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润雅 马奕颜 【摘 要】"推优入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战略任务。新时期下,各高校对学生党建工作尤为重视,而目前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团干队伍的培养,同时发展优秀的共青团干,需要各高校创新推优工作体制和标准,构建合理健全的推优模式将"推优入党"工作科学化、实效化。 【关键词】推优入党;高校;共青团 推荐优秀的共青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即"推优入党"),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充分体现了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协同育人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文件内容,推优入党尚缺乏专门、独立的指标体系和发展流程以及考评指标与办法。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推优入党"工作的具体措施,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以及团员数量的快速增大,部分共青团员入党动机出现了功利趋向,推优入党在工作实施中出现了与基层团支部脱节、工作程序不规范、缺乏健全的考核指标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将"推优入党"工作真正科学化、模式化和实效化将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开展高校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必要性 开展高校"推优入党"工作不仅是高校党建、团建的重要部分,也是事关高校发展党员质量、检验高校共青团教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 (一)新时期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 共青团员的年龄结构普遍较年轻,高等学校大部分共青团员知识储备好,将他们发展为党员不仅能够充实党内的新鲜力量,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有活力的新鲜血液,使党员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作为共青团员中的优秀分子,不仅能够在各方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能够将共青团组织与党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同时有效地推进共青团组织协同育人的作用,形成"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育人新格局。 (二)"推優入党"有助于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 高校党建工作目前主要以班级推荐,基层党支部考察发展党员,而"推优入党"是共青团组织在基础推荐以外的一种补充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共青团员的积极性,发挥共青团员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对于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推优"将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推手,真正达到提高共青团员思想政治素养的目的。通过建立科学的"推优"体系和流程,将进一步确保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 (三)"推优入党"有助于加强团组织的建设 作为"推优入党"的团员,在进入基层党支部后通过系统的党课培训、党小组活动的锻炼将全方位提高团员素质,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团员干部。与此同时,通过发挥团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可以使党的优良作风在共青团组织中深入人心,培养团员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现阶段高校"推优入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推优指标体系不够健全,"优"的标准界定不统一 在"推优入党"工作中各高校对于"优"的标准没有统一,缺乏细致的规定,一些团组织将《党章》中对于党员的标准用来作为推优的实际标准,学习成绩必须达到班级的前列、要有学生干部经历、通过四六级等等硬性指标;一些人甚至认为"推优入党"只是走走形式,利用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直接投票了事,把"推优"变成班级选优,在班级人缘好的"老好人"往往容易被推选出来,这种"优"缺乏真实、客观的评价。且目前推优对象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性普遍较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正确入党动机的同学仍在少数,一些同学尽管通过党课的学习,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解,但是他们在思想上尚且缺乏正确的敏感度,对政治意识不强,有些同学尽管思想上能够达标,但是行动上仍达不到党员标准,这就需要对"推优"的对象素质进行全面的考察。以学生党员的标准作为考量,多方面,全方位调查后逐步建立并完善"推优"的标准体系。 (二)推优过程监督不够严格,推优工作秩序不规范 在"推优"过程中,当前的基层团组织尚存在诸如制度陈旧,工作程序不规范等实际问题。如"推优"给基层党支部的对象存在考察培养不连贯、"人情推优"以及"关系推优"等等现象,由于缺乏对"推优入党"体系的严格监督,在基础团支部实际操作时容易出现主观、片面、随意、简化的操作,有的没有遵循从下至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有的存在小集体推荐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存在对"推优"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这就需要党团组织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以及规范的工作秩序,把"推优"工作全过程让大家看得见,广开渠道充分接受广大学生和群众的监督,同时建立群众、基层团支部信息沟通的收集、反馈渠道。 (三)推优工作实效不被认同,缺乏量化考察标准 从当前高校"推优入党"工作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工作基础不扎实,重数量而轻质量、重推荐而轻培养等现象。与此同时,部分"推优"出来的对象虽成绩优异,但在入党动机以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方面尚需要端正,且一些真正工作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但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推不上来,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推优"的结果缺乏说服力。这就需要基层党支部针对"推优"对象专门设立量化考察标准,特别是思想政治素养方面。 三、完善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解决对策 (一)统一制定优秀团员评价和指标体系 在评价体系上,推优工作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对于"推优入党"的团员应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作为基本依据进行"推优"考察工作。一是在政治上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未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二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学生党员,一定要品学兼优,团结同学,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能够自觉遵守团的纪律,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自觉地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指标体系上,应建立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具体施行的工作机制,如:一、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四个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具有端正的入党动机,对党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办事积极认真,负责任;三、年龄在28周岁以下的团员,且入党申请书递交满三个月的;四、积极分子培养时间满一年且每一季度按期汇报;五、参加党课学习并取得党课结业证书;六、学习成绩有一定要求;七、工作积极、表现突出,遵纪守法;八、通过基层团支部大会选举产生且得票率应超过团员人数2/3;九、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为同学服务意识的,在团员中有较高威信,主动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十、获得过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的优秀推荐。各高校可按照实际情况补充或有所调整,真正推选出优秀的团员入党。 (二)完善推优流程,构建监督体系 由于"优"的标准没有细致规定,只是按照《党章》中对党员的标准为"推优"依据,这种操作往往被认为是某种"选优",即班级中成绩好、人缘好的人容易被推选出来,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首先团支部要对照"推优"指标体系提出"推优"对象建议名单;二、召开团员大会,团支部介绍"推优"对象建议人选情况并由全体团员对建议名单进行民主评议,再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推荐的初步人选,团员大会实到人数不少于应到人数的2/3,候选人应得到1/2以上的赞成票;三、根据投票结果,团支部认真讨论,确定推荐人选,形成团支部委员会意见,包括思想政治、入党动机、工作表现、学习态度、群众意见、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介绍。经院团委、校团委审核后,将推优对象推荐给学生所在党支部审查。四、将推荐对象在院系公示3个工作日后,群众无异议,由支部接收推优对象成为党的发展对象。五、成立"推优"监督小组,对整个"推优"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接受广大群众的意见。 (三)充分做好育优及考察工作 首先要充分组织团员青年自觉学习党章、团章等基本理论知识,坚定理想和信念教育,健全学生党校、团校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的政治理论素质。通过按期思想汇报,及时了解推优对象的思想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信念教育。此外,在做好理论教育的同时,为了在实践中提供推优对象的能力和质量,充分利用团组织与大学生第二课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相结合。要做好"推优",首先就要做好"育优"和考察工作。针对发展对象要认真考察,通过对团员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及党团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议,通过个人小结、支部大会交流、支部大会评议、支部鉴定等多个步骤评选出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考察过程要坚持民主、公开、公正的的原则,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吸取真正做实事,能够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的优秀分子推荐给党支部。同时把他们的各种资料及时反馈给党支部,真正在党建工作中实现党团组织的无缝衔接。 (四)构建"推优"工作考核机制 定期开展党、团干部之间的组织建设交流活动,基层团支部应将党员考核体系纳入"推优"工作,将"推优"的数量、质量和程序进行量化,构建团支部评价、党支部评价、群众评价三位一体的方式全方位对"推优"对象进行考核,吸取广大群众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考核评分的权重。与此同时,可以把"推优"工作与综合测评体系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政治表现、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全方位考察。对于考核不及格的应重新考察,继续培养和再教育;对于考核优秀的,应优先考虑向上级党支部推荐发展。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共青团推优工作为党的新生力量提供了有力的后备支持,同时也激发了广大优秀的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面对推优过程出现的指标评价体系不科学、推优过程不规范、推选对象素质参差不齐、推优过程缺乏监督、推优流程没有考核等各種问题,各高校团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相互交流经验,及时发现问题,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理论框架构建等多种渠道积极解决,深入研究,将"推优入党"工作科学化、实效化,并发展成为具有实际成效的理论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迎红. 创新高校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2010(7):92-93. [2] 彭晶, 田中良. 高校"推优"入党工作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3(2):25-26. [3] 李阳. 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4):172-173. [4] 赵一波.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思想教育研究, 2009(S1):75-77. [5] 邱晓飞, 杨蕾. 高校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与问题解决[J]. 北京教育(高教), 2011(2):49-51. [6] 马波, 徐子华. 关于高校推优入党工作几个重要环节的思考[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3):42-42. [7] 梁燕, 刘思善.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的思考[J]. 理论界, 2008(1):206-207. [8] 尚冰聪, 张贝, 孟国芳,等. 高校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现状分析[J]. 才智, 2017(1). [9] 赵丽亚, 张丽坤, 闫继锋. 关于高校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思考[J]. 中国西部科技, 2008, 7(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