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你的自我设限才是人生黯淡的最大根源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而你是作者,那你打算怎样去书写你的故事?你会成为一个创造自己理想生活的梦想家,还是沦为楚门世界里被他人所限的无知囚徒?
  其实,很多时候,看似别人给我们的限制,实则却是我们自己布局的陷阱。
  01:
  假如你失去了双腿,你会怎么办?   有人会想,没有腿,我该怎么走路?不能走路,我该怎么去工作?没有工作,我该怎么维持生活?生活不能自理,那我也就完了吧?太多的人,不是去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而是被困在自设的牢笼里,他们的逻辑往往是——想要好好地生活,就必须工作,要去工作,就必须依赖腿来走路,没有腿,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尼克·胡哲,是一位著名的励志演讲家。他天生没有四肢,但却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写字,游泳甚至是打高尔夫球。   尼克在19岁的时候打电话给学校,推销自己的演讲,而在被拒绝了52次之后,获得了一个5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薪水,开始了演讲生涯。而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尼克在世界各地发表了数千场演讲,用他的生命书写了无数的奇迹。   不具备完美身体的尼克·胡哲,不仅活出了精彩的自己,还为别人的人生点亮了一盏明灯。有的人总是在突破自我的极限,而有的人却一直在为自己设定边界,画地为牢。   你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恋人,可心里却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总认为获得一份亲密关系,自己就得要减减肥,瘦瘦身,必须得先拥有一个令人称羡的完美身材。你聚焦于自己的缺点,无法接受现状反而让你越发的不自信,结果在别人面前胆小怯懦,从来吸引不到他人关注的目光。   你想要拥有一份自由而有趣的事业,可却总是被眼下的账单和忙碌所牵绊,认为追求理想,自己就要努力赚钱,辛苦工作,必须得先拥有足够的财富和时间。你的目光局限在当下的琐碎中,却从来没有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做出不一样的尝试,结果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空想中碌碌无为。   你想要获得高质量的社交关系,但却总是担心别人看不上自己,认为构建更稳固的友谊,自己就必须阿谀奉承,肆意讨好,必须得先懂人情世故来获得别人的认可。你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无效的聚会上,却从来没有意识到,真正高效的社交,是建立在你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上,结果就是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却毫无所获。   想要找到合适的恋人,就必须拥有完美身材吗?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要积累足够的财富吗?想要高效的社交,就必须违心地委屈自己讨好别人吗?那些毫无益处的自我设限,就像是内心的小恶魔,带着自卑胆怯的人格,张牙舞爪地死命拖拽着前行的我们。   渐渐地,人生被各种预设的枷锁所禁锢,变得无趣,变得黯淡。   02:
  我们总是喜欢一面给自己设定美好的愿景,一面又为自己制造内心的魔障。   有朋友说他想成为一名插画师,但是自己没有专业学习过绘画,对于那些绘图软件的使用也知之甚少,所以一直认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特别特别难。   可是,如果他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就会发现,有很多从小学习美术直到大学毕业的人,虽然专业功底了得,但却并没有创造出很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反而是一些半路出家,自学成才的人,他们更具有灵巧的创意和点子,绘制出来的作品更能让人眼前一亮。   事实上,绘画的基础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创造力,想象力,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不仅仅是在绘画领域,在其他任何领域,这些能力才是你能够创造出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作品的前提,比起专业技能,它们反而是更为核心关键的市场竞争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自我设限,因为自己不是专业出身,就放弃了原来的梦想;因为自己不够漂亮,所以就自惭形秽,自认找不到理想的恋人;因为自己没有积累足够的财富,所以就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喜欢为自己的人生设置各种条件——   "只有拥有了这个,才能实现那个......"   "等我们怎么怎么样了,才能怎么怎么样......"   可这些都不过是假想的障碍,而布局的正是我们自己。那到底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各种可能性,将我们的力量从渴望中夺走了呢?事实上,自我设限源自于那些掩藏于恐惧之下的限制性信念。   1.没有希望   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没用,你要的东西超出了可控范围,自己根本够不到。   就像有的人因为遭受过太多的挫折,面对生活就会有一种「习得性无助」,于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就总是会给自己暗示——"我总是做不好,我命中注定就是这么倒霉。"   2.无能为力   虽然你觉得自己可能达到目标,但你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成功。就像那位想要成为插画师的朋友,他觉得自己必须专业学习过绘画才能达成梦想,而自己现在正是缺少了专业能力,所以面对梦想,他感到力不从心。   3.没有价值   很多人的自我认同感低,喜欢把自己的缺点无限放大,而这种无价值感会让你虽然相信目标有可能实现,甚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但是你却会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它。   就像有的人明明很有才华,却总是不敢去尝试,不愿主动去争取机会,结果他就处处碰壁,失败比成功的概率大,而这也就进一步增强了他的无价值感。   这些限制性的信念,会让我们无意识地给自己的人生强加了许多枷锁。   因为没有希望,无能为力,没有价值,所以我们故意在前进的路上找寻或者创造出一些听起来很有说服性的障碍,如此,我们就不用去直面内心的恐惧,而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咎于那些自设的限制,因此即使失败也依然心安理得。   所以,有的人找不到理想的恋人,就归咎于自己身材不够好;有的人实现不了梦想,就归咎于琐事繁重,没有时间精力去探索自我;而有的人社交碰壁,就归咎于自己不够圆滑不够世故。可事实上,限制我们的,从来不是外在的表象,而来自于内心的信念。   03:
  自我的限制性信念,在我们的内心架起了一堵高墙,墙内充斥着各种假设和前提,但我们却从来不去验证它们正确与否。而想要突破自我设限,第一步就需要我们去回答「如果 / 怎样」式问题,打破「没有希望」和「无能为力」的限制性信念。   很多自我限制性信念,都是没有回答「如果 / 怎样」式问题的结果,它们直接让我们无意识地相信这些假设和前提,从而给自己的人生设置障碍。   当我们开始回答「如果 / 怎样」式问题,我们其实就是在识别信念背后的正面意图和前提假设,进而发现限制性信念,对它进行更新或者替换,最终让我们的思考和行动都不再受到局限。   如果你想要去旅行,但你心里却觉得,去旅行就必须要有很多钱。这时候,你就需要问问自己——如果没有很多钱,我能怎样去旅行呢?   当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即使没有很多钱,你依然可以去旅行。你可以选择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进行一个徒步计划,参观从来没去过的博物馆,去到从来不曾踏足的大街小巷,这样近距离地感受自己居住的城市,一定会给你带来另一番惊喜。   谁又规定了旅行就一定要去日本欧洲东南亚呢?那不过是流行的消费主义强加给我们的观念罢了。   如果你想成为插画师,但你觉得,只有专业学习绘画才能达成梦想。这时候,你就需要问自己——如果我没有专业学习过画画,我能怎样成为插画师呢?这时候,你可能会去搜索这个世界上存不存在没有专业背景的插画师,你也可能会去探索没有绘画基础的人该如何开始学习绘画。   而最终,你会找到一条让自己成为插画师的成长路径。   其实,限制性信念中的大部分假设和前提都只是纸老虎,在经过我们的思考之后就会变得不堪一击。而突破自我设限的第二步,就是勇于尝试,直面阻力,破除自身的「无价值感」。   很多时候,尽管我们识别出了自设的限制性信念,但却不愿走出舒适区,因为那种直面阻力的不适感会让我们倍感压力和痛苦。阻力之所以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是因为你聚焦于当前的困难上,而不是专注于实现你的目标上。   当我们真正地愿意聚焦于创造自己渴望的愿景的时候,那阻力就成了我们前进的助力,正是那些阻力给我们带来了重构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内在更坚韧,能力更精进,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中,约克公爵艾伯特自小怯懦口齿,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流畅的演讲。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自设的牢笼里,反而是常常把自己置于当众演讲的那样一种场景当中,从而让自己直面内心的恐惧,突破自身的局限。   而最终,他发表了著名的圣诞讲话,鼓舞了当时二战中的英国军民。其实,我们更应该把突破自我设限,当做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长体验。而在这场体验中,越是害怕一些东西,就越是要与其正面交锋,让自己在恐惧的人事物面前不断得到磨练。   当这世界上没有你害怕的事情,没有你害怕的人,没有你害怕的后果的时候,其实,就没有了自我的限制。   越来越不怕事,越来越不怕人,我们就活得越自由。而最终让自己形成一种身处逆境却依然活得自由的坚韧品格,这将是我们过上不设限人生的最大筹码。   04:
  大部分人都喜欢给自己的人生设置太多的假设和前提,以至于我们认为自己没有希望,无能为力,毫无价值。   人生最后悔的事不是失败,而是"你本可以"。   在人生的剧本中,你要懂得去书写「如果 / 怎样」式问题的答案,也要敢于在逆境中创造出自我成长的机会,如此,你才会让自己的故事自由而精彩。   加拿大传奇歌手莱安纳德·科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够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总有些人,勇于突破自我的设限,碰触能力的边界。而那些别人眼里的折腾和裂痕,才会真正地让我们的人生摆脱黯淡,闪闪发光。
网站目录投稿: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