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deal想 公众号:争相聘 今天突然想写点什么。 30-35岁的年龄,通常是压力递增的时候。很多朋友在这个年龄已经升级为父母了,即使不考虑买房,至少每月也要准备足够的奶粉钱。如果自己来自农村,很有可能父母还需要你定期寄点钱回家。 职场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到了35岁这个年龄,你的上司还没有对你说准备给你升职,你的未来很有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贬值。随着你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未来的你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从30岁到35岁,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假如给你足够犯错的时间。那么,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 你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 1:
35岁,你将面临哪些职业瓶颈? ▌35岁才发现自己求职难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她是在一家民营企业做行政文员。每天朝九晚五,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几乎没有压力。 她在这家工作了将近5年,这5年,她从来没有想过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职业规划,工作之外的个人技能提升等。她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能够有钱养活自己就好!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就结婚生小孩了。休完产假之后,她回到公司,发现原来的岗位早已被人取代,自己则被安排到普工的岗位。一年后,她离开了公司。 离开公司后,她只好去找工作,没想到却遭遇了尴尬:找文员的岗位,她的年龄太大,找别的工作,又没有其他工作经验,于是她失业了。 看看她的经历,我终于明白,如果你35岁的时候,还在做一些执行类的岗位,还没办法做到管理层思维,你有很大的可能会面临找工作难的问题。 ▌35岁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 30岁或者35、36岁,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龄。但偏偏有人认为自己老了,已不如年轻人了,自己已是昨日黄花,或者是下山的夕阳,完全没有了朝气。 上个月咨询过一个客户,他今年35岁。 他一开口,就说迷茫。因为在他35岁的关口,他突然发现自己一无所长。 经与他沟通下来,发现他的情况其实并不糟糕!他有着很好的学历和背景,只是,这些都没有成为他职业发展的助推器。 细细分析下来后,其实在他长达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发展中,他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在黄金的十年,他并没有让他自己建立起职场核心竞争力。 不肯学习,没有核心竞争力,只能把命运交给别人,这才是问题的核心症结。 如果你35岁还一无所长,那你和优秀的人的距离,可能就是7年以上的距离。 ▌35岁才发现错过了最重要的机会 哈佛一调查报告说,人生平均只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两次机会间相隔约7年,大概22岁后开始出现,75岁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 第一次机会是在22-25岁之间,也是你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此时,有些人如果做好职业规划,或者有幸进入适合他自己的企业,从事适合的职业,他就能够抓住这次机会。第二次是在32岁,此时,正是一个人职业发展最重要的时刻。如果你能够在前7年打好基础,那到这个年龄段,你就会把握住这次机会,确定你自己的事业。第三次机会是在39岁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已经在家庭和事业中定型了。对大部分人来说,想要再去改变已经很难。 所以,前面两次机会,几乎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可是,大部分人,到了35岁才发现,他已经错失了人生最重要的机会。 由于犹豫,所以不敢行动; 由于害怕痛苦,所以安于现状; 由于安于现状,所以不敢改变。 2:
35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35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 如果你35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那么,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要想获得突破是十分困难的,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 所以,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顺利渡过35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在35岁之前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 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关于目标与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所谓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行。 围绕着这个核心,你才能构建你的竞争力。而这个核心,就是你的职业目标方向: 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解决了,方向明确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因为你明确你的目标,你一直在朝着你的目标前进,你是在走直线。 捷径是什么? 捷径就是不走弯路,永远走直线。 现在房价、物价这么高,很多人的生存压力也骤然增加。由此也导致很多人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变得浮躁和随波逐流。 一份工作,往往坚持不了几个月,觉得看不到希望,工资无法提升,往往就选择跳槽。但实际上,跳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房价、物价这么高,很多人的生存压力也骤然增加。由此也导致很多人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变得浮躁和随波逐流。 一份工作,往往坚持不了几个月,觉得看不到希望,工资无法提升,往往就选择跳槽。但实际上,跳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的用人单位,都变得非常务实,做多少事,拿多少钱,天经地义。 如果你无法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却还想着得到更多的回报。这样只赚不赔的买卖是没有人愿意干的。 你为公司贡献多少价值,取决于你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而能力的积累,则源自于在一个方向上的长期坚持。即便是那些看起来令人很羡慕的成功者们,也少不了日积月累的修炼与成长。 那些因为走了弯路,却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损失补回来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让你失去更多的东西。 大家可能听说过10000小时定律:不论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你都必须至少付出10000个小时的磨练。 Macolm Gladwell在他的新书《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中说道,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经调查,你都会发现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之后才崭露头角的。 你积累的厚度,将最终决定你未来的发展高度。 3:
35岁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30岁以后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再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一个比较。这里我总结为三点: 第一,做价值规划; 第二,生涯聚焦; 第三,扬长避短。 ▌1、价值规划 我们姑且先抛开外部机遇,只看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其实用这个模型就可以表示出来。 你去看企业招聘,也是用这个思路来判断你的价值,从而决定给你的offer上面填什么数字:比如,他们会要求一定的学历和专业,这其实代表了你的知识水平;他们要求会使用一些工具,比如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你能努力的点更多是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所以,你做的每一段工作,都要力求在这些要素上有所提升,你才会不断增值。 如果将来想要创业,那么创业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和能力,在这之前的哪些工作可以提升这些要素,这才是职业规划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2、生涯聚焦 一旦你到了35岁,你就不应该再走"多元化"道路,而应该聚焦。 ●职业发展路径聚焦。 任何一个职业,都有两条发展通道,一条是管理通道,一条是专业通道。这两条路径,你只能选择一条。 ●模块聚焦。 比如,心理学有完型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构造主义学派等。你不可能精通所有模块,所以你必须选择一个模块进行聚焦。 在你所在的领域,看看哪些模块是你感兴趣和擅长的,那请你聚焦在这个模块。 ▌3、扬长避短 能力是你实现生涯裂变的条件。 到了35岁,你不再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应届生,在能力上的强弱上,你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 比如,你可能在专业能力上很强,但是在当众讲话能力方面,却很弱。 而你的工作,却需要你经常进行当众讲话,这是你职业生涯突破至关重要的能力,所以,如果你要实现生涯裂变,你就必须提高你的当众讲话能力。 在35岁的关口,你不能再任性地学习了。 你最好看看你的事业,你工作,有哪些能力是你擅长的,哪些能力是阻碍了你的发展的。 一定要做到扬长,让你的长处变得更长;避短,对阻碍你个人生涯发展的短处,你一样是需要提升的。 (完) 愿你主动改变,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欢迎关注公众号:争相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