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的"三条鱼" 我们,都是一群孤独的鱼...... 马哈鱼无怨无悔的付出,正如我们的父母。 父母,可以以生命作为代价为子女付出,这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巨大能量。 想起我的父母,普普通通的农民,常年的辛苦劳作,让他们比实际年龄更苍老、比一般的人更瘦弱,有时看着他们,我竟不自禁有些忧愁...... 记得小学时,爱看超人。我会指着电视里的超人对父亲抱怨:"爸爸,要是你能像超人那么高大、那么厉害就好了!"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但父亲却没有怪我,只是摸着我的头说:"放心,就算爸爸没有超人高大,没有超人厉害,但如果有坏人欺负你,爸爸一定会比超人更勇敢!" "比超人更勇敢",这是父亲的承诺。 所以,初三那年的车祸,我只是轻微擦伤,而父亲却在家里养了许久——危险的刹那间,他的心里依然有我。 乌鳢的孝子之心,是我们生生世世的遗憾。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自古以来,血缘总牵绊着情感的回馈,而父母之爱,却也是儿女始终难以媲及的。 乌鳢用自己幼小的生命回报母亲的生养之恩,救活了母亲,却无法相伴,守其晚年。而父母之愿,无非如歌中所唱"一辈子总操心就图个平平安安"。显然,乌鳢的孝,是母亲的幸,也是母亲的痛——这便是它的遗憾。 而我们,人类,我们的孝,却有着与之不同的,另一种遗憾——一种直线延续的亲情之线。 父亲常和我讲他小时候、年轻时的故事,说他的父母是如何爱他、保护他,讲我未曾记事时,爷爷奶奶是如何爱我、照顾我,目的无非就是一个——要我对爷爷奶奶好些,多关心他们。 去年年夜饭,问起父亲奶奶的生日,他想了许久,还是忘了,无奈感叹一句"现在,我也只能记住我女儿的生日了!" 父亲常常遗憾,对自己的父母还不够孝顺——一些心意不足,一些能力不够。几个叔叔伯伯都成家后,爷爷奶奶就搬到几个儿子为他们盖的小舍。如今,家家又都重新盖了新房,爷爷奶奶却依然住在昏暗的小舍。 父亲和我聊天时常常感叹,若是爷爷奶奶盖了新房,定不会让他们兄弟姐妹单独住在那样的小舍的,而这,便是父母与子女的区别——只有被抛弃的父母,没有舍得了的孩子。 想想自己,如今依靠着父母,还能时时关心着他们;往后,若我有了孩子,一颗心,便只能牵挂着孩子——像我的父母一样;未来,我的孩子成了父母,那时,我便想到了,被我忽视的、我的父母...... 因而,我们的遗憾,便在于"父母之爱如倾泉,儿女之馈似逆流",中间总夹杂着太多阻挠,或是源于现实,或是源于自身。 鲑鱼的乡恋之情,是我们甘于沉溺的过往。 千万个舍不得,还是要说一声离别;千万个不情愿,依然要道一句珍重。 乡愁,是我们逃不掉的樊笼;里面,有我们甘于沉溺的过往。 十一岁开始寄宿生活,不安;十四岁去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拘束;十八岁步入了更大的城市,慢慢习惯。这习惯里,有距离的承受,有时间的煎熬,有环境的适应,有交往的积累......所有的一切都在进步,都在暗示着,我正渐渐成为一位"专业"的游子;而所有的一切,又都在褪色,都在嘲笑着,我不得不面对的离别。 乡恋,恋什么?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菜,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感觉.......总之,最初生长的环境,总让人有着超乎寻常的依恋。这感觉,就像哺乳期的孩子,总依赖着给予他奶水和怀抱的母亲,稍稍远离、或久久不见,便会哇哇大哭。 我们也许不会再像孩子那样哭泣,却让那想念,缠绕心间,百转千回......最后,走上回家的路。 我们,都是一群孤独的鱼,来到这个世界,从此,被牢牢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