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7年多了,初衷美好、效果不佳,学生毕业后从教意愿不强,很少到农村地区任教。不少人宁可补交学费和违约金,也不愿回乡教书。"今年两会,庞丽娟代表聚焦免费师范生政策,认为要想切实使其"学得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顶层设计亟待完善。(《光明日报》3月11日) 正如庞丽娟代表所说的那样,免费师范生政策初衷美好、效果不佳。国家实行这一政策本是为了鼓励一批人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教育事业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但免费师范生政策从制定之初的火热到如今遇冷,反映出了政策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脱节。 2011年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夕,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1.9%的免费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而回到贫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比例更低。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不愿当教师的人成了教师,而愿意当教师的人却被排斥在师范生的身份之外。对那些边远贫困地区而言,仅仅依靠国家的号召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因为在生活和发展压力面前谈教育情怀,其实并无多大实际价值。 作为免费师范生群体中的一员,笔者虽然也很感谢免费师范生政策对我成长的帮助,但这一政策所存在的问题也清晰可见。首先,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免费师范生的权利主要是免费、工作有保障和免试读研,其中免试读研又不再免费。而他们要履行的义务是服务教育领域10年并有2年在农村学校工作。这好比是国家花了五六万元买断了一名大学生的十年青春,正是这种类似"卖身"的感受导致免费师范生的违约率持续走高。其次,缺少必要的退出机制。由于缺少退出机制,使得免费师范生群体中存在不少并不适合当教师的人。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一些免费师范生浑浑噩噩混了四年大学,毕业时依然会享有生源所在地政府安排工作的权利。所以,不少免费师范生在大学期间的表现及上岗后的教学能力也不尽如人意。 再者,政策缺少个性化差异化安排。该项政策要求,免费师范生原则上需要回到生源所在地工作,但各省各市的情况差别太大,有的省份教师处于饱和状态,有的则教师缺乏。政策严格限制免费师范生跨省就业,约束了不少免费师范生的前途发展。而某些市区在执行该政策时,则是按照户籍派遣,农村户籍的师范生分到乡村,城镇户籍的则分到城镇。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更是破坏了免费师范生公平发展的机会。 免费师范生终身从教是好事,但单纯谈理想、谈情怀难以解决实际生存问题。只有当农村教师工资普遍偏低、升职发展空间较小等诸多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时,国家鼓励免费师范生去偏远落后的地方,才切实可行。教育是国家大事,"免费"不能成为师范生自由发展的障碍。只有先在政策上给免费师范生松绑,并解决好这一群体的后顾之忧,再加上理想信念的引导,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免费师范生"凤还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