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后视镜的用法竟有这么多讲究


  有个朋友在科目二挂了两次,面临第三次。小编持照十多年,作为老司机,不免指导指导,闲聊中得知,教练车的左右后视镜角度是车身占镜中比例是1/2。
  小编突然觉得不对,回车检查了,自己是车身占镜中比例是1/4。难道我错了?又问几个老司机,有人1/2,有人1/4,还有不见车身的,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后视镜调节的"攻略",驾校教练"真传"、"老司机"秘诀,说什么都有,搞得小编也迷糊了,到底什么角度是对的?
  以自己车身为参照物,我们选取了三种后视镜调节方式,并邀请1000多位途虎热心车友进行了投票,来看看大家是如何调节的?
  后视镜调节投票汇总(1001人)
  车身占镜中1/2,18%车主,182人
  车身占镜中1/4,77%车主,767人
  镜中无车身,5%车主,52人
  车上一共有三块后视镜,除了左右后视镜,还有车内后视镜。如果这些"小镜子"没调好,会有很大的盲区,易造成事故。
  究竟哪种调节方式能获得更大的视野,避免后视镜盲区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实测。
  主车左0.5米和右1.8米位置,放置参考车
  测试开始
  由于车内中后视镜的角度是固定的,在三次测试中保持相同视野,直接调节到能见整个后窗的位置。
  测试一:镜中1/2车身
  通过向数位正在学车的同事、朋友了解,从提供的教学信息表明,目前在小路、大路教学中,教练仍大部分以教导两侧后视镜调节,保留一半车身为宜,那么这种后视镜调节是否好呢?
  在测试中可见,调节后两侧后视镜与中后视镜有大量区域重复(黄色区域),而主车完全看不见隔壁车道的右车,距离更近的左车也仅能看见五分之一车身。
  1/2测试结果:右车看不见、左车仅露五分之一
  测试二:镜中1/4车身
  不少老司机都会采用的后视镜位置,这种调节的车身在镜子中露出约1/4左右。
  通过后景,我们大致标注其可视范围,可见仍有一部分区域,与中后视镜重叠,然而在侧面视野范围上,明显要大于上一组情况,能看到距离较远的右侧车辆后部车身。
  存在一部分重叠视野,但两侧车均可见
  测试三:镜中无车身
  最后一种测试方法是通过三个后视镜组合成立,三个镜子分别对应不同的景物,最后将图像拼合起来,三个后视镜之间不留或几乎不留重复视野。
  比对中后视镜和参照物可见,左侧车辆大部分车体清晰处于后视镜中,右侧车辆也有一半处于驾驶员视野内。三个后视镜的区域几乎不重叠。但在靠近车尾区域存在两个视野死角(无标色区域)。
  两侧可见范围明显变大,但车身后侧面有盲区
  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非常明显看到,虽然有较小盲区,但镜中无车身的测试三中,三个后视镜的图像拼合起来视野更大。
  那么说明其他两种后视镜调节方式不好吗?其实也未必。
  1/2调节法
  适合科目考试,盲区最多
  教练教授调节法主要为应对考试时的倒库、侧方停车科目,更方便考试中考生观察车辆与倒车桩位置(适合新手司机培养"车感"),当然在实际道路行驶中,确实不太实用。盲区很大,容易引起事故,还需要费力的频繁扭头去观察侧面。
  可视区域狭小,右侧后车完全看不见
  1/4调节法
  懒人专用,调整最少,整体视野较好
  露出一部分车身倒车时更方便观察,在日常驾驶中也能够得到不错侧后视野,避免产生后方盲区,是一种不错的后视镜调节选择。但露出的后车车身不多,雨天容易漏看,还需谨慎驾驶。
  右后视镜离司机较远,雨雪天气易"看漏"旁车
  无车身调节法
  整体视野最大,倒车侧后盲区
  能够更清晰看清侧后车辆,后视镜盲区最小,唯一缺点是有贴近车尾两侧的盲区,倒车时非常不便,需要频繁调节后视镜来帮助倒车。
  无车身需调节后视镜才能辅助倒车
  不过这种不方便以及对付后视镜的视觉死角,都可以通过加装360度倒车影像来辅助自己倒车。
  360度倒车影像能"完全"避免倒车盲区
  结论:因此从日常使用角度来说,1/2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视野太小不建议大家用。1/4法适合"懒人"用,视野盲区较小雨雪天需要更专注,但倒车时不用调节较方便。而无车身法盲区在测试中最小,更容易发现危险,如果不装360环视影像,只能辛苦大家倒车时要调节下了。
网站目录投稿: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