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掂掂幼小肩膀上的分量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的研究也显示了这个群体心理障碍的严重性。但人们往往忽略和回避了对其生发过程的连续性,否则青少年的障碍就是应激反应,而他们的行为属性恰恰说明他们存在的是心理障碍。其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幼儿期就有表现,对其进行分析就成为迫切和必须。
  对心理障碍的判定也越来越关注了幼儿,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精神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手册DSM-Ⅳ-TR,它的判定原则是7岁之前就发生,重视幼儿心理障碍的连续性。但仍然没有对其引发原因进行全部的揭示,已定论的都是极端神经发育障碍。这样一来,预防和干预操作就失去了动力。
  分析一下我国对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的研究背景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发生在学校阶段,直接指向学习困难和、学校适应不良或行为与学校期望相悖。和美国相比,我们更具有操作性。城市幼儿有充分的学前学习经验,相伴随的幼儿园和家庭的教学内容也向小学或高端飘逸,学业压力成为幼儿心理障碍发生的唯一和重要源泉。
  学业压力导致的负向心理变化具有很大的情境依随性,都是在学习任务施加后产生并泛化开来,具有明显的单因多果特征。这也符合对心理障碍的定义——"个体忍受一定程度的痛苦,如恐惧或悲伤;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功能缺失和极端不适应;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他们受到负向评价的可能(APA,2000)。"所以把学业压力定为心理障碍的起因是适当的,如果到青少年时期再就事论事将是于事无补。
  破解压力对幼儿来说不能通过第三方的心理支持来实现,因为他们的心理成熟水平决定了这种方式的不适合。要防患于未然,必须学业压力源的分析来使幼儿的有效控制方(家庭和幼儿园)进行决择。这也是可以把这个问题明示出来,并被社会接受的突破口。
  二、学业压力源的表征
  父母、老师或商人这些成人素质很高和有针对性,虽然他们对学业压力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但他们最终都会很光亮地归结到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上,压力源被修整得很阳光。
  1、公平起跑预置
  我国是一个就业紧张和社会保障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加之学而优则仕的习俗,使考好的学校和专业成为父母对孩子生存的预置。不可否认高考是最公平选拔手段,扩大招生和扩大学生失业的联结也只能强化父母对明校的仰慕。同时,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父母选择性的提高,使提前的准备性选择成为可能,起跑线已经划在幼儿的面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一种共识。
  在地域间还存在高考的绝对不公平,变数也比较多,父母势必要提供提高学业水平来"以不变应万变"。
  学业压力成为一种客观和人人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我们不能控制和改变的,成为我们学业压力源的背景和基调——可以忽略的。作为学生也不会因此而产生心理障碍,因为心理障碍具有社会文化性和统计性特征,人人都如此就会形成向学的价值取向,这本身就是一种预置。况且他们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他们顺应学业压力,还是试图取得积极的结果(Luthar,Cicchetti & Becker,200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破。
  2、个人价值的投射
  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可以成为父母的复制品,我们的父母正这样做着。父母都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人生缺憾,不希望重复自己的无效摸索,这和生存资质没有关系。生存空间大的人希望让孩子掌握更多的娱乐性技能学业,相反的则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性学业。在父母表达自己的价值时,他们也知道幼儿还不理解,但他们坚信有行动就可以,这也是对的。
  生存空间和个人视野有关,这父母也是"欲壑难填",无休止的个人积极性加载在幼儿身上。精益求精的苛求有时会变成雪上加霜。因为父母未实现的多是他们青年以后的作为,显得新近,给他们的情绪体验也最深。其实幼儿根本不能承受超年龄的任务,失败的几率就很大。强烈的情绪支配下的父母就是一个"质检员",专挑孩子的错,结果更多的孩子获得了习得性无力感,埋下了厌弃学业相关的种子。
  3、攀比和社会促进
  人是社会性动物,必然会被别人影响。攀比心理只存在相近条件下,幼儿间最相近,甚至性别都很模糊,因此他们成为父母的面子。相近之下比的是个人特质,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对学业的掌握水平。同时脑袋的功能的遗传性作为科普已被大家接受,比幼儿其实就是比父母自己。
  这种攀比直接表现在个人的实施上,父母坚信"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在深度上花费大的气力,挤占了孩子的时间。父母也坚信"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广度上进行挖掘,缩小了孩子的非学业空间。哪个父母都不甘落后,幼儿被绑上学业竞赛的战车。
  幼儿的知识建构水平很低,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无异是平地起高楼,加之长时间进行内容相近的学业(他们的父母往往专注自己的决策),生理和心理疲劳或心理饱和在所难免。一些逃避性反应或功能丧失就会滋生——心理的自我保护。
  4、选择的不对称
  所有的媒体都在讲学业压力是不应该存在的,应该走向反面,给孩子以自由的空间。但如果这样选择,父母就是放任,对孩子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孩子在家没有玩伴,玩不了;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和有效率,学不好……没有人会选择走向学业压力的反面。
  父母没有退路,一切相反的措施都是奢谈和没有意义的。
  5、追求共性的超级标准
  知子女者莫过于父母,父母知道孩子的个性特征,甚至也知道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和多元智能理论,按理说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家教效率,进行有效选择了把。事实上社会已经画好了好孩子的图像,几乎是统一标准。比如多才多艺、外向、主动、好交际、自信、在校成绩好的、守纪律的等。父母肯定要培养这样的孩子,事实上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很明显的,很多都是个人属性,改变不了。结果出现了教育目标的错误,孩子面临的不是通常可以缓解的认知不协调,而是穷其一生都做不好的超级标准,于是产生对个人的怀疑和自厌,这是心理障碍的表征和罪魁祸首。
  特例的书籍和说法鼓动着父母,其实对某个具体学业的适应能力并是普遍的,别人的经验的迁移性很小。"某些幼儿可以适应学业压力,但另外一些则不可以,而且随时间和情境的变迁而改变"(Luthar et al.,2000)
  6、商业行为的异化
  需求产生商业行为,想深的有提升班,想广的有拓展班,父母得到的更多是商人的自圆其说。但父母付出金钱收获的却是孩子的苦楚。
  更可怕的是幼儿园和老师的参与,常规课变成收费课程;该讲的课堂不讲,需要到老师个人办的课外班学习,不参加就挤兑幼儿。父母的金钱和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结果每个孩子都成为幼儿园和个人经济需求的牺牲品。
  7、全球话的外语压力
  幼儿的语言生成和大人一样需要语境,但我们面临的是语法和文字和汉语没有任何关联的外语,而且学的都是连对应语种国家都不常用"学校外语",想学习好可不是时间和精力可以解决的。而且外语已经占幼儿学习的很大份额。对父母和孩子来说,这是不可控制的。语言技能得不到应用强化,消退和无意义感就必然产生。
  这些都是常见的幼儿学业压力源,他们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和消除的,甚至是幼儿成长必须的。关键是我们担心所带来的继发性心理障碍。
  三、继发性心理障碍
  1、对抗
  幼儿的对抗在家庭中表现对不如意就发脾气、不遵从父母的指令、做不好或过失就指责父母、行为变得很幼稚等。在幼儿园表现为对老师的指令不做积极的反应、好攻击小朋友、不愿意上学、自理能力突然减弱等。
  如果家庭的学业要求表现得比较民主或专制,则可能是对学业压力的直接反应或对外的投射。幼儿通过对抗来破坏成人学业要求的表达过程和心境,或者把自己对学业压力的排斥归结为成人/伙伴的失误。如果情境不是对应学习活动,他们就表现得很配合。
  学业的挫折感和消沉感可以导致对抗(Maughan等,1985)。这和幼儿的学业自尊水平有关,如果幼儿感觉不到学业的压力,比如减轻压力,则对抗就会消失或减弱。
  对抗属于品行障碍,直接导致对学业内容的回避和疏离。
  2、焦虑
  幼儿在学业压力下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呕吐、害怕学习、感觉能力不足、退缩、注意力不集中、目光回避、咬指甲、好上厕所、装病、上学前拖拉、反复强调某个人来接送、撒谎等。这些都是有选择性发生的,对学习任务过度警觉。
  主要原因是幼儿对学习内容在生理和心理上控制水平低,对其进行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没有安全感造成的。还和教学奖励手段的泛滥有关,老师的奖励对幼儿来说可能不是对应他们是否学得好。或者把奖品作为工具来获得父母的认可,但父母往往总是提高要求,开空头支票。
  3、抑郁
  表现为经常说"学习没有意思"、一提学习就不安或左右言他、很难在谈学习时快速地切换到非学习上、无精打采、食欲不振、对批评过度敏感好哭泣、拒绝上学、看书或听课时发呆等。他们面对简单的学习任务也不自信,虽然成人知道他早就会了。总是谈论别的小朋友受到老师的批评
网站目录投稿: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