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人类所知的最具传染性的疾病之一,一旦接触了麻疹病毒,几乎所有未曾接受免疫的儿童都会感染麻疹。既然它就如此强大的传染力,因此家长们一定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春季,家长们别忘了防麻疹。 麻疹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麻疹病毒通常在咽喉后部细胞以及肺细胞中生长。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急性期的麻疹患儿,其鼻咽部、眼结膜、呼吸道分泌物、血和小便中均可含有麻疹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当患儿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哭吵时,病毒可随飞沫直接传播给他人;密切接触者也会经污染的双手而染上麻疹。得过麻疹的人则可获得终身免疫。 专家提醒:春季别忘了防麻疹 感染了麻疹,第一个征兆就是在受染后的10天至12天间发高烧,高烧可持续1天至7天。在这个初期阶段,病人会发生鼻炎、流涕、咳嗽、眼睛发红、流泪等症状,并在两颊内口腔处出现小白斑。3天到4天后,患者通常会在脸部和脖颈上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斑丘疹向下发展,最后会达及手脚。斑丘疹持续存在4天至5天后退去,红色疹子随即转为棕褐色及细小脱皮,同时,体温下降至正常水平。 麻疹危害:主要源于并发症 麻疹大多表现为轻度或中度感染,重度麻疹特别容易发生在营养不良或有基础疾病的儿童中,维生素A摄取不足,免疫系统削弱,也是导致重度麻疹原因之一。 儿童通常不会直接死于麻疹,而是死于它的并发症。麻疹并发症在5岁以下儿童和20岁以上成年人中最为常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婴儿还会发生喉炎;而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失明、脑炎、严重腹泻、严重呼吸道感染。数据显示,麻疹引发脑炎的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中耳炎约占5%至15%,肺炎约占5%至10%。麻疹致死率在发展中国家一般为1%至5%,但是在营养高度不良和卫生保健设施匮乏的人群中,该比例可高达25%。 预防麻疹:接种疫苗最为关键 防止麻疹流行和消灭麻疹,最关键的是提高人群免疫力,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并定期强化。其中,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 目前,我国已将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纳入免费预防接种规划中。我国国家计划免疫规定,小儿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初种年龄是8个月,第二剂次接种年龄为18个月至24个月。至于易感人群,可在接触麻疹病人一天内进行应急接种,避免发病或减轻病情。体弱多病或有慢性病的人群,在接触麻疹后可给予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5天内可制止发病;5天至9天内可减轻症状。这种免疫方法的有效期可维持三周左右。 在麻疹流行期间,对麻疹病人进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可控制病情的发展。一般来说,麻疹病人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20分钟至30分钟后,才能让易感人群进入;接触过病人的人群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室外停留20分钟以上才可接触易感人群。只有注意到了这些生活习惯,才可有效避免麻疹交叉感染。 麻疹的克星:麻疹疫苗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在麻疹疫苗问世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3亿名儿童发病,其中700万至800万儿童因麻疹而死亡。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由于麻疹疫苗免疫规划活动的逐步开展,麻疹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极大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956年至1965年间,我国尚未开展麻疹疫苗使用,麻疹年平均报告的发病率约为766/十万。自1965年普遍实施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上世纪九十年代,麻疹的发病率已控制在10/十万左右。 不过,尽管麻疹疫苗使用已在我国开展了近四十年,麻疹发病数仍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它,仍是威胁我国儿童生命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