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会像鲜花儿一样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但是,正像花儿开放,需要空气、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环境,生命的鲜花也需要一定的营养才能绽放。这种营养,如被看到、被重视、被欣赏、被关爱等等,就叫心理营养。缺乏营养,就要生病,人跟花儿都一样。 花儿的营养,需要从园丁那里得到。孩子的心理营养,首先从母亲那里得到;其次是从父亲那里。当然,也可以从其他的重要他人那里得到。婴儿在母亲充满欣赏和关爱的眼神里,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可爱的,别人也是值得信任的;在自己的需求被合理满足之中,体验到自己是价值的,有力量的。这样孩子育得了基本的自尊,赢得了TA探索世界的基本动力。这样的孩子,心理营养是充足的,也将为其今后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 但是,并不是每个母亲、父亲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比如一位严重抑郁而休学的孩子,小时候几乎得不到大人们的关注。她记忆最深刻的是看到妈妈揉面时,特想跟妈妈一起,就抓起一面团学妈妈的样子干活儿。可是妈妈却以她贪玩浪费粮食而把她扔到水渠里。孩子内心想要跟妈妈一起的感觉,得到妈妈如此残酷的回应,所产生的影响会是多么的可怕。这样不能理解孩子内在心理需要的父母,比比皆是。不是他们没有爱,而是他们不懂得爱,不会爱孩子。爱孩子,是需要能力的。 更何况,现在更多的家庭,对孩子的期待高于关爱,对孩子的理解,几乎为零。孩子从父母那里承受的是考试、升学、就业等等竞争的压力,而不是得到爱的滋养。即使有爱,也是有附加条件的,比如学习好了考上好大学了,才如何如何。在学校,也是如此,学校,更多是给孩子知识的地方。分数才是学生的命根儿。 可喜的是,孩子并不是植物。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心理营养,顽强的生命力,会自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只是,孩子在寻找心理营养的满足时,所用的方式和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比如在早恋中得到一丝的安慰与温暖。比如在游戏中得到一种发泄和控制感。甚至是抑郁,强迫等心理疾病。所谓的心理问题,只不过是以失功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罢了,孩子只是想找到一点点的能够让自己活下去的感觉而已。所以,这样的环境,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孩子不生病已经是最大的造化了。 孩子出现问题,是对家庭最好的警策。那意味着家庭出现问题了,父母出现了问题。所以,父母以孩子出现问题为契机开始学习如何成为夫妻成为父母,家庭就开始成长了。这是希望的开始。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这是真的。 其次,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是有益的。所谓的心理咨询,就是让咨询师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好的咨询师,本身就是一贴良药。从心理咨询师这里,让孩子获得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理解、关爱之中,让孩子重新找到"在人群中做为一个人的感觉。"当孩子找回对自己的良好的感觉时,自信就会给TA力量,生命就会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