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年级语文教学落实新课标须以教学技巧做支撑


  【本文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优秀论文二等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个性。在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究,逐步学会独立解决学习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已经逐步成为家长们的期盼。因此,人们不再单纯以升学率高低来评价教育质量的优劣,同时还要看学生学习所投入的成本和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必须在降低学生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上下工夫。运用教学技巧来实现这一目标,不失为一条"立竿见影"的途径。
  一、长期以来,"免试就近入学生源"校(以下简称"一般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教学技巧的积累、提炼与运用;把更多的学习成本强加给学生,可惜这一点目前还没有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
  什么是教学技巧?说白了,就是那些既能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减轻教师工作强度,又能够提高师生学习、工作兴趣和效率的有效方法,或称教学"偏方儿"和教学"招儿数"。对教师个体而言,教材、生源、学校管理和教学标准都是一定的,是无法改变的现实;留给他们的活动空间多在45分钟"瞬间"内。目前,如果说部分教师没有使用有效的教学技巧,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很多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一现实。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人们习惯于称孩子到学校学习为"读书",每个学科一般每学年至少发给学生一本教科书;那么各学科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了吗?实践证明,阅读是人们获取间接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手段,生活中有人可以一生很少阅读文学作品,却离不开阅读非文学性文字。所谓"教学",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向书本学习、怎样向教师和他人学习和怎样在实践中学习;最终使学生能够离开教师的指导去自己学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为了不"教"的真正含义。樱花园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研究阅读指导、数学教研组长李敏老师在研究阅读指导、理化生教研组长李霜老师获2005年学校年会一等奖的论文就是《初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尝试》。既然如此,那么各学科教师您知道本学科指导学生读书的特点吗?您又是怎么教会学生去读书的?
  第二,教学中有很多概念,你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还是通过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或用打比方等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认识?理科教师领着学生囫囵吞枣地集体背定理、定义,语文课上老和尚念经式"朗读""背诵" 的现象并不少见。就朗读而言,怎样让学生"张开嘴",白话文和文言文在朗读上有什么区别,各种文体朗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是否知道,是否实践过?即使让学生死记硬背,也有一个指导学生怎样才能背得快、记得牢"的技巧问题。
  第三,如果把"备出的教案"比作施工"蓝图",那么你认为自己上课是在用"蓝图"施工,还是按"草图"施工?我认为:教师写"详案"上课还是写"简案"上课,首先是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因为学校是根据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提出要求的。如果学校没有明确要求,就要因学科而定,因教材而定,因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而定。衡量教案是不是"蓝图"的标准大致有三:1,是否科学——符合《课标》要求、体现知识点、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2,是否充分——教师对本课时(单元)绝大多数内容掌握或了解程度如何。3,是否可行——讲解的主要内容、重点提问是以"预设语言"为基础,还是全部采用课堂上临时组织的语言。即使事先了备课,由于缺少"课前打好腹稿"这一个关键环节,结果仍然是照草图上课。因为图纸已经出了问题,施工(教学质量和效率)质量还能保证吗?
  第四,上完一节课,是否在教案后面写出小结;你在本学科积累了多少解决教学难点并且行之有效的办法?实践证明:反思是积累有效教学方法、为后面教学找台阶的重要渠道。请问,你用过的教案是否保存起来?备课是在前次教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还是一切从"0"开始重新编写?过去有的老先生把每上一次课补充的材料、授课心得和有效的做法都附在教案后面保存起来,以致于一份教案多达几十页。每次备新课都结合"学情"等情况,在一系列技巧的基础上优中选优,确定"最佳"方案。如今部分教师的手里又有多少得意的"招儿数"呢?
  第五,新《课标》把7—9年级教学目标一次性给出;我们的教师是否结合学生情况,已经把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个年级甚至每一个学期。就作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教师是否有一套自己设计或借鉴别人的教学步骤或构想,是否有解决学生审题、构思,解决情节——叙述一个过程和分段等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否知道记叙文教学向说明文教学迁移的内容;是否有训练学生有效使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呢?实事求是地讲,要我们共同回答的问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这里只是通过回答几个问题说明:教学中的简单模仿、广种薄收和"没有习惯的习惯"的教学行为,已经严重影响着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教师研究与运用教学技巧是促进学生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应该成为每位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有教师就明确提出使用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问题。2004年2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美国中小学教学技巧2000则》;书中的第一部分就是"课堂技巧"。当今,在教师思考 "怎样教",学生和家长逐步关注"怎样学"的情况下,如何研究与运用教学技巧,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此,本人把在语文教学中多年使用和指导年轻教师实践过的一些"偏方儿",简单归类,作为"引子"奉献给年轻教师,算是抛砖引玉;同时期盼同仁给予指点。
  (一)抓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结合生活实际需要进行作文教学。在影响作文教学的诸多因素中,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把作文当成"文字游戏"至关重要。7年级第一节语文课上,不少学生说不爱学语文,最怕作文。教师提出一连串问题,让一个学生回答——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个小学……家住在哪儿……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各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不喜欢谁,为什么……你有什么爱好,为什么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你上中学有什么打算……您长大想干什么工作……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第一个学生逐个问题回答后,接连叫起3个学生,在无提示条件下,模仿第一个学生介绍自己。正在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时候,教师说:大家一个一个介绍自己时间不够用。这么着吧,你们每个人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当即发纸),我拿回去看.....
  第二节上课,教师上来就说:同学们,你们的作文水平真高啊,比我强多了。XXX在文章中还告诉我XXX了呢。我提议,每个人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听,来大家相互了解一下。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读。有的学生看别人文章写得好,就修改起自己的作文。由此使学生醒悟:"噢,"作文"就是用文字说话",同时也打消他们的畏惧心理。
  (二)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好给学生找到模仿物。7年级学生初学写记叙文时总是用概括性语言,不能抓住情节叙述"一件事"过程,而且很多学生不分段。课上,教师拿一根竹竿问学生:同学们这是一根竹竿,它是由一个个竹节儿组成的。你们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也是由一个个节儿组成的。在学生历数后教师小结:竹子是由一个个竹节组成,苇子是由一个个苇节组成,草是由一个个草节组成,藕是由一个个藕节组成,那么事情是由一个个"事情节"。我们把竹子的节叫"竹节"、苇子的节叫"苇节"、草的节叫"草节"、藕的节叫"藕节",那么"一件事情"的节叫"事情节"——简称为情节。同时强调:竹节越多竹竿越长,每一个竹节越长,竹竿越长。写记叙文必须要把后来怎么样……后来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交代清楚,而且最少要写5段。以后一写作文就要求学生回答三次"后来呢",并要求学生必须写够5段。
  (三)通过演示和归纳,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弄清句子的主谓两部分是进一步学习句子成分的基础。可做如下练习,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句子的主谓结构。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竖线,然后在竖线的两侧分别写出"读"和"书",接着让学生把左右的一个字分别变成两个、三个、四个……比赛看谁加的字多,而且意思完整.
  读报
  我读晚报
  我在读新京报
  我很爱读北京晚报
  以前我爱读健康类小报
  …………
  昨天下午放学我在学校阅览室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的公报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第一级与最后一级"的异同。强调虽然"两级"字数相差十几倍、反映的信息有多少之分,但是在结构上都具备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中心词都是"读报"。
  (四)找台阶,利用类比的方法,"化繁为简"学习新知识(课文)。第一,在记叙文教学中,尽量先抓住故事情节,然后再进行感知阅读和欣赏阅读——因为,"谋全局才能谋一域"。比照短文明显的起因——经过(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结局的结构分析长文。如《孙权劝学》:劝——再劝——收到效果。第二,把情节曲折不好理解的文章先理顺情节。如指导学生把《三十年的重量》改成"一张贺年片的故事",学生就会按照时间顺序,从三十年前,我与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语文老师穆尼先生讲起,一直到三十年后我与再次合作画了一张画,并且装裱好再次送给穆尼老师。学生搞清了故事的顺序,对他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抓主要矛盾,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人名、地名、官名、时间、年号、称呼、数量词等能够让学生知道读音即可;成语、典故,以及"眼"、"笑"、"高"等基本词汇,学生自己可以直接译成现代汉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卡在自己解决不了的几个词语上,教师的教学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把这个别的"钉子"拔掉,剩下学生能够通过查资料或讨论,能够自己解决的应该尽可能地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拔钉子"收到?个效果:第一,突破教师领学生将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爬课文"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第二,集中力量完成重点词教学,很好地抓住了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第三,把大部分留给学生 "自学",很好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六)提出明确的标准,狠抓落实。1,要求学生写记叙文作文必须写5个自然段,不够5个自然段的作文退回,加到5段;解决作文层次清楚问题。2、采取掐表记时的方法强化训练学生,逐步达到新《课标》等要求。默读500字/分钟,朗读200字/分钟,书写汉字500/学时。3、采取圈点批注法,落实学生家庭阅读预习作业,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用"○"圈出生字,用"□"框出生词,用﹏画出认为好或自己喜欢的句子,用_画出需要请教老师的句子。既利于学生进行阅读预习,又便于教师检查预习。
  (七)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就是素质,良好的习惯就是能力"。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着重培养学生8种习惯:1,默读和"速读"习惯。;2,圈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3,置疑和发问习惯;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5,按照先指明X页X段X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文章的习惯;8,集体讨论的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基础。
  (八)其它。上述举要,无非是在启发从几个方面考虑语文教学的技巧问题,这只是一些提示而已。真正用于实践很多有效的办法是很难归类的。如,1,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是在快速阅读一遍后,合起书来复述,能够讲出来的内容,就是已经掌握的"整体内容"。再重复阅读、复述,掌握的内容会一次比一次细致。2,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采取建立"积分"训练档案的方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初()学生作文积分训练档案班级
  姓名 (这里有一个表,复制不上。见谅)
  学生写完作文——"原创"后,立即分别对学生逐个面批,先给一个分数后,再指出应该加上那些内容还可以提高几分,要求学生在原文旁边写出插入正文的内容后交给教师。当教师拿到第一次修改后的文章时在相应的表格中加上修改分数。如果学生还要求进一步修改,教师再提出修改意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修改。待学生不愿意再修改时,要求学生当教师面大声朗读一遍,如果学生读后感到还应该修改,再重复一次修改过程;如果读完没有进一步修改的要求,就把作文累计分数——原创分数+几次修改分数+朗诵分数==作文总分数,填入总分一栏,作为本次作文分数。
  3,减轻学生的学习成本,提高学习(训练)效率。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重写,只是在"眉批"(或贴条儿加页)处加1—3个"楔子"。7年级多是加情节,8年级多是加描写,9年级多是加议论和抒情段。加完后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或同学之间互相帮着修改。有时把名家名篇改个题目,让学生增减、修改内容,使"文与题相符",以打消学生的"迷信"心理,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4,抓住学生"表现自我是天性(控制自我是修养)"的特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写作文之前,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好提纲,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腹稿"。交流(发言)中,后一个学生多在前一个基础上有些发挥,逐步引导大多数学生反复提炼腹稿;那些写作水平差一点的学生,也会参考(或抄袭)别人的思路"成文"。每次都事先指导几个学生作为"头羊",鼓励他们在全班"显摆",也把腹稿的起点尽量抬高了。
  三、任课教师在实施教学技巧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运用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级管理和学生基础等一系列问题。这里只说给那些想通过研究与运用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师,在运用教学技巧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下大力气克服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没有习惯的习惯"。教学中"没有习惯的习惯"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一点。可惜的是部分教师由于所持的"标准不同"和"为我为大"的阻抗心理,不能正视自己教学行为随意、不够规范、针对具体生源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实践中,很多教师在研究、借鉴和运用教学技巧,但由于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很多好的做法不能坚持下去;实验浅尝辄止,瞬间又滑到"一味盲目加大力度"的野蛮教学中去。当然见不到师生"熟能生巧"的效果了。
  (二)注重传承,一方面自己积累、提炼有效的做法,另一方面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尽可能地积累教学技巧,以便在教学设计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伴随"文革"前毕业大学毕业生的逐步退休,新老教师间如何传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必须承认,绝大多数教师的责任心、奉献精神不容置疑,但是苦于缺少具体"操作方法"等原因,工作时时显得力不从心。从各网站的教学论坛上,讨论各种"认识"的帖子回复比比皆是,而讨论技巧的帖子挂几天、十几天无人问津的情况不少见。我们的教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考虑创新,必须把如何求得教学技巧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议青年教师连续听一位教师的一个学期的全部(一个班)授课,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感受,也会找到很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否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苦恼将伴随你始终。有同仁会问:你听了吗?我曾听一位老教师一学年的全部(一个班)授课和全校所有学科教师的课。我的"偏方儿"多是在听课过程中要来的、"偷来的"、"攒的"和在听课的痛苦中"憋出来"的,真正从我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很少。
网站目录投稿: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