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总部设在瑞士的跨国企业,将旗下的品牌采用了"多层次"式的营销方式,获得了成功。这个明确的战略就是:将每一个品牌都赋予独特的风格,避免陷入价格竞争,进而收购更加强势的品牌,目标直指利润的提高。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为数众多的日本企业。而日本企业的品牌营销是怎样的呢? 欧洲著名的商学院IMD(本部设在瑞士洛桑)的教授多米尼克·德鲁潘,对日本企业经营非常了解。他认为:"日本企业打造强有力品牌的障碍之一,就是把所拥有的众多商品统一成一个牌子。""松下"、"东芝"、"日立"这些名号世界上可谓无人不知,从洗衣机到电视、电脑,全都用公司名字来命名,所以让人"听到这个牌子,也没有强烈的印象"。 一说到"可口可乐",大家脑子里都会立刻浮现出一个印着白字的红色易拉罐。但是一说起"日立",大概每个人脑子里冒出的东西都不一样。有人想到空调,有人想到电脑,没准还有人想到金融服务。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味觉实验非常著名。让被测验的人蒙上眼睛品尝哪个更好喝,百事赢了,但让他们看着罐子品尝,结果人们觉得可口可乐更好喝。这就说明品牌力量在消费者的选择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了创造有力的品牌,"要把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单纯化"。德鲁潘教授说道。"可口可乐"=红色,"万宝路"=西部牛仔。将能够让人联想到自己品牌的关键词浓缩在一个词汇里,并且在长期的广告宣传中持续强化,将品牌印象单纯化,深深地印在消费者的记忆中。 日本品牌的最大特征就是,非常多的企业都用公司名称来作为品牌名。为了从泡沫经济崩溃的深渊中重新站起来,日本企业进行了反复的合并、重组。 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严重的品牌问题。日本企业合并的时候往往要改名,为了将公司名和品牌名画等号,不得不同时改变品牌的名称。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最典型的就是银行。"三菱"、"三井"、"住友"、"三和"、"富士"、"第一劝业"、"大和"、"东海"、"协和"、"日本兴业"等有着悠久历史的大银行,到现在没有一家能保留着原名。合并后还依稀看出原名的,只有"三菱东京"(UFJ)和"三井住友",其他的已经全部湮灭了。 三井住友银行这个名称的来历,数十年间错综复杂。起初,太阳神户和三井合并后诞生了太阳神户三井,但合并两年后的1992年银行改名为"樱花"。但是,三井是一家始创于江户时代的老字号,即使从明治九年(1876年)银行创立算起,也是一家百年老店了。就这样扔掉"三井"这块招牌,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9年以后的2001年,利用和住友银行合并的机会,"三井"的招牌终于重见天日。但不管是因为重新发现了三井的品牌价值,还是仅仅因为怀旧情结,三井重见天日的同时,精心培育了9年的品牌"樱花",又被毫不吝惜地丢掉了。 品牌,从企业资产的角度上来说,是具有其价值的。用专业的话来说,就叫做"无形资产",是可以写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但这块牌子值多少钱,怎么计算,是个很麻烦的问题。有时候收购一家企业时,收购价会高于实际企业资产。这之间的差额,被记作"买牌儿费",这大概就相当于品牌价值了吧。 如果这样计算的话,银行统合以后,消失了的"三和"、"日本兴业"这些招牌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是不是非得砸了老牌子再花钱换新的呢?由此产生不良债券、信用滑到谷底、品牌价值为零……对企业产生的还不如说是副作用。 日本石油和三菱石油合并成为新日本石油,也是如此。日本全国各地都有标着"日石"或者"三菱"的加油站,公司合并以后全部换成了"ENEOS"的牌子,多年来人们备感亲切、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的"日石",就这样没有了。做这个决定,大概是他们觉得司机只会去选加油站,不在乎油的牌子吧。 更有甚者,最近,拥有7—11便利店和DENNYS家庭餐厅的伊藤洋华堂集团,2005年秋成立了持股公司"7&i HOLDINGS",同时将相关企业全换成了写着"7&i"的大招牌。白底配着红和绿的"7&i"招牌,很明显是仿照7—11的风格。结果闹出了笑话,人家开着车找便利店,以为看见了7—11,其实却是DENNYS餐厅(本书的编辑也曾亲身经历过)。这真让人笑不出来。就连以前"伊藤洋华堂"楼顶的广告牌,也全换成了"7&i"的大牌子。 综合超市、便利店和家庭餐厅,经营范围各不相同,顾客来的目的也不一样。 "伊藤洋华堂"、"7—11"和"DENNYS",本来都是各自领域的老大,为什么现在非要把他们统一成"7&i"呢?懂得市场营销的人都知道,这种品牌统一,缺乏一种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思考的策略。 与"日本AIRSYSTEM"合并的"日本航空",把公司名改成了"日本航空 SYSTEM",虽然人们熟知的英文名"JAL"没有变,但可惜,旅客们喜欢的仙鹤标志还是被换掉了。 多年的老品牌确实缺乏新鲜感,顾客也容易厌倦。但这属于品牌营销策略,和企业自身的合并战略是两码事。 可惜的是,在"企业名=品牌名"的日本企业中,品牌总是被当做次要问题来对待。其结果常常是,千辛万苦完成了企业重组,但在品牌战略上却栽了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