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大概模拟试过五六千个候选人了,中体来讲可能面试5-6 个人左右才能发出一份offer。一般谈offer的过程中总会感到很痛苦,HR要付出多少才能够有一个候选人最终通过面试进入谈offer阶段啊,offer谈不妥的话一切都白费了。经历过那么多的拒绝offer宝宝心都碎了。那么候选人一般是根据什么来确定自己的期望薪酬呢? 1、目前的薪资状况:绝大多数候选人谈offer都是根据自己目前的薪资状况,增幅30%-50% 不等,甚至还有增幅100%或更高的。这种心理是谁都希望活在希望当中,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总是向上走的,每一次跳槽总是希望在薪资方面体现出来。以前在这方面不太理解,和候选人差点吵过几次。除非迫不得已的情况,否则没有人会愿意放弃既得的利益,就是去创业公司的人降薪人家也是要股票的。 2、根据同事去该公司拿到的待遇做判断:对于工作3年左右的候选人这种现象特别普遍,一个同事去了某公司拿到多少薪资很快会在原来的同事群中传开。如果这个待遇还算可以的话会吸引来一大批该公司的同事,而且报价大都会差不多的。 3、了解对象公司的薪酬:如果有熟人在目标公司,一般都会先了解下目标公司的薪酬去见,真的想来的话一般不会开的太离谱,大致会在这个范围之内。 4、手中现有的offer:如果候选人没有明确想去的公司的话,通常会面试几个机会做比较,通常技术稀缺的岗位或者综合优秀点的候选人一般都能拿到号几个offer,碰到新的机会总会拿手中的offer作为谈判条件。 5、生活的压力:迫于生活的压力,有些候选人薪酬不到一个水准的话可能无法平衡房贷、车贷、等生活开支,所以目标必须找到一个薪酬达到一个标准的薪酬。这种情况一般是不找到誓不罢休,而且有些时候不会太考虑职业规划等其他因素,待遇会成为判断是否接受一个offer的绝对因素。 6、公司的前景:会是一个考虑因素,不过我从没有遇到过以为这个可以降低到比原来薪酬还低的程度。因为公司前景给个人的收益可能会有些人在有其他薪酬较高的offer情况下仍然选择这个offer ,但前提是此薪酬不能差别太大。 7、上司的魅力:上司很有魅力的话可以折算成一定的薪酬,但也会及其有限。目前江湖上只听说过蔡崇信和马云的故事,不过这都成传说了。 为什么有些候选人拿到offer之后在入职的前一天或者当天才告诉公司不来了呢。一般这种候选人心里都非常不自信,也非常不负责任,不到最后关头仍然都会为自己留条后路。这种情况可能是候选人去了别的公司绝对其实比较满意,就不来了。也可能是候选人怕offer方会变卦所以手头多保留几分Offer,不过这些我都没有验证过。 总体来讲我很少(不是没有)碰到候选人谈判过程中将这个职位可能创造的价值是什么,自己入职后创造的价值是什么作为谈判依据。如果碰到候选人以后和你这么谈判,相信我,这个人一定是个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