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是汉朝时期一位很有名的大将,但同时也是一位人们讨论比较多的大将。后世有一句"李广难封",说的是李广这一生尽管有战功,但是却难以被封侯,多多少少有一些愤慨之情。不过,李广难封难道就真的是因为功劳太高封无可封,或者是没有遇到赏识他的君主所以没有封吗?不尽然,而且这样一位被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为何最终会选择自杀呢? 可以说,李家三代都很不幸。李广一生征战匈奴不得封侯。儿子李敢霍去病被射杀。孙子李陵被迫降敌,全家被薄恩寡义的汉武帝诛杀。尤其是李广,终战一生未曾封侯。确实有些不公和委屈。但"李广为什么这么悲催"?而司马迁却为何如此同情李广? 李广之所以一生坎坷未得封侯,首先就是"政治不坚定"就凭私下接受梁王将军印绶一件事。他这一辈子就别想封侯,杀霸陵尉。李广做出这样睚眦必报之事。也足以说明其情商太低。第三就是点背了。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但点背不能怨社会,只能怨自己。他的自杀也是个人性情所致。 我们也必须得说,李广的今天的名声一半是司马迁吹出来的,司马迁把一肚子对武帝的不满,都化作在了对李广同情上了,用以证明自己对李陵的辩解是正确的,也讥讽大汉三代皇帝的薄恩寡义,而李广的自杀,首先是李广的性格使然。性烈,无量是李广特点,也就是说有点小心眼。将军额前能跑马,可惜李广没有这样的度量。 李广被罢官二次起复的时候,和武帝说要让霸陵尉随军,然后就出把这个忠于职守的人给杀了。武帝肯定知道原因,但武帝绝对不会认为李广恩怨分明,嫉恶如仇。只能认为李广太得意忘形,气量狭小。大汉以军功封侯,标准是斩首俘获减去损失,对比以后如果符合标准就封侯。李广始终没能封侯,是他没有抓住机会,李广都领兵出击,但不是迷路就是被匈奴大败,自己甚至有被匈奴俘虏的经历都有。李广只适合当主将,不适合当主帅。 而李广自杀。虽然其中有卫青排挤的因素(按皇帝的意思办)。但更大一部分原因却是李广自身造成的,第二就是武帝不想让他出征,但李广求战坚决,可武帝不看好他。让主帅卫青对李广加以限制。"数奇"就是点背。而实际就是就是能力不行。最后就是李广已经年好,实在不适宜在一线作战 。再就是李广指挥作战过于个人主义。 李广自杀的这一年是汉武帝的元狩四年,他从汉文帝十四年从军到他自杀,一共是四十七年,没有封侯与武帝无关,与卫青无关。就是他个人情商不够。指挥作战缺乏军事才能、治军过于宽松、为人刚愎自用、都是李广的毛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后人对李广自杀的同情。大都是对比和卫霍的感到不公和平,而站在武帝的角度来看,他已经很对得起李广了。 李广这货历文景武三朝,先后为郡守。九卿之一俸禄两千石了(与宰相同级)、除了没有封侯,也算不错了,说白了。是他李广想不开。而作战期间,就你带领的部队迷路失踪,实在是不应该。是你指挥失误。战后,卫青的问询和调查都是应该和必须的,但李广却认为是报复,受不得委屈而自杀,李广的自杀怨不得任何一个人。就是个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