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认同人际交往中沟通、共情能力、情商重要性。在工作学习中,我们免不了跟人打交道,很多朋友说,最耗人的不是工作,而是人际关系。从小到大我们会发现,跟朋友交往的感觉越来越不一样了。我们与人保持舒适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底层能力。近年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书非常多,那么在你开始阅读之前,你是否思考过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什么呢? 作为成年人,我们是否有以下三个观念呢: 1、成年人交往最好的状态是独立自主,强强联合。 2、其实"人脉"这个词是个伪概念。 3、人际交往中的交换也存在不同层次。 下面我们就开始聊聊人际交往的本质。 所谓"人脉"不是手机里储存的联系人和电话号码,也不是微信群里的众多群友;人的交往一定是和自己有流畅互动,在需要的时候能互为相助(物质)的关系,所以人的交往就是一种价值交换。这种价值交换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不谋而合。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人际交往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的价值交换:物质利益层次(吃穿住行,收入,实物);心理营养层次(被赞扬,被肯定,被欣赏,被接纳);心灵认知层次(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认知,喜好,行为品性)。 我们认识的人大致包括:家庭成员,亲戚,邻居,同学,师长,上司,领导。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和亲戚的价值交换都是从家庭供养开始,逐渐上升到心理层次和心灵层次的;一旦心理诉求或者心灵诉求的交换受阻,那么即使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也会产生内心隔阂。而非血缘关系的价值交换一定是先从心理层次开始,最终才能以物质利益的方式使人际交往得以变现。举个例子,之前互联网社交平台骗钱骗色的事件。这些诈骗者都是利用互联网虚拟聊天的方式,先走入对方的内心,触动对方的心理精神诉求,获得对方内心的接纳,最终实现了物质利益层次的某种变现——骗钱偏色。 很多人都认为人际交往价值必须在身份地位,社会资源对等的人之间才能进行交换,其实也并非如此。对于身份地位,社会资源与自己对等的人来说,只要双方基本的观念一致,对事物的认识层次相近,就可以轻松交换资源,也就是俗称的臭味相投。双方可以同层次交换,也可以不同层次交换。而对于师长,上司,领导,这些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自己手中的资源,份量不足以与对方做对等交换,如何构建有效交往模式?那就是要读懂对方在心理,精神层次上的需求,走入对方的心中,获得他对自己的重视,认可,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并在交换中,获得变现的机会,如升职加薪,培训机会,更有挑战的工作岗位,投资合作。 举几个例子:1)上课时,你能积极与老师互动,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提供自己的答案,有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就能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2)做一项工作时,你能提出不同的建议和主张,能让工作效率更高;你提交的报告分析,数据更多更全更深入;你发现了对方遇到的难题,而你能想办法解决;你就能获得上司和领导对你的赞赏和刮目相看,你的价值瞬间就提升了;3)你能理解对方面临的心理困惑,而你能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安抚,不带任何不屑和贬低轻视;你能欣赏对方的某个性格特征,并由衷的钦佩,以他为学习的榜样,就能自然的拉近与对方的关系。如果你能够与对方达到价值观,爱好,行为品性,思维理解层次的相近,那就走入了对方的心灵层次,获得更为稳定长远的价值交换关系。但是能做到这一步的,对于原本起步地位低,资源不对等的人来说,难度很高,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提升自我,获得与对方对等的认知。 身份地位,资源,价值对等时的交换相对是容易的;而价值不对等,想要获得稳定的人际关系,就需要自己用心体察对方的需求,找到对方的心理诉求及心灵层面需求,让自己尽量价值对等,才能实现交换。交换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双方心灵认知层次的同层交换,不仅仅是物质和利益上的。这时候的互动才更流畅,更稳定,更长久。所以所谓"人脉"不是手里握有对方的名片,知道对方的电话和名字,而是持续学习,积累能量,提升自我,以获得与对方匹配的认知价值,带来心灵思想高度的同等交换。 还是引用文中开头那句话:"成年人交往最好的状态是独立自主,强强联合"。记住,弱国无外交!否则看再多的书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