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炒房一个时代结束


  恒大滨河左岸,近段时间,这个项目名称可谓是火遍了全国。究其原因,还是房子降价。
  去年冬天,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炒房客小甲,在恒大滨河左岸选购了一套精裝修的房子,当时的价位是18000元/平米。谁能想到,最近一段时间,该处的房价直接降到了13000元/平米,小甲那套100平米的房子直接缩水了50万元。
  这下子别说是小甲了,很多买来自住的业主都受不了这个打击,聚集在售楼处讨说法,甚至出现了业主怒砸售楼处的沙盘。
  曾几何时,"眼光长远"的炒房客顺应时代,应运而生。他们在看准房子的升值空间后,马上出手买入,然后转手卖掉,或者出租挣租金,要么买地买铺坐等升值再抛出,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这次"售楼处被砸"事件,却为这些炒房客再次敲响了警钟。恒大滨河左岸楼盘降价也并非个例,其他如南京、杭州等城市,楼盘降价比比皆是。楼市步入寒冬,房价涨跌难测,楼市前景堪忧,属于炒房者的黄金时代,似乎也迎来了尾声。
  接下来,不如和小编来一同回顾一下,那些属于炒房客的时代。 1.0时代 第一代炒房人经历"海南的疯狂"
  "1989年我去了海南。海南特好!大家都是闯天下的,什么都能谈得来。那时候挺穷的,可我穷,还有比我更穷的。"潘石屹曾这样回忆。
  1989年的潘石屹只有26岁,辞职两年。那时的他没有光头,没有黑框眼镜,更没有后来的SOHO中国。
  而那时的海南,几乎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在疯狂地玩着一个叫做"击鼓传花"的炒作房地产的游戏,每个人都在尽快地把手中的房子、地皮转给下一个接棒者。
  刚到海南的潘石屹并不是做房地产的,他在一个砖厂打工、搬砖。干了20多天后,有些扛不住了,直接就找到了砖厂的王老板,毛遂自荐:如果让我来当厂长,工地的效率肯定能大幅提升。
  王老板也算慧眼识珠,直接答应了。潘石屹当了厂长,立刻开始改革,花几百元买水管,引水到砖厂和泥,然后又买了小型发电机,方便夜间照明,轮班工作,砖厂的收益剧增。
  后来王老板转行去做房地产,就把砖厂承包给了潘石屹。潘石屹通过这个砖厂的运作,算是积累到了第一桶金。
  1990年,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降温,砖厂受到波及,也倒闭了。但是这时候,潘石屹却敏锐地察觉到,这次降温反而可能是一个进入楼市的好机会。
  于是,在1991年,万通公司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成立,"万通六君子"首次汇聚一堂,大家"座有序而利无别"。在海南有过房地产公司"工作经验"的王功权成为领头人,"体制内出来的"冯仑和刘军做副手,王启富的办公室主任也是在房地产公司时的"原职","印刷厂厂长"易小迪做了总经理助理,而"精于计算"的潘石屹则主管财务。
  这六个人是东拉西扯、彼此引荐凑到一起的,平均年龄不过24岁,公司总共有3万多块钱,打算干房地产。他们高息借贷了1000多万元来炒房,即便现在来看,这也算是非常有魄力和胆量之举。
  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只有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3年时间,增长超过4倍。
  正是房产市场这样的疯狂,再叠加潘石屹的魄力,才使得短短半年时间,就让万通赚到了上千万的利润。
  但是,这些并没有冲昏潘石屹的头脑,他依旧保持了高度的理智。当时的他很快想到,了解一下海南的房地产现状到底怎样。
  而这一了解,问题就出来了。潘石屹发现,1992年的海口市整个报建面积除以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多平方米,而当时北京的人均居住面积才不到7平方米。
  这样不行,海南房地产肯定要出事。潘石屹几乎是马上就做出了决定,撤出海南房地产市场。
  后面的剧情大家就都知道了,1993年国家开始在海南重拳调控房地产市场,几乎招招致命,海南房价1993年就跌了47%,无数人因此倾家荡产。
  而及时脱身的潘石屹,带着他的万通和炒房赚到的资本,来到了北京继续发展,最终书写了SOHO中国的辉煌篇章。
  看准入场时机,迅速出手,认清所在市场,及时脱身的潘石屹,或者说"万通六君子",都是炒房1.0时代的代表人物。那个时期的炒房客,都是敢吃螃蟹的勇敢者,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倾家荡产。 2.0时代 温州炒房团横行全国
  温州炒房团是炒房2.0时代的代表。
  曾有传言,在温州炒房团全盛时期,一个温州人年初投上100万元,年末就能变成了1000万元。虽然传言不知真假,但许多温州人靠炒房发财,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小A一家也是如此。A妈靠炒房发家,一时之间财源滚滚,买了数辆豪车,花钱如流水。在当时,炒房这件事,只要有资金,就能迅速地开始操作、挣钱。
  反观发展企业,不仅要考虑技术更新换代,还要担心市场风向转变,难度大了不说,辛苦一年赚的利润往往还不够炒卖一套房来的多。所以A爸对自家生意开始不怎么上心,也渐渐参与其中。
  不止小A一家,放眼整个温州,做实业的人逐渐少了,投机的人却开始多了起来。
  在温州人的运作下,温州的房价也不知疲倦地高歌猛进,1989年,温州市区的房价均值首次突破1000元每平米,1999年突破5000元,2001年已高达6000元,相比同期的全国商品房均价,高出2倍以上。
  而温州人也开始不仅仅满足于自家门口这有限的房产,将目光慢慢放在了远方,比如上海。1999年的上海,商品房的均价不足4000元每平米,简直是尚未开发的巨大宝藏,温州人开始蠢蠢欲动。
  媒体报道了这个一个事情:2001年8月18日,150多个温州人坐满了3节火车厢,浩浩荡荡地抵达上海。他们不为旅游探亲做生意,而是在《温州晚报》的组织下,专程到上海来买房。为此,上海房产协会甚至收到市政府领导指示:一定要把温州看房团服务好。
  这次,温州人砸下5000万元,让上海人大喜过望。两个月后,又一波温州看房团莅临,成交8000万元。就这样,在看房团惊人的豪买中,温州炒房团正式跃上历史舞台。
  2002年,某温州炒房人以120万元的首付,在上海狂买20套商住房,然后为每套房配齐家具后出租,以每月每套3000元的租金顶按揭,每个月还净赚2万元。两年后,房价暴涨一倍,再将房子全部脱手。
  这个炒房故事堪称经典案例,至今被很多炒房人所效仿。
  到了2004年,温州几乎陷入"全民炒房"的时代。而全国性的房价上涨,也使老百姓对房价怨声载道,人们开始炮轰温州炒房团,认定他们正是炒高房价的罪魁祸首。
  期间,温州炒房团向北跨越长江,转战青岛、济南、北京、哈尔滨、大连、沈阳;向西,则溯长江而上,攻克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向南,则是奔赴海滨城市厦门、海口、三亚……炒房团也从单一的大小老板,壮大到一般的工薪阶层,一时之间,盛况无二。
  一直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中国的楼市受到不小的打击,不少炒房客一度想要离场。直至"四万亿"和"四十条"出台,楼市才算是止跌,开始回升。
  2008年到2009年,全国商品房的均售价涨幅明显,约超20%,温州的房价涨幅接近110%。劫后余生,让温州炒房团更加不知节制地投入其中,异常疯狂,而疯狂到了极致,距离毁灭也就不会太远了。
  全国各地的限购、限贷政策相继出台,温州炒房团的风险也开始彻底暴露出来。房价率先崩盘,温州市区某楼盘的房价由2011年的33000元每平米跌到了2015年的16976元每平米,近乎腰斩。
  其他地区虽没有这般惨烈,却也不容乐观。温州炒房团实力大损,炒房客开始陆续出逃,甚至有人做出轻生的极端行为。不过,扛过了那段时间房价下跌的人,最终都赚翻了。 3.0时代"全民炒房"时代的最后狂欢
  温州炒房团的2.0时代过去后,房产市场曾出现短暂的一阵风平浪静,直到2015年,这份平静才被再次打破。
  本次波澜壮阔的楼市暴涨,在深圳打响了第一枪。
  此次暴涨,在北上广深这4个一线城市中,最先发力的是深圳,涨幅最大的也是深圳。而只要房价大涨,炒房团体就会再度出现,不过这一次,出现的不是温州炒房团,或者说,不仅仅是温州炒房团这样的单一团体。
  如果说在2015年之前,购房者还是以投机炒作为主,那么2015年之后,就开始正式进入"全民炒房"时代了。
  "只要房价能一直涨,那就有得赚。"天津链家地产的卖房中介小乙这样说道,"在3年前房价最疯狂的那段时间,我一个月最多可以成交19单。在我手里买房的人来自北京、上海、温州,但没有几个人是买完之后自己住的。"
  同样的,小乙也享受到了房价上涨所带来的红利。1993年出生,做了5年中介的她,同样参与其中,自己炒出了6套房,工作时甚至开着奔驰带客户看房。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真的有不少参与者通过炒房,实现了财富自由,也算是借上了炒房的最后一阵"东风"吧。同样的,在这样"全民炒房"的环境影响下,房价上涨的趋势也愈演愈烈。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从2015年初到2016年末,先后经历了多年未见的房价暴涨。以上海为例,至少上涨80%,部分地区达到100%,内环内二手房从3万—5万元上涨到6万—10万元,一手房开盘,每平米更是直接10万元起。
  面对房价的疯狂上涨,很多人都在担心,如果现在还不买房,以后可能连首付款都拿不出来,于是咬着牙把房子买下来。同样的,也有人开始研究起了旁门左道。
  2016年3月,毕业不到一年,在北京工作的庄先生计划着与两位好友一起"众筹"一套房:"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北京户口。不过,他还在读研究生,没有购房资金。我也是刚毕业,也没多少积蓄,所以我们与另一个好朋友商量,计划3个人一起买一套房,坐等升值。几年之后,等我有了购房资质,就可以将这套房卖掉变现了。"
  据庄先生说,他与他的朋友们在北京市朝阳区安华桥附近购买了一套40平米的二手房,售价近200万元,算上税费后,每个人出资约70万元。购房之前,庄先生还与朋友们签订了共同购房的协议,约定出售房产的条件是:购房后的2年-5年期间,且至少有两个出资人同意。
  类似庄先生这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他们虽然有买房的想法和需求,却要么缺少资金支持,要么受限于购房的相关政策。于是,他们紧跟时代潮流,玩起了互联网思维,搞起了"众筹炒房"。
  所谓"众筹炒房",就是像上述的3个人一般,几人同买一套房,随后坐等升值,时机成熟后,再将房产变现,以此获利。这种相比于独立炒房来言,相对较低的门槛,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心动,并试图加入"众筹炒房"的队伍之中。
  一些90后的年轻人不甘落人后,也参与到"众筹炒房"的队列中,坐等房屋升值。不可否认的是,"众筹炒房"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了进来。但是,这样的炒房模式并未完全成熟,随着参与进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更多的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
  国家、政府很快出台了相应的政策,2016年第一季度,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纷纷开始叫停房地产的众筹业务,以此来杜绝"众筹炒房"可能对当地房价造成的影响。 4.0时代 新政下的炒房客
  炒房4.0时代,也就是现在的炒房客,他们更关心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自己还能否赚钱,更多的则是自己会不会成了接盘侠,能否做到全身而退。
  正如上文提及的,处于山东济南恒大滨河左岸的炒房客小甲一般,其处境早已不容乐观。其实,从2018年11月起,该楼盘的销售价格就始终处于温和下行的状态,但到了2019年8月,销售价格迅速下跌,挂牌价也从2019年5月的18000元/平方米,降到10月的1600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降了2000元。
  而已购房产的业主们担心该楼盘继续降价,导致自己有更大的"亏损",才相约到售楼处讨说法,以求阻止楼盘降价,也才有了业主砸沙盘这一幕的出现。
  其实,不止是在山东济南的恒大滨河左岸炒房的小甲,全国各地的炒房客以及购房者,都在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17时40分,杭州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达到100034套,正式突破10万大关。回顾楼市近状,新房售楼处门可罗雀,二手房成交惨淡,前景也不容乐观。
  在经历了温州炒房团、"众筹炒房"事件后,国家就已开始不断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房价,规范市场,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住房刚需,维护房产市场的稳定和谐。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时就已明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251次,相比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的192次,同比上涨31%。
  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对炒房客而言,又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前不久,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并决定于2020年开展我国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同时也会将住房情况纳入普查范围内。
  这已经不是我国第一次将"查房"纳入人口普查的内容中,而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查准人口,更全面地了解居民的居住情况,同时也为楼市的调控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所以,"查房"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对于那些房子仅仅是用来自住的刚需型用户,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那些想要以房产作为投资资本,并以此赚取差价的炒房客来说,情况可能就没那么乐观了。
  本刊综合笨虎的录音笔、正解局、子木聊房、证券日报、教体视界等报道
网站目录投稿: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