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年的极简史


  新年好呀小伙伴们~
  大家都在忙些啥子哩?
  相亲?打麻将?串亲戚?
  ……
  Or 以上 n 种同时进行
  辣么,当我萌都不想看书滴时候
  玩些啥子哩?
  既然大家都在开森过年
  不如就来看看
  年是怎么变成现在酱紫的吧~
  年,是一个传说
  相传
  在很久很久以前
  人们是不过年的
  直到有一天
  出现了一个叫"年"的怪兽
  外貌
  似龙非龙
  身形很像狮子
  头上长着一只独角
  叫声跟"年"的发音类似
  习性
  长年深居海底
  每过完365天
  等到天黑以后
  就爬到岸上找吃的
  等到第二天天亮又回去
  (也就是说,一年只吃一顿大餐,
  然后,瘫一年)
  罪行
  凶残至极
  搞各种大破坏
  喜欢吃肉(完全不挑食)
  把村民们都给吓坏了
  因为年兽只在晚上出没
  人们就把这可怕的一夜叫做"关煞"
  也就是"年关"
  可是,面对这样一个可怕的怪兽
  村民们怎么办呢?
  为了躲避年兽
  各家各户都提前做好晚饭
  (做得可是无比丰盛呢,就怕是人生最后一顿晚餐)
  把鸡圈猪圈牛栏啥的全拴好
  把大门锁上
  全家聚到一起
  带着晚饭逃到深山老林年兽找不到的地方
  快饿死了,想 ci 饭?
  别急喔!
  晚饭可是要先祭祀祖先
  祈求神灵保佑滴
  而且,因为不敢睡觉
  大家就挤在一起聊天壮胆
  就酱,几年过去了
  人们慢慢松懈下来
  接下来
  又发生了什么呢?
  传说一
  年趁机吃掉了几乎整个村子的人
  但一家挂红布帘的小两口
  几个烧竹子玩儿的小孩儿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却安然无恙
  人们这才晓得年兽
  怕红、怕光、怕"噼里啪啦"的响声
  后来
  多亏紫微星君下凡
  把年兽给降服了
  人们才不再担惊受怕
  传说二
  这个村子有一个
  好听的名字叫
  桃花村
  村民们正要去避难
  村外来了一个讨饭的老人
  拄着拐杖
  背着褡裢
  银须飘飘
  (老神仙咯?)
  然鹅,大家都忙着逃命
  哪还顾得上呀
  只有一位好心的老婆婆
  给老人煮了些饺子吃
  还劝他赶紧逃到山上去
  老人笑着说
  不要紧不要紧
  如果你让我今晚待在你家里
  就一定能把年兽赶跑
  老婆婆劝不动他
  只好一个人离开了
  等年兽来了
  看见老婆婆家门上贴着大红纸
  屋子里灯火通明
  惊讶地怪叫了一声
  (年~~)
  准备扑过去
  院子里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
  一个老人正穿着红袍子站在那儿
  年兽吓得掉头就跑
  第二天
  村民见老人没事
  而且年兽被吓跑了
  惊讶极了
  (厉害了我的爷!)
  老人就教给村民们防御年兽的方法
  传说三
  年兽不叫年兽了
  而叫"夕"
  老人也变成了七八岁
  叫"年"的小孩子
  (据说,是神仙?)
  在路边饿晕了
  一位老婆婆把他救醒
  拉他一起去竹林避难
  天下大雪实在太冷了
  真是还没被吃掉就要被冻死的节奏呃
  乡亲们就伐竹烧火
  年兽看到后
  立刻捂着耳朵逃跑了
  聪明的小孩纸发现了
  让年兽害怕的东西:
  红色,光亮和爆竹声
  人们为了纪念小盆友
  于是有了"拜年""迎年"之说
  所以呐
  为了驱逐年兽
  顺利熬过年关
  人们每过一年就要
  贴红对联
  吃年夜饭
  亮灯熬年
  放烟花爆竹
  等顺利度过除夕夜啦
  就走亲访友
  说吉利话
  庆贺新年
  不过
  在古籍里
  并木有"年兽"的踪迹
  春节,是肿么变成
  中国的重大节日的呢
  先秦时期
  伏羲以前
  人们都是只用"载",不用"年"的
  到了伏羲时候呢,开始说"岁"
  伏羲以后,才有了"年"这个称呼
  相传,炎帝叫石年
  是伏羲和女娲的孙子
  石年是指
  寿命像磐石一样万年不倒
  (好会创造名字嗷!)
  炎帝故里
  所以人们又把这种长长久久
  循环往复的365天纪历
  叫做万年历
  年的产生和农耕生活
  可是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早在夏朝
  人们就根据谷物的成熟周期
  制定了夏历
  一年有366天~
  不一样的是
  农历十一月 = 新年的第一个月
  周朝时候
  仍然实行夏历
  不过,豳国却实行豳历
  (想造反咋的?)
  最后一个月 "十月" =就是农历十二月
  那他们过不过年呢?
  当然咯!
  人们洒扫庭除
  喝春酒庆贺
  欢庆新一年的降临
  可开森了
  《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磋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早在甲骨文里
  就有"年"这个字啦
  字形上面是"禾"
  下面是"人"
  禾 + 人
  ↓年
  人们把成熟的谷物背回家
  李铁香作品
  根据谷物的生长周期
  再加上人们欢庆丰收
  年开始逐渐演变成时间和节日
  在甲骨文《卜辞》里
  就有"卜年"的说法
  也就是说
  从那个时候起
  人们就已经通过祭祀祖先
  来祈福新年
  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了!
  上苍会带来好运
  但也会带来灾难
  除了欢庆丰收
  喜迎新年
  人们进行的祭祀、祈福等活动
  也表达了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汉朝
  汉武帝时期
  农历的正月初一正式定为新年开始
  古人还把"年"放到禾部
  来表示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古人相信桃木能驱鬼辟邪
  就在自家房门的桃木板上
  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
  神荼&郁垒
  (shēn shu &yù lǜ)
  而且
  人们还开始燃放爆竹
  在堂前放鞭炮
  可是大年初一凌晨起床
  做的第一件事
  说是为了恐吓一个叫"山臊"的恶鬼
  (史小姐:咦?不是年兽了么!
  年兽:我可是美美哒!)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升,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在除夕当天
  人们还要洒扫庭院
  晚上家人团聚
  一起吃丰盛的年夜饭
  但是不可以把饭吃完哦!
  要留一部分
  作为"宿岁饭"
  过完新年
  再把宿岁饭撒到大街上
  意味着除旧迎新~
  (晓得嘞,妈,给我盛三碗!)
  举办宴会聚餐喝酒庆祝啥的
  更是必不可少了
  可以说,在汉代
  春节就开始成为一个固定
  且重要的节日
  一直延续至今
  在五代时期
  (公元964年)
  后蜀之主孟昶(chǎng)
  在除夕时题了一个对联
  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朝
  民间过年贴春联已经很普遍了
  明代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
  还亲自穿便装出游
  挨家挨户欣赏春联
  文人雅士争相联对
  写春联成为一种新潮流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于春节的歌谣还不少呢!
  比如则个:
  糖瓜祭灶,
  新年来到。
  丫头要花,
  小子要炮,
  老娘们要裹脚布,
  老头要顶新毡帽。
  (你似不似酱紫呢?)
  还有人把节日的前后安排
  都做出来了: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蒸枣花;
  二十九,去打酒;
  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
  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就酱
  春节一步步发展壮大
  成为我萌最期待的一个节日
  不仅有长时间的休假
  还可以肆意地吃喝玩儿乐走亲访友
  似不似很开森呢?
  在新年之际
  史家族也给伙伴们拜年啦~
  祝大家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2017离梦想更近一步!
网站目录投稿: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