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的大军一路东进,除了在潼关和宁武关遭到了一些顽抗抵御之外,其他的明朝军队干脆就是直接投降,或是隔岸观火,致使李自成能够轻轻松松的就杀进北京城。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之后,军队的数量一度达到了百万之众,实力是极其雄厚的。那么问题来了,实力如此雄厚的大顺军为何会在后来的"山海关之战"折戟沉沙呢? 1、山海关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后金(清朝)曾多次发兵攻打明朝,仅仅崇祯一朝清军便五次绕过山海关攻入明朝腹地,就拿1642年的壬午之役来说,清军竟然纵横内地两千里,劫掠了3个省3个府县18个州县67个乡县总共88座城池,历时达5个多月,但崇祯却还能顽强的经营着明朝这个破败的江山,其最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山海关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我们不妨先来看下清朝统治者们的表现。公元1644年4月13日,多尔衮得知李自成占据京师的片段消息,在征询了洪承畴的意见之后,他仍然不敢南下而是选择继续西行——此时明知江山已经易手,正好可以尽快南下逐鹿天下之际,他还是宁愿迁道绕行,却不考虑再次以洪承畴的旧属关系,或以祖大寿的戚谊关系,去争取招降吴三桂,以打通山海关。个中原因就是由于当时山海关还在吴三桂手中,清军依然视其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可惜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没有意识到山海关的重要性,否则不会在19日进入北京城十天后的29日才派唐通等人前往招降吴三桂。而且李自成此时对吴三桂的态度只是招降,而不是剿灭。换句话说,李自成当时还没有用武力夺取山海关的想法。 由此可以看出,李自成不仅对山海关甚至对于关外清军的动向和意图根本一无所知。当然,目光短浅的还不仅仅只是李自成本人,还包括他的主要决策层。 2、双方决策层的战略眼光 4月11日,吴三桂拒降的消息传来,李自成才不得已提议亲征。按常理,此次亲征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极速进发,身边有远见的文臣武将都应该协助并且全力实施,然而李自成的两位主要谋臣——牛金星和宋献策居然还极力反对此事。反观关外清军,不管当时局势如何变化,总有高人出奇谋献奇策,而且统治者也会凭借高于常人的战略眼光采纳之。 同样在4月,已经三个月没有收到关内情报的清军在4月4日刚刚收到大顺军在攻打北京城的消息,范文程便上书敦请多尔衮伐明。范文程仅凭战略直觉就预感到了将来的对手可能会是李自成而非腐朽的明王朝,故云"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可见清方并不知道崇祯已死、大顺军已经据有北京,因为其时已经不存在"与明争天下"的问题了。 这是因为早在正月初六,多尔衮接到蒙古鄂尔多斯部的报告,得知李自成在前一年的11月攻陕北与鄂尔多斯相邻的延安、榆林和庆阳,即于当日给李自成发了一封国书,相约联手"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结果之后的近三个月之内,没有得到李自成的任何动向信息,说明清军对关内的局势更是茫然无知。但是刚刚当上摄政王的多尔衮听从了范文程的建议,仅仅五天之后的4月9日即起兵伐明。 3、失败的原因分析 这就是战略眼光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自然也会不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如果范文程上书晚一天,或者多尔衮采纳之后的起兵晚一天,结果都会不一样。李自成拿下北京是在3月19日,多尔衮是在4月15日才遇见了吴三桂派来的使者,之后掉头南下,到达山海关外的威远台则已经是4月21日夜晚的事了。 这些都意味着,李自成有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去解决长城各关口的问题,其中当然也包括招降或剿灭吴三桂。以大顺军的能征惯战和后来的山海关之战,区区"关辽五万众",或许根本连两天都抵挡不住,那么试问一个月的时间,反复灭之有余,岂容吴三桂与清军联手,自己反而落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倘若李自成入京后立刻抢占山海关,并分兵镇守京北各关口,大顺军虽不及八旗军之剽悍,但攻不足而守有余。八旗军的优势,只在马上驰骋,山海关自不必说,京北各关口尽处崎岖山路之冲,仅此地理上的搭阻,即可抑敌之长,减消其锐气之半,而孤军深入,难以为继,一击不成,多尔衮必然铩羽而归。待到北中国形势稳定下来,李自成便能腾出手来,经营江淮。诚如是,大顺取代大明,仍呈汉人政权替换汉人政权之局,历史恐怕就不是现在这样的写法了。 所以说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前的战略失败,一败于进京之后,迟至3月29日才派人去招降吴三桂;二败于进京之后,一直都没有做好武力消灭吴三桂的准备。或者说,这种以招降为主的做法根本就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进京之后,迅速以重兵去消灭吴三桂,抢占山海关。 只可惜当时李自成等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山海关这座"天下第一关"后来竟成了他们的命门之所在,让人难免有点"大意失荆州"的感觉,以至于最终其辛苦建立的大顺政权功亏一篑——好不容易灭亡了明朝,却为清朝做了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