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读(第2讲) 教学内容:解读《大学》第一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 理解《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培养敦厚中正之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 《大学》第一章解读 【原文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③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④止于:处在。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原文2】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③,安而后能虑④,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 ①知止:明确目标所在。 ②静:心不妄动。 ③安:所处而安。 ④虑:处事精详。 ⑤得:得到成果。 【译文】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原文3】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③;致知在格物④。 【注释】 ①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②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③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④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原文4】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5】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②。其本乱而末治者③,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④,未之有也⑤! 【注释】 ①庶人:指平民百姓。 ②壹是:都是。本:根本。 ③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④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⑤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这说是所说的知道了修养品性的根本,就是所谓的知的极至了。 【解读】 《大学》第一章是全文"经"的部分。从"大学之道"至"未之有也",讲的是大学之道。 《大学》之文首先开宗明义,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 《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想要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就要走《大学》建构的"大学之路"。小学讲的是"洒扫、应对、进退",一个小孩子如何接人待物,如何把自己的身心,把自己的一些基本的小事情做好,做好小事的基础打好了,我们可以做大的事情了,做大的学问了,有大的心态,大的心量做"大人"了——所以开始学《大学》。 《大学》的第一段,把做人的学问全讲透了,所以说《大学》里面的内涵非常的深刻,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个经题,什么是"大学"。开篇第一个字是"大","大"有多重的解释。有解为"大人之学",像宋儒朱熹朱夫子就是解成"大人之学";也有学者解成"大道之学"。是你"小道"通于"道"的学问,是指从做小事,做一个小的基本的修身到治国平天下,这么一个大道之学。那么这个"大",按照有的佛家的大德解释,是通体心量之大。因为我们的心是能涵包太虚的,心能容万法,心能含万物,所以这个大是指大的心量,大的心态,大的心胸。 当人有一个大的心态的时候,有一个大的心胸,大的格局的时候,方能成"大人",这个"大人"指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胸打开之后,"与天地合其德",他的心胸格局像天地一样。当一个人有这么一个涵养的时候,当一个人有这么一个心态的时候,他方能行大道。因为道是人行的。 所以说大学者实际上是大仁之学。一个人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凶者,是为大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八个字,已道尽了大学的内涵以及圣道之纲领。 "明德"就是我们每个人本身所具有的德性。每个人本性里面,按照佛教的解释:"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里面能打通一片,能生万法的。所以这个明德之性,是我们每个人所具备的。但是我们的明德之性被后天的欲望、习气、被社会的影响、被他人、朋友的一些不好所带动遮蔽住了。所以要使它彰明显明。 按照《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本来我们的心性是纯善的,但是性相近,习相远。这些习惯,不同人对他的带动,社会对他的影响,他的心蒙蔽了!一些私欲,一些巧伪,一些其他的等等不好的信息能量,使他的自性被遮蔽住了!而我们大学之道的核心在什么呢?在"明明德"。所以第一个明,是动词,指的是彰明显明。使我们本来具有的性德被覆盖住了的把它打开来,这就是彰明显明了。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把我们内自本具有的明德之性,把我们本具有的良善之性,一点点的通过圣道的学习,通过一点点遵照古圣先贤的教诲,遵照规律,遵照圣贤对于我们指示的行,一点点的去行出来,然后我们的明德之性开始开启了。 《大学》一书共1753个字,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曾国藩选拔人才的标准"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所谓"器宇"即一个人的心量,而读《大学》可以培养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 "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大学》提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要经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即朱熹所称的大学"八条目")。其中,修身以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专注于心性修养,属儒家的"内圣"之学;修身以下,"齐家、治国、平天下",系君子之行为规范及治政之事,属儒家的"外王"之学,其意主要在彰明儒家"为政以德"的观念和"道德转化为政治"的思想。可以说,《大学》融儒家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于一炉。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对八条目排列了次序,这主要不是规定实行中的时间先后的次序,而是确定八条目之间的关系。它指明了只有把家庭、封地管理得井井有条,才能获得经验,有资格进而治理国家;要治好家庭、封地,首先要以身作则,进行自我修养;要作自我修养就要端正思想,而不能只做表面文章,遵守外在的行为准则;端正思想就要做到真诚,心灵纯洁,排除种种私心杂念;而要意念诚实就要学习知识,提高认识,不至于陷入愚昧、偏执,从而避免盲目性;而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就要研究事物,以防止被他人之说误导。 《大学》全面地展示了同明明德和治国平天下相关的主要方面,深刻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儒家学说成了一个条理分明的思想体系。 《大学》第一次提出"格物"的概念,把格物致知列为儒家伦理学、政治学和哲学的基本范畴,从而赋予认知活动对于修身养性的精神、心理过程和治理社会与国家的实践活动的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儒学的一个重大发展。 《大学》把修身规定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这既指明天子没有特权置身于修身之外,又提出普通百姓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把修身当作无关紧要的事。修身就是关注自我,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完善、发展自我。说明以修身为本就是将培育完善、发展自我的自觉性置于重要的地位,这种思想能够增强个体自强不息的、内在的精神生命力。 学习札记: 大学之道入门经,培德新民秉善心。 止定静安思虑得,先圣教诲六步论。 太平御览学且勤,程门立雪不畏冷。 涵包太虚遵絜矩,内圣外王谨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