灭。硬汉小说能作为通俗小说畅销于世,又能够跳脱出来成为为人尊敬的文学,多少要靠这些小说中被染上黑色的现实主义。《深蓝告别》则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