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可以说是三国,乃至整个历史上都十分著名的典故,就算你没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也听说过三顾茅庐。不过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是把诸葛亮的起点抬得很高,刘备三次主动来到诸葛亮家中,才将他请动。但这些并不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诸葛亮也没这个能力,可以让刘备三顾请之。乱世中,诸葛亮想要证明自己,他就必须依靠一位有实力的主公,那三顾茅庐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一、刘皇叔求贤若渴 杜甫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三顾茅庐佳话,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故事中的刘备谦恭有礼尊重人才,终于打动了天下大贤"卧龙"先生,得到了"跨有荆益联孙抗曹"的隆中战略,并在这杰出的战略构想下,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一代明主。 三顾茅庐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当时诸葛亮未及而立,不过一介布衣,只在荆襄一带有些才名;而刘备年近半百,早已封侯拜将名满天下。二人名位阅历都有很大差距,刘备凭什么要对一个能力未经验证的年轻人毕恭毕敬乃至执弟子礼呢? 刘备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其麾下人才虽不及曹操繁盛,但也有过几个非常优秀的谋臣:在徐州时有三国顶级行政人才、九品中正制设计师陈群,还有文武兼备曾任广陵太守力拒江东小霸王孙策的陈登;赤壁战后又招揽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凤雏"庞统和画策定汉中的法正等一流谋士。刘皇叔固然重视人才,但此前之后都不曾有人得到过诸葛亮的待遇。 刘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温良恭俭让,他其实是很有脾气的,从他鞭督邮、杀张裕可知,他的心胸并不是很宽广——鞭督邮是皇叔亲自动的手,演义中栽赃给了张飞;张裕不过是在一次玩笑中有所冒犯,就被怀恨在心寻隙杀害。 即使说刘备当时处境窘迫,为收买人心刻意折节礼贤下士,那么在招揽得手后就没有必要继续作伪——《三国志》载: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甚至让铁杆亲信关羽张飞都感到"不悦",可见刘玄德一直都非常倚重孔明。 刘备究竟看重诸葛亮什么呢? 二、诸葛亮手眼通天 《出师表》有言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是在很多人想来,诸葛亮未出山时,就是悠游山水之间的隐士。 无奈隐士终归不是神仙,不能不食人间烟火,隐逸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逍遥;如果诸葛亮只靠几亩薄田度日,那他几乎不可能脱离生产劳动,为生计整日铢锱必较,哪有时间精力去关注天下大势? 所谓"不求闻达于诸侯",一半是矫情,另一半是底气,因为诸葛亮不必"闻达"也能保持优裕生活。 琅琊诸葛氏本来就是名门望族。虽说孔明之父诸葛珪一支家道中落,以致背井离乡移居荆襄,但士族底蕴还在——诸葛亮与荆襄望族蔡、蒯、庞、黄诸姓都有姻亲关系(诸葛亮两个姐姐分别嫁给蒯氏和庞氏,本人娶黄承彦女,黄承彦又娶蔡氏女,与刘表为连襟,参看《襄阳耆旧记》)。有这么强的关系网,他当然不用眼巴巴求着别人讨生活。 生活优裕有闲暇,家学渊源有积累,这只是成才的基本条件;诸葛亮纵然天赋异禀,有着敏锐的战略洞察力,但还远不足以支持隆中战略,因为还缺少一个重要条件——广泛的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才是世家大族真正资源所在,他们正是通过情报不对称的优势,早早布局,拉开与寒门庶族的距离。诸葛亮不是荆襄士族,虽然他和各大家族关系密切,与当地名士交游广阔,但以中古时期的通讯条件,这些还不能提供足够的情报支持。 除非说诸葛亮和这些家族的关系,已经深入到核心利益层面,可以进行情报共享。 这不是不可能的。汉末士族不同于六朝的保守封闭,进取心尚未泯灭,开放程度也还比较高,在缔结姻亲关系的前提下,愿意接纳外来杰出人才进入核心,而诸葛亮恰恰符合这一条件。 隆中对战略很可能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这不是诸葛亮自己开脑洞独立发明,而是他依托荆襄士族广泛的消息渠道,博采了各家贤士智慧结晶,最终融合成型。 三、君臣间双向选择 隆中对战略虽然高瞻远瞩,但是这种战略大方向问题,说破也就不值钱了,关键还在于执行——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还不够,还要知道怎样实现目标。 而此时的诸葛亮在执行能力上还比较欠缺——孔明曾给刘表长子刘琦出主意让他出走江夏,远离争嗣是非。这对刘琦个人安全是妙手,但对刘备事业却是臭棋,因为刘备没有能力强行夺取荆州,一定要借助一个盟友做代理人,而刘琦正是最合适人选。刘琦远走江夏,从地理上和刘备隔开,双方便陷入各自为战境地,一旦情况有变,双方只能凭着感觉行事,根本不可能呼应。 但刘备依然看重诸葛亮,因为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备半生戎马纵横天下,但一直没能取得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只能惶惶然流窜四方投靠各路诸侯,最后托蔽于刘表翼下。以刘备"枭雄"本性,当然有意鹊巢鸠占谋夺荆襄统治权;只是刘表虽然进取心不足,但经营荆州多年根深蒂固,不是他一个丧家之犬率数千流浪军所能动摇,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广泛勾连荆襄非主流势力。 诸葛亮对荆襄大小家族了如指掌:谁家不被刘表看重,哪家和蔡氏蒯氏有什么矛盾,谁谁在家族中被边缘化,这些情况他都门清。有这么一个活地图在,对刘备联络整合荆襄边缘势力是极大帮助。 隆中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联孙抗曹",而孔明兄长诸葛瑾恰恰出仕于孙权麾下,这一层关系对于今后开展外交工作极其重要。 所以不管诸葛亮经验几何,这些条件决定了他是执行隆中战略的不二人选。 而且孔明不是荆襄士族,没有太多家族利益羁绊,能够成为刘备特别得力的"带路党"! 刘备对高门士族一直存有疑虑,因为这些人重宗族而轻主君——前面提过的陈群、陈登后来都归附曹操,并得到重用;虽然他们没有直接背叛刘备的行为,但忠诚度显然不高。刘备出身寒微,面对这些人本来就有自卑感,再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更没有信心驾驭他们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当刘备成功招揽诸葛亮后,并没有继续寻访与之齐名的庞统;不是因为有"卧龙"就不需要"凤雏",更不是因为孔明嫉妒庞士元,而是因为襄阳庞氏属于高门士族,刘玄德吃过亏心有余悸。 反过来说诸葛亮也没有更好选择。 时至建安十三年,曹丞相根基已固,麾下阵营也大致完整,尽管此后三次发布求贤令,一再强调"唯才是举",但几乎没有再出现过重用系统外人士的情况——荆州名士蒯越,足智多谋天下知名,曹操对之评价甚高,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然而任其光禄勋闲职,不予实权。有理由相信,诸葛亮降曹待遇只能更差,不可能让自视甚高的孔明满意。 孙权情况也相差无几,他的班底也基本完成,诸葛亮加入进去也很难成为核心――孙权接手父兄基业,是富二代出身,相对曹操更看重门第。况且其兄诸葛瑾早已仕吴,从分散风险的角度说,没有必要把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 于是乎,出身贫寒又志向远大的刘备成了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