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刘备不爱隐士为何还要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是真的么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刘备三请诸葛亮才成功说服诸葛亮出山,这一下就把孔明的地位给抬高了。不过历史上真的有发生过三顾茅庐么?答案是要打个问号的。实际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年是诸葛亮主动找上刘备。而且刘备也不爱隐士,这么费劲的去请一位毫无实战经验的人,也不太现实。在演义中可以把三顾茅庐当做是作者一手设计的,这下哪怕还没出山,但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已经截然不同了。
  01 乐毅的影响
  这一切,要从诸葛亮的偶像乐毅说起。
  在南阳躬耕的日子里,诸葛亮最爱干两件事。一是吟诵《梁父吟》;二是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自不用多说,他相齐期间,在内以法治国、发展商业,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最终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是一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千古名相。诸葛亮不顾旁人闲语而敢自比于他,可以说是一种超级自信的表现,但与此同时,他又把自己比作另一位战国名将乐毅,这其中的意味就有些深远了。
  自司马迁著《史记》把管仲、晏婴合为一传以来,"管婴"就成了后世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理想之一。西汉的公孙弘在奏对中"管晏"并称,谷永在上书中则说"执管晏之操";而在东汉,班固则有"伊、吕、管、晏之任"的说法……总之,大家一般都习惯性把管仲、晏婴放在叫作"管晏",这是一种时代潮流,而创造性地把管仲、乐毅放在一起并作"管乐"的,诸葛亮是自古以来第一个。
  再者,在三国时代,与诸葛亮同样傲视天下者,比之管仲者有之,自比乐毅者则无。因为在时人看来,乐毅与管仲不在一个规格之上,他只是吕布、孟达之流的选择,像诸葛亮这样"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者,乐毅根本不能与之相匹配。故而,西晋人张辅对此表示不解:"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徒乐毅为伍哉?"
  从春秋至两汉,不乏绝世名将,而诸葛亮如此热衷于不太"入流"的乐毅,这颇有些傲娇的"逆潮流"的操作,会不会有其深意呢?
  其实,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乐毅的生平,就会发现这个人的身上,隐然存在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而这股独特的气质,正是使年轻的诸葛亮钟爱于他的理由。
  乐毅,中山灵寿人,是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他受燕昭王信任,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几乎灭齐。后来遭继任的燕惠王猜忌和临阵换将,致使功败垂成,而他本人也不得不出走赵国。
  这个故事一般人都耳熟能详,但他出走赵国后发生的事,却鲜有人知:
  话说燕惠王使骑劫代乐毅为将后,骑劫骄狂自大,不久便被齐人田单用火牛阵所破,导致燕国占领的齐土在一夜之间得而复失。遭到如此大败,燕惠王很没面子,于是放下架子给乐毅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雠,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不愧是做君王的,燕惠王人狠话不多,主要意思有两层:一,我临阵换将并不是猜忌而是出于一番好意,是你乐毅误会了我;二,你乐毅出走赵国,对不起先王(燕昭王)的知遇之恩。
  按理说,人家是一国之君,能主动给你写信请你回来,已经叫做君恩浩荡,换一般人,早就惶恐万端,感激涕零,被彻底"拿下"了。可乐毅偏偏没有,他在看完燕惠王的一通狡辩后,立刻就提笔给他回了一封信。
  在回信里,他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地数落了燕惠王的种种不是,也从容坦荡、情真意切地感激了先王对他的知遇之恩。全文比较长,但读起来一气呵成,颇有气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报遗燕惠王书》。
  这封书信,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第一次正面阐释君臣二元对立关系的杰作。
  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燕国有乐毅……其《报燕昭王书》(即《报遗燕惠王书》)乃战国时数一数二享高名受传诵的大文章。不单因其文章好,乃因在其文章中所透露的君臣知遇,出处去就,功名恩怨,他个人所抱持的高风亮节,大义凛然,为千古莫能及的人格表现……
  重点就在"人格"二字。
  君臣本是二元关系,互相存在独立的人格。但在中央集权的大趋势下,却慢慢演化成臣子成为了君王的附属品。古今中外,有多少朝堂冤案仅仅因为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呢?
  可乐毅偏偏不,他坚持的是作为臣子的独立人格。燕昭王对其有知遇之恩,他便下齐七十余城相报;燕惠王将其猜忌换将,他则远走赵国,不复愚忠。
  这种思想在古代有多可贵呢?司马迁写《史记》说,蒯通和主父偃读到乐毅的这篇《报燕惠王书》,"未尝不废书泣也",一不小心把两个大男人读哭了。
  作为乐毅的脑残粉,诸葛亮有没有读过,他会不会有一些感触呢?他舍弃了孙武、白起、李牧、王翦……而选择乐毅,追求的不正是那种独立的人格吗?
  02 两个人的成全
  说到这里,其实答案已经很清晰了。
  三顾茅庐,看似那个年轻气盛的诸葛亮在故作姿态、自命不凡,其实何尝不是他对偶像的某种致敬和"主公"刘备的暗示:你是否有燕昭王筑黄金台的那份诚心呢?
  历史告诉了我们答案,刘备有。
  是的,胸怀天下的刘备很讨厌毫无作为的隐士。当年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君与俱来":你和他一起来我这吧,言语中甚有不屑之意。但最后还是他去访了隆中,"凡三往,乃见",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令人惊讶的存在。
  又或者说,刘备可能读懂了诸葛亮的暗示?
  后来永安托孤的时候,陈寿评价刘备说"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其实不仅如此,早在隆中那会儿,当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在草庐欣喜地望见刘备第三次上山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了秋风五丈原的结局。
网站目录投稿:映安