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地球的生命源泉,太阳的诞生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近期,研究人员对太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太阳形成的过程。由Maria Lugaro博士和亚历山大·黑格尔教授领导的来自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已经开始研究太阳系的史前阶段,来探索促使太阳诞生的事件。 莫纳什大学天体物理学中心的Lugaro博士称,研究小组迄今为止最后一次使用放射性重元素,比如金、银、铂、铅和稀土元素,这些重元素是太阳系产生恒星的重要物质。 Lugaro博士说:"使用陨石中发现的重型放射性原子核来测定最后附加的物质,使我们已经对太阳系的史前阶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我们现在可以很确定的说,太阳系中含有的百分之一的黄金、白银和铂金物质,是在太阳诞生前1亿年就存在的。" "最后含有的百分之一的铅和稀土元素,这些能够制造智能手机的物质,是在很久以后才产生的,大约在太阳诞生前3000万年的时候。" Lugaro博士称,详细的时序为一系列事件的产生开辟了一个新的机会,最终导致了太阳的形成。 一段时间后,太阳系最后的添加物重元素物质进入了一个"孵化"时期,在此期间形成了恒星育婴室,太阳和其他恒星在此一起诞生。 Lugaro博士说:"我们现在知道这个潜伏期不可能持续超过3000万年,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确定太阳诞生的育婴室的寿命,它有多么的巨大,其中有多少恒星和太阳一起诞生。" "最后,我们想要对我们恒星的诞生环境和太阳系史前阶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了解太阳系形成的时序和程序是太阳诞生环境与星系中其他行星系统联系的关键。" Lugaro博士说,研究小组将继续寻找其他重型放射性原子核,以便获得太阳系史前阶段更多的信息,来提高时间的准确性和精度。 太阳的诞生 太阳系的出生之谜同样令一代又一代的智者伤脑筋。不论是谁提出一个假说,都必须解释太阳系中的重要现象。比如说:几乎所有绕太阳旋转的天体的运动方向都是一致的,而天王星和金星反其道而行之;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平面相互之间的夹角都很小;行星的赤道面与太阳的赤道面一样,都近似地平行于各个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密度,远比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密度大。 潮汐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假说。1785年,法国人布丰提出,一颗巨大的彗星在久远的年代与太阳相撞,分裂为漫天的碎块,飞散到太空中形成了地球和其它行星;或者在引力的作用下从太阳身上扯下一大块气态的碎片,经过冷却后变成了行星。显然,按照这个法国人的观点,太阳系众行星是特殊事件产生的幸运儿。但是宇宙中有无数的恒星,围绕它们旋转的行星更是数不胜数,不可能每一个有行星环绕的恒星,都有一段与一颗不期而至的彗星"激情约会"的经历。有人估计在银河系中,理论上按照布丰的观点产生的行星系统不会超过10个。因此,太阳系的形成更有可能是"自力更生"的结果,而不是在外力"接生婆"的帮助下诞生的 太阳系起源和演化 太阳亘古不变还是有始有终?它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 实际上,任何天体都和人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就是天体的演化过程。人类生长在地球上,生命本身依赖于太阳系的存在,因此我们人类更加关心赖以生存的这个空间系统是怎样形成的,又将在什么时候、如何最终消逝。#p#分页标题#e# 根据天体物理学的恒星演化理论,产生了关于太阳形成的现代星云学说。星云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宇宙空间存在着许多巨大的星际云,大约在46亿年前,在银河系的盘状的体系中,离开中心大约25亿亿千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大小约等于现在太阳直径500万倍的云团。这个云团的成分主要是氢分子,同时含有少量的氦分子和由其他元素构成的尘埃。这个云团因为来自内部物质的引力作用,开始迅速收缩,就如一幢高楼大厦在顷刻之间坍塌。在大约40多万年之后,在云团中心形成了一个高温、高压、高密度的气体球,并在其核心触发了由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的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它就是太阳。 在太阳形成以后不久,残存在太阳周围的一些气体和尘埃,形成了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和诸多小行星和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天体,其中包括了我们的地球和月亮。 那么,太阳会不会死亡呢?太阳是大自然的创造,既有生,也有灭,但那是再过50多亿年以后的事。太阳的寿命约有100亿年,现在正是它的"壮年"时期。 太阳通过热核聚变,靠燃烧集中于它核心处的大量氢气而发光,平均每秒钟要消耗掉600万吨氢气。就这样再燃烧50亿年以后,太阳将耗尽它的氢气储备,然后核区收缩,核反应将扩展发生到外部,那时它的温度可高达1亿多度,导致氦聚变的发生。以后太阳会极度膨胀,进入所谓"红巨星"阶段,它的光亮度将增至如今的100倍,并把靠它最近的行星如水星、金星吞噬掉,地球也会被"烤焦",生命将无法继续生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会越来越快地耗尽它的全部核能燃料,步入风烛残年,随之塌缩成一颗黯淡的白矮星。在这种白矮星上,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物质就可达1吨左右。白矮星没有核反应,它是恒星核反应结束以后留下的残骸,依靠收缩自己的体积来继续辐射出微弱的能量,最后,太阳将成为一个无光无热的"褐矮星",消逝在茫茫的宇宙深处,结束它辉煌而平凡的一生。#p#分页标题#e# 当太阳消亡之时,地球早已经不复存在,那么人类怎么办呢?其实这完全不必担心。人类的文明史不过才5000年左右,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发达到了现在这个地步。50亿年是5000年的100万倍,谁能想象那时的人类科学技术水平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呢?也许到那时,进化了的人类通过星际航行,业已在遥远的银河系的另一处建起了自己美好的新家园。谁又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呢? 太阳是怎么出现的,太阳的起源之谜 按照离太阳的远近距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大小不同,性质各异。要一下子弄清楚这些行星的特征和起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一般认为太阳系是由宇宙空间中漂浮的气体和灰尘(固体微粒)所构成的。经过了数十亿年,横跨了数十个天文单位,从气体、灰尘到行星,构成行星的粒子形态也从微米到数万千米,太阳系的形成与进化是一个漫长的故事。 在历史上,康德、拉普拉斯和金斯就曾经研究过太阳系的起源,但现代天文学之中有关太阳系形成的基础理论则是在20世纪后半叶在前苏联的萨弗隆诺夫和京都大学的林研究室确立的,研究者希望通过对天文现象的研究从理论上来解释实际观测中无法涉及的行星系形成的过程。在这之后,也有许多研究人员试图建立更加自然的太阳系形成模式。 关于太阳的起源,现代天文学主流观点是星云学说。星云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宇宙空间存在着许多巨大的星际云,大约在46亿年前,在银河系的盘状的体系中,离开中心大约25亿亿千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大小约等于现在太阳直径500万倍的云团。这个云团的成分主要是氢分子,同时含有少量的氦分子和由其他元素构成的尘埃。这个云团因为来自内部物质的引力作用,开始迅速收缩,就如一幢高楼大厦在顷刻之间坍塌。在大约40多万年之后,在云团中心形成了一个高温、高压、高密度的气体球,并在其核心触发了由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的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它就是太阳。#p#分页标题#e# 太阳的诞生和消亡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首先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大约50亿年前,星空中存在着无数气体和尘埃,其中有一种就是原始太阳星云,温度只有-260~-160之间,黯淡无光,正开始发生重力溃缩。这些星际尘云可能是受到附近超新星爆炸的震波压缩,或者因为银河间的磁力或尘云之间的碰撞等,总之,原始太阳星云的密度开始增加,增加到可以靠本身的重力维持收缩,即发生重力溃缩(collapse)。它们的体积越缩越小,核心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密度越来越大。当体积缩小到大约百万倍之后,成为一颗原始恒星,或称为胎星,它的核心温度也升高到约1000万度,此时爆发氢融合反应,类似氢弹爆炸,太阳就在爆炸中诞生了。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多万倍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从地球到太阳上去,坐飞机也要坐20多年。 在爆炸中刚刚诞生的太阳像小婴儿一样,生长并不稳定,体积涨缩不定。先前的重力溃缩继续向球心施加压力,为了保持平衡,球心内部的氢融合反应后释放出强大的热膨胀压力抵御重力溃缩。如果外部的重力大,太阳就会收缩,温度随之上升。一旦温度过高,又会使球心的热膨胀力增大,太阳又会膨胀。两种力量相互较量,最后达到平衡状态,太阳就进入稳定期,表面温度约为6000,发出的电磁波中以黄色最强,所以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一颗黄色的恒星。 科学家预测,太阳的生命力在100亿年之久,除了诞生之初和行将灭亡的不稳定期之外,大约有90亿年的时间,太阳都是稳定地释放出光和热,滋养我们的地球。科学家将这绝大部分的稳定期间,称为主序星时期。在主序星时期,太阳的结构很完善,能量由核心向外层传递。 按照太阳的结构来分,我们大致可以将它分为内外两部分,每个部分又有三层。内部是太阳的核心区域,有三层结构,从中心到边缘分别是核反应区(日核)、辐射区、对流区;外部是太阳的大气层,也有三层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光球、色球和日冕。#p#分页标题#e# 日核是太阳的中心部分,它的半径大约为0.25个太阳半径,日核虽然不算大,但太阳的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这里,约为整个太阳质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太阳的光和热也都是从这里产生的。理论研究表明,这些光和热是在氢原子核聚变为氦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达到1500万,因此,日核也叫做核反应区。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为氢核聚变反应提供了足够的燃料。 日核外面的一层称为辐射区,日核产生的能量通过这一区域,以辐射的形式向外传出。它的范围从0.25个太阳半径到0.86个太阳半径处。从体积来说,辐射层占整个太阳体积的绝大部分。 辐射区外面一层称为对流区。能量在对流区的传递要比辐射区快得多。这一层中的大量气体以对流的方式向外输送能量,有点像烧开水,被加热的部分向上升,冷却了的部分向下降。对流产生的气泡一样的结构就是我们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中看到的米粒组织 太阳之姿 太阳的外部和地球的外部一样,分布了一层大气层,称为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分别是光球、色球和日冕。平常我们看到太阳散发出光芒的部分,呈现一个明亮的圆盘状,那就是太阳大气最里面一层--光球。 光球层在太阳对流区之上,厚约500千米,它的中心区域比边缘要亮,天文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临边昏暗现象。光球发出的可见光最强,地球获得的太阳光和热的能量基本上是由光球发出。 光球层上有一层米粒组织,这是太阳的对流区输送的能量在光球形成的气泡状结构,形似米粒,因而称为米粒组织。它们的直径从300~1000千米不等,还有一些超大的米粒组织叫超米粒组织,它们的直径约为3万千米。每颗米粒出现的时间都很短,平均约为七八分钟,长的可达15分钟。常常可以看见一种寿命约为10分钟的特别亮的爆发米粒,以1.5~2.0千米/秒的速度膨胀成环状,然后破裂。 光球上还有另一种更出名的结构,那就是太阳黑子。17世纪,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到太阳表面的黑子。通过连续的对比观察,他发现黑子在太阳表面移动,进而发现太阳本身和地球一样也在自转,但是伽利略并没有弄清楚这些黑子是什么东西。#p#分页标题#e# 太阳黑子并非是黑的,实际上是一些漩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它们是光球上温度比较低的区域,约为4500,比起光球的6000左右,低了近2000,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当太阳上有大群黑子出现的时候,地球上的指南针会乱抖动,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平时很善于识别方向的信鸽会迷路;无线电通讯也会受到严重阻碍,甚至会突然中断一段时间,这些反常现象将会对飞机、轮船和人造卫星的安全航行、还有电视传真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威胁。 太阳外部结构的第二层是色球。色球亮度比光球暗1000倍,平时我们一般看不到,只有在日全食发生的时候,才能看到色球。当月亮遮掩了光球明亮光辉的一瞬间,人们能发现日轮边缘上有一层玫瑰红的绚丽光彩,那就是色球。 太阳色球是充满磁场的等离子体层,厚约2500千米,其温度从里向外增加,与光球顶衔接的部分约4500,到外层达几万度。在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处温度越低,而太阳大气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人们对这种反常增温现象感到疑惑不解,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太阳外部结构第三层,也就是最外面一层叫做日冕。在欣赏日全食的时候,能够看到日冕在太阳四周形成了一层珍珠色的光晕,美丽异常。它在太阳的最外层,非常稀薄,随着太阳本身磁场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外观。 平时要观测日冕,需要用特别的日冕仪。1931年,法国天文学家博纳德弗第南德·李奥特发明了日冕仪,这一发明使人们在阳光普照时也能够对日冕产生的光线进行观测。日冕的范围很大,用日冕仪只可以观测到接近太阳表面的那部分日冕,一般叫做内冕。它的边界离太阳表面约有3个太阳半径那么远,或者说日冕约为200万千米。 日冕的物质非常稀薄。内冕密度稍微大一些,但它的密度也低于地球大气的十亿分之一,几乎接近真空。日冕的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度。从太阳大气层最里面的光球,再到色球,最后到达日冕,温度从内到外逐渐升高,这种反常的现象一直困扰科学家,这也是太阳物理学上最大的难题之一。#p#分页标题#e# 太阳的消亡 太阳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浩瀚星空内恒星家族中很普通的一员,甚至属于个头相对较小的那一族。它也并不在宇宙的中心,在我们的银河系里,太阳位于银道面之北的猎户座旋臂上,距银心约2.3光年。就是说它在银河的边缘地带,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转动。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死掉的恒星,那些白矮星、中子星,甚至黑洞,都可能是太阳的最后归宿,听起来是否有点不寒而栗呢?生与死是自然规律,那些拥有百亿年生命的恒星也不例外,太阳也有其可能的演变过程。 太阳形成以后,它的一生如人类的一生一样,将会经历四个时期:诞生期(新生与婴儿期)、主序带恒星的演化(青年与壮年期)、后主序带恒星的演化(老年期)、恒星的归宿(死亡)。太阳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50亿年时间,还将有一个很长的主序星时期,对人类来说,太阳将不急不慢地燃烧内部的氢,为人类提供光和热。 到太阳的晚年,将耗尽核心区域的氢,剩下温度较低的氦。太阳为了保持稳定,要用氢融合反应产生力量来抵御外部的重力溃缩,没有氢后,氦融合反应无法产生足够的力量抵御重力溃缩,所以太阳将会开始向核心方向收缩。相反的是,太阳的外壳将会在收缩产生的热和外层还未燃尽的氢融合反应的热双重夹攻之下,开始膨胀,使得核心和外壳开始慢慢分离,外壳的半径增大到吞没水星的范围。 此后,太阳核心将会继续收缩,外壳将会继续增大,光和热散发得更快。这时,太阳会开始慢慢降温,可能降低到3000左右,在发出的电磁辐射中,红光将取代黄光,成为一个巨大的红球,太阳将变成一颗恒星晚年样子的红巨星。 变成红巨星的太阳,内部核心还在重力溃缩下一边继续收缩,一边发出热,使得太阳核心温度升高。到达10000时,开始发生氦融合反应,氦通过核反应后,将会进入碳融合反应期。太阳会释放更多的光和热,外壳体积将膨胀到吞没地球的范围,太阳将变成一个庞大的红色超巨星。#p#分页标题#e# 当太阳成为一颗红巨星时,外表直径增加到现在的100多倍。从地球上看,白天太阳几乎占满了天空,这情形是很吓人的。虽然太阳表面温度低了一些,但因太阳面积增大几万倍,离地球又近,太阳照到地球上的能量过多使地面太热了。地面的水变成蒸汽,海洋成为沙漠,我们不可能在此生存了。估计50亿年后,太阳会变成可怕的红巨星,这就是人类世界的末日。 太阳成为红巨星以后,还会继续释放光和热。太阳的体积在恒星家族中属于比较矮小的那一类,所以它的最终宿命,不太可能发生重质量恒星一般会发生的超新星爆炸那样悲壮的结局。更多的是会慢慢燃烧殆尽,成为一颗黯淡无光的白矮星。科学家也预测,白矮星还会继续释放热量,最后成为一个完全没有一点生命力的黑矮星,不过迄今还没有找到一颗黑矮星。 2001年,美国太空总署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一颗接近死亡的、很像太阳的星球的照片。这颗星球被命名为Menzel3,因其形状像蚂蚁,又被称为蚂蚁星云(AntNebula)。在这个星云中,有一个星球死亡的图像,喷射出来的气体有一个很规则、对称的途径,这又和目前猜测的混乱状态不一样。 总之,人类对太阳的死亡注入浓厚的兴趣,也一直在寻找答案。50亿年之后,太阳系会成为没有太阳的太阳系吗?地球接受不到太阳的光和热,还有生物存在吗?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呢?这些问题拷问着我们的思想和灵魂,对灭绝的担忧和恐惧,正是促使我们不断探索星空和宇宙的动力,无论如何,我们现在的生活还将继续下去。 最新研究推翻原有理论太阳起源再度成谜 一般认为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是和其它恒星一起形成的。这些恒星一起形成的星团或星群或逐渐扩散开去,此时恒星之间的距离会随之增大,但是也有一些恒星之间的距离反而变得更加接近。很显然的,我们的太阳是单个的恒星,因此天文学家们推测太阳的起源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形成于星群之中,之后被踢了出去;要么是它在大约45亿年前和它最初的伙伴们逐渐因自然扩散而分离了。#p#分页标题#e# 梅西耶67(M67)是一个直径约100光年的星团,天文学家们研究之后认为这里正是当年太阳诞生的地方。这个星团中的恒星不但在大小,温度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和太阳非常相似,并且它离开太阳的距离相对而言也不远,仅有约2900光年。 然而针对这一星团的最新研究结果却显示,有关太阳起源于M67星团的说法可能是站不住脚的。计算机模拟显示,如果要想把太阳这样一颗恒星"踢出去",并运动到今天所处的位置上,这一星团中必须至少有2~3颗大质量恒星排成一个恰到好处的角度,构成一个巨大的星际弹弓,但是这样的情况极其罕见。 即便不考虑这样的情况的出现是多么罕见,即使真的出现了,这种强大的弹射力量也将让围绕着太阳的原始行星系分崩离析而绝无可能保留下来。芭芭拉·皮切多(BarbaraPichardo)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她说:"当发生这种引力不稳定事件,行星盘将会蒸发,既有的行星将获得能量并被弹射出去。" 宇宙"爆米花" 分布在我们银河系中的2000~4000亿颗恒星,究其根本,均起源于早已爆发毁灭的远古恒星留下的原始材料——尘埃和气体云以及其中丰富的化学元素。当这些云团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塌缩,恒星便可能形成。在这些大批量形成的恒星中,那些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化学成分的恒星一般而言倾向于形成于同一时期的同一片云团区域。皮切多说:"这就像是爆米花。你加热良久,然后听见‘呯!呯!呯!’的声音,恒星诞生了!" 为了寻找太阳当年的孪生兄弟姐妹,天文学家们使用光谱分析法,对恒星发出的光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了解其年龄和化学成分,并将此数据与太阳的情况进行对比。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们在相对接近太阳的周围空间只找到了两颗可能的候选恒星——天文学家们在所有可能的候选恒星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在距离太阳325光年的距离内锁定两颗符合条件的恒星。#p#分页标题#e# 根据数据库检索结果,距离最近,并且包含类太阳恒星的星团是M67。 不过这一星团距离似乎显得太过遥远,并且其年龄也相对年轻了些。一开始天文学家们并未将此视作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皮切多和她的同事们开展了一项历时一年的3D计算机模拟实验,以期获得新的证据来证明太阳起源于这一星团的结论。 排除原有星团理论 此项模拟结果给出了详细的银河系模型,其旋臂结构甚至银晕和神秘的暗物质结构。在模拟中小组还考虑了M67和太阳本身所显示出了上下震荡运动——这是所有围绕银心运行的天体都显示出的运动形式,其原因是由于和周遭其它天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引力作用。研究小组的目标清晰,那就是重现过去45亿年间太阳走过的历程,重现当年M67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 皮切多说:"我们以为自己可以观察到M67和太阳存在于同一位置的时刻,但是我们并未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关键的一点在于:太阳目前正以大约每小时10.8万公里的速度远离M67星团。皮切多和她的小组进行的模拟结果显示,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太阳曾经被M67弹射的几率是非常非常不可能的。如果要达成这样一次弹射,太阳的运动速度应当达到每小时20.9万公里,这将难以确保太阳系的安然无恙。 皮切多说:"在这一速度值下,如果行星没有被弹射出去,至少它们的轨道将会受到严重扰动而无法保持近圆形,而轨道的近圆形正是地球成为宜居行星的条件之一,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生存与此的条件之一。"如果地球的轨道偏心率比现在大得多,也就是说变得更加"扁"的话,当地球接近近日点时温度就会太高,而当接近远日点时温度又会太低,从而无法确保生命的生存。 天体物理学家侏里奥·纳瓦罗(JulioNavarro)来自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他本人并未参与此项研究,他评价说:"这项研究让我们对M67作为太阳起源地的理论产生怀疑。"与此同时,尽管纳瓦罗认为确实需要进行更多的模拟实验来获得确凿的数据,但是他同时也指出这项最新的工作对于现有理论体系已经显示了巨大的杀伤力。#p#分页标题#e# 只要对太阳和M67星团的运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就能得到重要结果,因为一般而言,恒星被从星团中弹射出去以后将一直保持其最初的运动状态,和将它弹射出去的星团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纳瓦罗指出:"M67的垂向运动比太阳要大5倍。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M67的运动显然太过激烈了。"他说:"这样的情况下,你很难让人相信太阳怎么可能起源于这样一个星团之中。" 搜寻更多类太阳恒星 随着M67作为太阳最初起源地的理论被扫进垃圾堆,现在天文学家们还剩下几种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其中一种理论认为太阳当年诞生的星群后来已经完全扩散消失而无迹可寻了。另一种理论则认为太阳起源于更加靠近银河系中心的位置,只是后来才向外侧迁移的,因为在更靠近银心的位置似乎存在较多的类太阳恒星。#p#分页标题#e# 然而,要想判定任何一种理论假说的真伪,天文学家们仍需要更多更详细的恒星星表和化学组分信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恒星物理学家本哥特·古斯塔森(BengtGustafsson)说:"你可以开始进行系统性的搜寻工作,找出太阳当年的孪生兄妹。一旦你真的找到了它们,你或许就可以确定它们的起源。" 目前人类最详细最全面的星表是上世纪90年代由欧空局(ESA)发射的"伊巴谷"卫星获取的,包括恒星的位置以及化学组成等信息。欧空局正准备在明年发射一颗更加先进的测量卫星"盖亚"(Gaia),它将记录并编制一份包含数十亿颗恒星信息的迄今最全面的星表,其中约4000万颗恒星位于距离地球1000光年的范围之内,这一距离足够靠近,天文学家们将有能力测量出它们的化学组成信息。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纳瓦罗说:"不幸的是,我们至少还需要等上5年才能获得盖亚卫星的星表数据,但是从原则上来说,我们应当去努力搜寻更多的类太阳恒星,并在此过程中逐渐逼近我们所追寻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